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我的家乡就在黄土高原,在《资治通鉴》誉为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河陇地区,在天下李氏出陇西的古陇地带。我的家乡有闪烁着璀璨光芒的马家窑、辛店、寺洼文化遗址;有昭示着一代雄业、绵延二百五十里的战国秦长城;还有唐明皇御书的哥舒翰纪念碑;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家族墓地汪氏元墓碑群......这就是我的家乡甘肃定西。有人说甘肃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因为华夏文明最初的文明曙光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半山文化、马场文化等,还有华夏始祖伏羲女娲......统统汇聚于甘肃大地上。而祁连山,玉门,阳关古道,敦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知上演了多少传奇?可是,现在的甘肃人,除了一些学者领导外,有几人知道甘肃曾经的辉煌?我们知道,甘肃的地位自宋而降,于是有很多人把甘肃的衰落归咎于游牧民族。当然,我们不能说与少数民族无关,但也不能全归于少数民族,还应该从多方面找原因。作为一名甘肃人,我也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但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找到答案的,但毕竟还是尝试着找了。最近看了南京大学马俊亚教授的《被牺牲的局部》,虽然可能与黄土高原无关,但他的思考问题的方向和分析一些政治现象的观点却很值得借鉴,所以行文可能会提及一些。谈到黄土高原的历史地理,我们自然会想到史念海教授--国务院首批历史地理学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他及他创始的西北环发中心为西北乃至更大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先生也出生在黄土高原,他对这一带有自己独特的感情。所以就选读了先生的《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唐代历史地理研究》《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等几本书。顺便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一,沟壑成因说起黄土高原的沟壑,肯定会谈到黄河的侵蚀。所以首先介绍一下原这种黄河中游的主要地形。原是地势比较高昂而上面较为平坦的地方。《诗经·小雅·谷风之什·信南山》中就有原的记载,说明原在西周时期就已形成;而关中西部渭河流域以北有不少的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都发现在近于河流的原上,说明黄土高原的黄河河道及其主要支流在地质时期就已形成。但那时的原非常广大,可现在大都显得狭小,有的更是零零碎碎,东一小块、西一小片的。根据西周①和春秋②时期的记载,那时还有一个太原,太原在现在的哪儿?有两种解释,一说在汾河中游③,一说在陇东④,总之是比较开阔地带。就陇东而言我们很难说出其原的四至,在今甘肃庆阳有一董志原,在当地算是一个大原,,也只能说是太原的一角。总之,由于长期的切割,现在原的面积比古代狭小,也由于原的破碎,现代原的数目却比古代增多。原的这种切割破碎,主要是侵蚀,而且主要是水力侵蚀,侵蚀一般由地表径流开始,最为显著的当属沟壑。沟头向上延伸,沟中流水向沟的两旁侧蚀,沟崖的滑塌都会使原面逐渐缩小,以至于破碎。在黄土地区,一有降水,地表发生径流,就容易冲成很浅的沟形,沟形初成之时,一般都很浅,如任其发育,就可以渐次冲深冲阔,终成深壑大沟。当然,原虽高昂平坦却绝非水平,所以地表径流很容易发生,自然很易成沟壑。当然人为措施可以阻遏侵蚀,却也难免有漏洞。这种现象古现代对比很突出,像古代一些郡的治所,现在都成一片废墟,古长城遗址现在也被冲没。像我的家乡,比如夏天下过一场暴雨之后,就得马上召集人去平整修复被洪水冲击的路上的沟壑,这路当然是有一定坡度的,平地当然很少冲坏。也许就是这种人为的措施吧,不然照此下去,积小成大,有朝一日我们的家也会变成沟壑的。可是我们也住在沟壑相间的小块原梁地带,为了防止已经形成的沟壑向纵深方向侵蚀,家乡人不知何时在深沟处种了大量的树木。也许滴水穿石,有朝一日,也许我们的家终会被侵蚀,可是当下只要我们绿化得当,注意保护,还不至于立即发生。我们家是在黄土高原,准确的说是在山麓地带,山上可以放牧,记得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在山上干农活时得经常防着被狼袭击,记得奶奶曾经一个人就勇战一头狼。可是那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我们则只能当做传说来听。还有我小时候经常在山上放羊,那时候的草还很绿,可是十年前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禁止在山上放羊,现在草长起来了,人却进不去了,蛇也挺多的。也许这也是防止沟壑纵深的一种措施吧,可是对当地的环境到底有好的影响吗?我认为这还是一个未知之谜,得等历史来回答。也记得小时候家乡那沟里还有长流水,一年四季不枯涸,可是差不多跟退耕还林还草同时,那河只有在下大雨时才有水流,可能也跟这几年全球气候有关吧。黄土塬的气候变迁,以及水流侵蚀形成沟壑的过程,多少还是有点感觉的。当然,黄土塬沟壑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力,人为因素只能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二,河流流量黄河贯穿黄土高原,渭水、汾水、沁水都是黄河的主要支流。这些河流从远古时期起,流量都应当是相当巨大的,他们的中下游河道也都可以通航,其通航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以前。渭水发源于甘肃渭源县,东流过陇山,经关中而入黄河,渭水下游本为周人肇兴之地据《诗经》载,当周人的远祖公刘迁豳时,就已经在渭水中行船了。同时春秋时期,秦的都城就在渭水下游的雍,同时秦还利用河道运粮救济晋国。后来的秦汉,隋唐等朝建都亦在渭水下游,为了解决都城的粮食问题,他们从关东各地运输漕粮,当然漕粮是通过水道运输的,既然能运输,也说明当时渭水的流量也是非常大的。可是为什么其流量后来就减少了呢?据研究和记载,黄土高原自古以来就是多森林的,森林可以涵养水分。而河流侧畔往昔多有森林,由于人为的破坏,到后来森林就逐渐减少,甚或了无存余。陇山以西一直到它的源头,从远古时期起,就是森林茂密的地区,正是由于渭水流域到处都是森林,所以渭水流量在那些时期都是很大的。后来这些森林不断遭到破坏,情况就逐渐有了变化。首先是渭水支流泾水的上游,这些地方在秦时是北地郡,北地郡原为匈奴的游牧区,秦时赶走了匈奴,大量迁徙人口,破坏了森林,在西周时泾水还是很清的,但到了西汉就变得浑浊了。森林是会经常受到砍伐的,但一般的砍伐不能说成破坏。黄土高原森林的破坏,大致是唐代中叶开始的,到了北宋,破坏程度更为严重,最严重的破坏是明代中叶以后。经过长期的残酷破坏,黄土高原几乎没有大片森林,甚而使现在一些学人竟然不知道黄土高原过去是有过森林的。森林破坏了,与河流有关地区由于失去了森林覆盖,降水就很难受到涵蓄,一遇大雨、暴雨或骤雨,洪水便倾泻而下,了无余存,常水位的流量因而不能不有所减少。而且森林破坏不仅使河量流量减少,而且更会促使地形侵蚀趋于严重,流量减少了,航运也自然不可能了。渭河虽未流过我家,但我们也离渭河挺近。从现在的地形,我们无法知道这儿以前是否是森林,但既然这儿以前是温带湿润气候,肯定能生长森林,即使现在的干旱气候,那些白杨树依然长得很高很壮。没有任何遮挡的暴雨的流速我也是亲眼见识过的,记得十几年前吧,一场暴雨,同村有一个人由于没来得及躲雨,就被水给吹走了,尸体一直飘到了很远的地方。其实这样的暴雨已经好几年都没有下过了。所以现在我在想,如果那条路上都是树的话,那人是不是还能幸存,即使被水冲倒。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经过定西,听我爸讲,那时他还与我们的祖先因同性之故有一番交情,他就称甘肃定西为不毛之地,也许真的有一定的道理,毕竟那儿现在太干旱了。主要由于森林破坏而导致河流流量的减少,我想应该人为因素多点吧。三,沟壑黄土高原的沟壑远在历史时期以前就已有之,进入历史时期,仍在不断继续形成和发展。黄土土质疏松,容易受到降水的侵蚀,这是沟壑形成的基本因素。而降水的多寡,植被的疏密,地表的高低,坡度的大小,侵蚀基准面的深浅以及人为作用的当否,都会影响到沟壑的演变。迄至现在,沟壑之多已经成为黄土高原的一种特色。如果自然的因素和人为的作用都还存在,而不改弦易张,这样的演变势必还要继续下去。降水和土质属于自然因素,非人力所可改变,而植被的良好,尤其是森林的茂密,对于减少侵蚀、延缓沟壑的延伸,却是可以起到相当的作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南部曾经有过相当茂密的森林,森林茂密就可阻遏沟壑的发展。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我选了秦的都城。春秋时期秦以雍为都城,雍据考古考证在今陕西凤翔县,其地以雍为名当与雍水有关,实际上当时的雍地也濒于雍水。但后来随着秦在东方的发展,雍地逐渐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至秦献公嬴师显时期迁都至栎阳。但雍作为秦国的都城前后约300年。在这300年中,以雍为中心的周原在农业方面获得长足的发展,当然也砍伐了成片的森林,开垦了相当面积的草地,这些活动虽对环境有影响,但这时的水土流失尚不显著。可是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以及这些地带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滴水穿石,日积月累,就成了今天的千沟万壑。当然这原因很多,后面还会提到。四,生态环境黄土高原涉及陕甘宁豫晋五个省区,黄土实际覆盖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由于长期生态失衡,当前影响已相当严重,为了惩前毖后,探讨其失衡的缘由迫在眉睫。黄土高原在史前时期就已形成,但那时尚无人迹,故只限历史时期来论述。据史念海教授的研究:黄土高原以前是山清水秀,可如今,青山变成了童山,绿水也变成了浊水和黄水,这是生态平衡失调的必然结果,而生态平衡的失调则是由于草原和森林的过分破坏,再加以相沿已久的农耕制度和耕作技术,情形就更为严重。这些现象由来已久,以后愈演愈烈,仿佛不可终止①。具体说来,黄土高原森林遭到破坏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一,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一开始还说不上什么大规模的破坏,到了后期,现在陕西中部和山西西南部等所谓平原地区的森林绝大部分都受到破坏,林区明显减少。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上述的平原地区的森林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到这一时期行将结束时,平原上已经基本没有林区可言了。三,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平原已无林区,森林的破坏开始移向更远的山区。四,明清以来。这一时期,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黄土高原森林受到摧残性的破坏,除了少数几处深山,一般来说,各处都已达到难于恢复的地步②。有远古时期漫山遍野的森林演变到大部分都是濯濯童山,这就必然会招致生态环境的失调。促成生态失调的原因还应加上历来不合理的农耕制度和耕作技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占有大量的土地,一般农民只有少量或没有土地,就不免到处开垦,造成滥垦,这种滥垦的产量不高就继续滥垦,如此的恶性循环,不仅森林就连一般的植被都很难保存。而黄土高原上的耕作技术长期以来就是广种薄收,这更促成了滥垦。而且既然是广种就不会选择耕地,所以甚至极陡的坡地也要种植,坡地本来容易流失水土,一经耕种,疏松了土壤,当然更会使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既已失调,就会发生影响,其显著影响有三:一是沟壑增多;二是河流浑浊;三是沙漠扩大③。不但改变了绿水青山的面貌,还会影响到下游的安危,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不能说与此无关。我们以论泾渭清浊的演变来说明这一问题。《诗·邶风·谷风》说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但这句话说得比较费解,西汉毛公解释这篇诗时说泾渭相入而清浊异,但仍没有说清。西晋时,潘岳由洛阳到长安,写了篇《西征赋》,说清渭浊泾。唐代,关中为都城所在地,泾渭两河正由畿辅经过,杜甫就曾写浊泾清渭何当分④。但到清代中叶,又有人说清泾渭浊,并还做了实地考察。也就是泾渭的清浊并非一成不变的,是随时间而变的。泾渭清浊与当地植被的存毁与水土流失的缓急有密切的关系。而至今黄土高原有些地区的的农耕制度仍没有多大的改观,还是粗放式的耕作,所以这是个很重要的事情。注释:①史念海《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平衡的失调及其影响》原载《生态学杂志》1982年第二期。②史念海《河山集二集·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本书第五编③史念海《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平衡的失调及其影响》原载《生态学杂志》1982年第二期。④《九家集注杜诗》卷一《秋雨叹三首》五,农林牧分布黄土高原既有农业,又有牧业,也曾有过广大的林区。追溯历史渊源,这里的农林牧分布的地区因时因地也不断有所变迁,显出若干差异。历史时期之初,黄土高原分布着广泛的森林,森林之间夹杂着草原,应该说是属于森林草原地带。同时黄土高原也是一个农牧兼宜的地区,广大的草原诚然适宜畜牧业的发展,为游牧民族繁殖牲畜的良好地区。可是农业民族来到这个地区,就必然会改造草原为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