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及《庄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庄子名周,战国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他做过地位卑微的漆园吏。据《庄子》中记载,他生活贫困,住在穷闾陋巷,困窘时织履为生,弄得面黄肌瘦。但据说楚王派人迎他到楚国去做国相,他却拒绝了,说是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庄周其人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主走向相对主义。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尖锐的批判。他指出,一切社会的礼法制度、道德准则,本质上只是维护统治的工具。但并不主张以积极的行为来改变现实,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对现实人生持悲观厌世态度,因此对生活的看法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庄子》一书有52篇,现存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计33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著,外篇、杂篇为庄子后学著。因唐玄宗尊庄子为南华真人,故《庄子》又称《南华经》。庄子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艺术风格。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的特色善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常将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联缀成文,并把思想融入对话中,想象丰富奇谲。文章结构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汪洋恣肆,变化无端,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语言富有诗意和抒情性。句式富于变化,辞汇丰富,描写细致。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论证思路万物皆“有所待”万物所待有“小大之辩”世人亦“有所待”(这些都不算“逍遥游”)怎样才算“逍遥游”什么样的人可以入此境?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本文追求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所谓“无功”就是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所谓“无已”,就是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这样消除了物我对立,使精神与道融和为一,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越现实的绝对自由。本文主旨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北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脊,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象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随着大海的波浪汹涌动荡将迁徙到南海。南海就是天然水池。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的形象,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齐谱》这部书,是记载怪异之事的。《齐谐》的记载说:“大鹏迁移到南海去的时候,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借助旋风盘旋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大鹏飞行六个月才止息于南冥。野马般奔腾的雾气,飞扬的尘土,都是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色苍苍茫茫,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还是因为太远太高,看不到它的尽头?大鹏在天上俯视下面,也像这样(从下面仰视上天)罢了。引述所谓《齐谐》的记载,来证明大鹏南飞是可信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再说水聚积得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会浮力不足。在堂上低洼处倒一杯水,那么一根小草就可以成为船;将杯子放于在其中则胶着搁置,这是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得不雄厚,那么它负载巨大的翅膀就会力量不够。所以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风就在它下面了,然后才乘风而飞;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阻碍它了,然后才图谋飞向南方。从反面设喻强调鹏鸟“所待”的条件,说明鹏鸟只能凭借大风才能南行,雄伟如鹏鸟也不能真正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蝉和学鸠笑话它说:“我一下子起来就飞,碰上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候飞不到,便落在地上就是了,哪里用得着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那样远呢?”到郊外去旅行的人只要带三顿饭,吃完三顿饭就回家,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去旅行的人,头天晚上就要舂米做好干粮;到千里外去旅行的人,要用三个月积聚干粮。这两只飞虫又懂得什么呢?反驳蜩与学鸠,说明这两种动物与鹏鸟一样“有所待”。它们的自鸣得意表现了它们的可怜和可笑。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根据什么知道这些是这样的呢?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不知道一个月有开头一天和最后一天,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也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寿。楚国南部生长一种叫冥灵的树,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古代有一种叫大椿的树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可是彭祖如今因长寿而特别闻名,人们与他相比,这不是很可悲吗!承上启下,以三组比喻说明事物客观上有大小之分,但有所依赖有所期待是一样的,因而都不能逍遥游。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商汤问他的大夫棘,是这样说的:“在寸草不生的北方,有个北海,那就是天的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宽度达到几千里,没有人能知道它的长度,它的名字叫做鲲。那里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做鹏。背就象一座泰山,翅膀象挂在天空的云彩。趁着巨大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穿过云层,背驮着青天,然后计划着向南飞,将要飞往南海。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池沼中的小雀笑话它说:“它将要飞到何处呢?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超过几丈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这也是飞翔的极限了。可是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引“汤之问棘”的一段话对前文补充印证,点明“小大之辩”,说明“小知”不及“大知”。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所以那些才智能够胜任一官的职责,行为能够顺应一乡的风俗人情,品德能够投合一国之君的要求,而取得一国之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象是这样。宋荣子就笑话这样的人。再说宋荣子只是做到了世上的人都夸赞他,他并不感到劝勉,世上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感到沮丧,能审定自我和外物的区分,荣誉和耻辱的界限,如此而已。他对于人世间的一切,从来没有急急忙忙去追求。虽然如此,仍有不曾树立的东西。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列子能够乘风而行,轻妙极了。十五天后才回到地上来。他对于求福的事情,从来没有急急忙忙去追求。这样做虽然免掉了步行,仍有要依赖的东西。至于顺应天地的法则,把握六气的变化,来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他还有什么要依赖呢?所以说:真实自然的人没有自我的偏见,神人没有要建立功业的偏见,圣人不求成名。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阐明逍遥游的境界,点明文章主旨。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