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目录前言................................................................................................................................1第一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31.科学和学术领域.................................................................................................32.临床能力领域.....................................................................................................33.健康与社会领域.................................................................................................44.职业素养领域.....................................................................................................4第二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办学标准....................................................61.宗旨与结果.........................................................................................................62.教育计划.............................................................................................................93.学业成绩考核...................................................................................................154.学生...................................................................................................................175.教师...................................................................................................................196.教育资源...........................................................................................................217.教育评价...........................................................................................................258.科学研究...........................................................................................................279.管理与行政.......................................................................................................2910.持续改进.........................................................................................................311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前言医学教育承载着培养医学卫生人才的使命,与全民健康息息相关。自2008年教育部和原卫生部颁布《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来,我国的本科临床医学教育认证工作逐步开展,成立了教育部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和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颁布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南(试行)》,初步建立了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制度。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与国际权威医学教育认证机构广泛交流与合作中,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与支持。根据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我国将在2020年前“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医学教育实质等效的医学专业认证制度”。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究基地于2014年成立了“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实施战略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课题组根据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并结合十年来积累的认证经验,对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2008版)》进行全面修订。此次标准的修订,主要依据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orldFederationforMedicalEducation,WFME)2012年修订的《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改进全球标准》BasicMedicalEducation:WFMEGlobalStandardsforQualityImprovement(The2012Revision),保留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2008版)》中适用的内容,并确保中国标准与全球标准等效一致。此外还参照了澳大利亚医学理事会(AustralianMedicalCouncil,AMC)《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评估与认证标准(2012版)》(StandardsforAssessmentandAccreditationofPrimaryMedicalProgramsbytheAustralianMedicalCouncil2012)、英国医学总会(GeneralMedicalCouncil,GMC)2009版《明日医生》(Tomorrow’sDoctors)和美国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TheLiaisonCommitteeonMedicalEducation,LCME)2013版《医学院校的职能与结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FunctionsandStructureofAMedicalSchool)等资料。课题组经过广泛的调研、专家咨询,历时两年,完成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的修订工作。与2008版标准相比,本版标准分为基本标准(BasicStandards)和发展标准(QualityDevelopmentStandards)。基本标准为所有举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院校都必须达到的标准,用“必须”来表达。发展标准为国际所倡导的本科临床医学教育高标准,体现了医学教育发展的方向,用“应当”来表达,达成情况因各医学院校的不同发展阶段、资源状况和教育政策不同而有所不同。2016版标准的主领域仍为10个,亚领域由原来的44个调整为40个。条目包括113条基本标准和80条发展标准。为增加可读性,新标准采用了数字索引方式,同时为便于理解和操作,注释内容增加至92条。2本标准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是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本科医学教育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机构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医学毕业生胜任临床工作的专业能力需要在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职业发展和持续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与提高。本标准反映医学教育的国际趋势、国内现状和社会期待,是制订教育计划和规范教学管理的依据,各医学院校应参照此标准确立自身的办学定位,制订专业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建立教育评价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本标准承认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差异,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因此,它不作为评比排序的依据。在遵循医学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除必要的要求外,不对教学计划提出过多具体的、强制性的规定,为各校的发展及办学留下充分的空间。应该着重强调的是,本标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准则,指导中国临床医学教育办学的全过程。3第一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分为四个领域:科学和学术、临床能力、健康与社会、职业素养。每所院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毕业生的预期结果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医学教育是一个包括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职业发展的连续过程。本科毕业生具备了一定的从业基础,为毕业后进一步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医学生毕业时尚不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这就要求他们在日新月异的医学进步环境中保持其医学业务水平的持续更新,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教育培训以及掌握的科学方法将为他们终身学习与发展提供支撑。1.科学和学术领域1.1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1.2能够应用医学等科学知识处理个体、群体和卫生系统中的问题。1.3能够描述生命各阶段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自然病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1.4能够获取、甄别、理解并应用医学等科学文献中的证据。1.5能够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基本原则。1.6能够应用常用的科学方法,提出相应的科学问题并进行探讨。2.临床能力领域2.1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同行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等进行有效的交流。2.2能够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2.3能够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检查及精神状态评价,规范地书写病历。2.4能够依据病史和体格检查中的发现,形成初步判断,并进行鉴别诊断,提出合理的治疗原则。2.5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安全和成本效益等因素,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方法并能说明其合理性,对检查结果能做出判断和解释。2.6能够选择并安全地实施各种常见的临床基本操作。2.7能够根据不断获取的证据做出临床判断和决策,在上级医生指导下确定进一步的诊疗方案并说明其合理性。42.8能够了解患者的问题、意见、关注点和偏好,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理解病情;努力同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订诊疗计划,并就诊疗方案的风险和益处进行沟通,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2.9能够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监护人提供相关信息,使他们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诊疗方案。2.10能够将疾病预防、早期发现、卫生保健和慢性疾病管理等知识和理念结合到临床实践中。2.11能够依据客观证据,提出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2.12能够发现并评价病情程度及变化,对需要紧急处理的患者进行急救处理。2.13能够掌握临终患者的治疗原则,沟通患者家属或监护人,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或治疗。用对症、心理支持等姑息治疗的方法来达到人道主义的目的,提高舒适度并使患者获得应有的尊严。2.14能够在临床数据系统中有效地检索、解读和记录信息。3.健康与社会领域3.1具有保护并促进个体和人群健康的责任意识。3.2能够了解影响人群健康、疾病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