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文学理论举隅作者:徐丽霞作者单位:台湾铭传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刘尊举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2006本文采用文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结合唐宋派的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全面探析其文学思想的演变过程、结构体系与理论价值。第一章论述唐宋派“文以明道”与“师法唐宋”文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王慎中“文以明道”思想的理论内涵。关于过程的描述,主要突出唐宋派文学思想的生成背景、创始者的主观动机以及一些具体的时间与时段;王慎中“文以明道”思想的理论内涵,主要强调其本身具有的矛盾性与包容性,及其对唐宋派文学思想的奠基性作用。第二章论述唐顺之在文、道关系问题上的矛盾态度,及其在阳明心学影响下“本色论”文学思想的形成。重点突出唐顺之学术思想与文学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本色论”的原初内涵与理论价值之间的落差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巨大理论张力。第三章论述茅坤对唐顺之文学思想的独特理解与接受,以及唐宋派“师法唐宋”思想的具体内涵与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描述唐宋派文学思想发展的主体过程。关于茅坤的文学思想,主要突出其于接受唐顺之文学思想的过程中所存在的明显错位,及其在唐宋派文学思想从重道到重文的转变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第四章论述归有光的文学思想及其与唐宋派的关系。主要突出归有光对阳明心学的理解与接受以及对其文学思想的影响,并通过归有光与王、唐、茅等人文学思想的比较,说明他在唐宋派文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结语部分从历史存在与思想资源两个不同的角度,概述了本文对唐宋派文学思想的整体认识与评价。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唐宋派的文学思想并不是一种简单明了的静态存在,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步推进的演变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呈现出多种侧面。在对义、法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唐宋派经历了一个从重道到重文的创作倾向的转变,文以明道、师法唐宋和本色论共同构成了其创作理论的主体。就在其曲折而复杂的演变过程中,唐宋派无意间扮演了明代中、后期文学思想从格法向性灵转变的一个过渡性角色。由其多侧面性所导致的巨大理论张力,则使得唐宋派对后世多种不同的文学思想均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2.学位论文王小平荀子文学思想及影响研究2005本文对荀子文学思想及影响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荀子虽称儒家,实则战国末期集大成的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与儒学前辈孔子和孟子对文学的理解和阐发很不相同。荀子从他的天命观、性恶论和礼论出发,所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治”,即如何按照圣人制订的礼乐制度和伦理道德标准行事,达到天下大治。他把文学作为圣人创造的一种外在于人并符合人文理想的文化典籍和社会意识形态.从而使文学成了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人文知识。所谓“圣王之治,礼义之化”,正是荀子所理解的文学的范畴。荀子特别强调学“礼”,就是要人们心悦诚服地遵守统治阶级的等级制度。荀子不仅主张文学是“道”的表现,而且认定文学还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物质世界作用于主体感官而使“心有征知”的结果。明道必须尊经,尊经是为了明道,明道是明圣人之道,“百王之道”。他的见解开后世“宗经”、“明道”、“征圣”说的先声。3.学位论文闫倩倩张衡文学思想2005张衡一生以其勤奋的文学创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文理淹通、才干出众的封建文人,在复杂动荡的社会背景下的热情追求和无奈感伤。张衡的文学成就及其创作思想,在汉代甚至整个古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均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本文首先从东汉中叶的政治文化状况、士人心态和张衡生平三方面,探讨张衡文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并通过对张衡文学创作的全面考察,得出其文学思想的三个方面:一、文学创作的征实观:这一观念贯彻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在题材的选取,具体内容的铺叙摹绘和文献的征引三方面。并通过与同时代人的比较分析,得出其征实观的特点。二、抒情化、趣味化的创作倾向:张衡打破了汉人以大为美的创作倾向,而将笔触转入轻灵自由的抒情小赋,将视角投注在美丽的田园风光和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更多地表现自然风光和人性、人情之美。这种抒情化、趣味化的创作倾向,成为东汉中后期经学失衡、文风递转的风信。三、德、文统一的文名思想及其文学自醒意识:张衡在继承前人文名观念的同时,又融入了时代的因素,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名思想。4.学位论文郭艳华杨万里文学思想研究2006杨万里是南宋重要的理学家、诗人,其创作思想及诗学风貌在宋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成为继江西诗派之后宋诗的又一创作高峰。本文以文学思想史的学术理念为指导,在两宋广阔的社会文化及诗学背景下,在揭示其文学思想演进的过程中考察“诚斋体”形成的内外动因。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从两宋之际的社会思潮、文坛风气、诗学理论的导向、江西诗派内部的分化对杨万里创作的影响,以及他个人在南宋初期社会政治环境中的人格价值取向等方面出发,分析其早期文学思想的发生及成因,这是“诚斋体”形成的重要探索阶段。第二章理学与“诚斋体”诗学品格的形成。杨万里虽然身兼理学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但他却立足于诗歌的创作本位,将理学诚、仁、乐的人生境界视为理学通向诗学的关键,与此哲学本体观念相对应,“诚斋体”在题材取向、情感内质、感情基调三个方面形成了基本的审美风貌。第三章“性灵”观与“诚斋体”诗学品格的形成。“性灵”观是杨万里文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诚斋体”之主活法、重机趣、以俗为雅之诗学特征是其影响下产生的重要方法论,并与“诚斋体”的基本审美风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标志着其文学思想的成熟。第四章论述杨万里作为文坛领袖后对诗学理论的建构。“诚斋体”所取得的诗学成就使得杨万里取得了文坛领袖的地位。他一方面提出“合神与圣”的诗学主张,另一方面则明确倡导晚唐诗风,体现了对宋诗文化品格的背离,拉开了两宋文学思想变异的序幕。第五章论述庆元党禁与杨万里晚年文学思想的转向。庆元党禁是杨万里所面临的重大人生考验,这使得鄙倪世俗的高尚气节与遁世高蹈的逍遥风范同时反映在其创作思想中,最终导致任情自适、师心自用成为其晚年主要的文学思想。本文将杨万里置于宋代理学、心学与诗学的交汇点上,通过党争对其心态的影响,揭示他是如何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解决自我人生的安顿,以及实现心灵的解脱,这是其文学思想演进的重要线索,并以理学思想,以及心学思想引发的“性灵”观作为“诚斋体”诗学品格形成的两大支柱,探究杨万里文学思想由形成、成熟到转向的过程,最终达到以他为范例来观照宋代历史、哲学与诗学之间关系的目的。5.学位论文胡文文《论衡》文学性研究2009《论衡》是东汉王充的一部诸子论说式理论著作,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历来的研究者往往较多关注《论衡》的思想方面,较少论及《论衡》的文学性。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论衡》的文学性。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王充及《论衡》作了一个整体概说,论述了王充的独特经历、性格特征以及《论衡》的思想内容特点。第二节对以往的《论衡》研究作了回顾,包括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第三节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即“文学性”的所指,包括《论衡》中的文学思想和《论衡》的艺术特色。第二章分析《论衡》中的文学思想。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通过辨析《论衡》中的“文”的含义,指出王充的文学观实为思想家的“杂文学观”,是继先秦文学观念发展而来。明确这一点后,第二节又从五个方面考察了王充的文学观点,包括有关文章的社会功用、形式与内容、追求真美、夸张以及创作等问题的论述,从中可以看出王充文艺思想的特点。第三章分析《论衡》的艺术特色。本章从四个方面入手,分别探讨了《论衡》的文体特征、论辩技巧、修辞手法以及语言特色。从整体上看,《论衡》属于“论”体,但某些篇章又有“问难”的特征,属于“问难体”。《论衡》的论辩色彩较浓,王充在辩论时使用了一些论辩技巧,如事实效验、逻辑推理、类比论证、反复举例,本文结合《论衡》中的具体例子对其论辩技巧作了归纳总结。本部分对《论衡》使用的修辞手法,尤其是对出现频率较高的比喻和排比作了分析说明。《论衡》语言浅显通俗,与汉代追求艰深古奥的特点不同,因此,本文结合王充的文章语言理论对《论衡》语言特点作了分析。6.期刊论文史素昭试论柳宗元的传记文学思想-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4)唐代古文大家柳宗元在传记文学思想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柳宗元认为,传记的写作宗旨在于辅时及物,经世致用;传记作者的神圣职责在于敢于秉笔直书,以撰写一代史事为己任;在传记材料的搜集上,强调实地调查;而在传记文学的立传标准上,柳宗元主张拓宽传记文学的创作空间,并以一批优秀的人物传记实践了他对传记文的创新与开拓.7.学位论文潘德宝全祖望碑传文研究2009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鲒埼亭集》收录碑传文212篇,约占全集的三分之一。这些碑传文的传主多为明清之际的故国忠义之士或当时杰出的文人、学者、清官、良吏。碑传文既是全祖望的史学贡献,也是他的文学成绩。全祖望碑传文顿挫激昂,有一股不可磨灭、不可遏抑之气,读来令人兴奋,此因全祖望亦史亦文的写作方式所致。本文从全祖望创作碑传文时的学术背景、文学思想、叙事特点三方面入手探讨其碑传文的写作方式,全文共五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简述前人研究全祖望碑传文的情况,理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论述全祖望创作碑传文时的学术背景,重新讨论前人对全祖望碑传文创作背景的设置,明清时期,碑传文普及程度较高,同时清代前期史学相当繁荣,此二者在创作背景的探讨中值得关注。第三章论述全祖望碑传文的文学思想,全祖望选择明清之际的重要人物为传主,写作时借助“师古而不戾于今”的文体观,欲使碑传文这一“私人叙事”向“宏大叙事”渗透。第四章论述全祖望碑传文的叙事特点,从史传传统看,全祖望碑传文有实录精神:叙事中带着考据,写作时善恶直书;从叙事语法看,叙事干预表现出全祖望的人格、性情,文章聚焦一处,往往以一二事概括传主生平,又有奇异之事穿插其间,使得文章气韵天成、开合有度。最后部分为馀论,从文史角度简单说明全祖望与章学诚的关系。8.学位论文史素昭唐代传记文学研究2009本文对整个唐代传记文学,包括唐代的史传,唐代的散传,唐代的专传,唐代的传记文学理论进行一番梳理和研究,总结出了唐代各类传记文学的特点和价值。更重要的是,本文把唐代传记文学置于整个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来考察,探索其历史渊源、发展轨迹,研究它与其他文学现象的内在联系,做到了上下钩连、横向比较,使读者对唐代传记文学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第二章是对唐代的史传进行研究。唐代的史传主要是指唐初八部史书,即《晋书》、《隋书》、《南史》、《北史》、《梁书》、《陈书》、《周书》、《北齐书》中文学色彩浓郁的人物传记篇章。这两章主要着眼于唐初八史文采与史笔的结合、唐初八史对传统史传的继进与新扬、唐初八史与其他文学现象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第三章、第四章是对唐代散传进行研究。散传是指唐代离史独立、篇幅短小的单篇人物传记,由魏晋南北朝的杂传发展而来。对于唐代散传的研究,本文主要着眼于从史传到唐代散传的历程和唐代各体散传两个方面的研究,既有整体的把握,又有个案的分析。第五章是对唐代的专传进行研究。专传是指篇幅较长的单篇人物传记,唐代只出现过一部专传,即《慈恩传》。对于《慈恩传》的研究,本文主要着眼于《慈恩传》与唐代文化之关系、《慈恩传》独特的叙事成就和《慈恩传》对明清话本、小说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第六章是对唐代传记文学理论的研究。唐代没有专门的传记文学理论,它们都散见于各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典籍之中。对于唐代传记文学理论的研究,本文主要着眼于《史通》的史传文学理论和唐代古文家的传记文学思想两个方面的研究。9.学位论文张卫宏萧颖士研究2007萧颖士是盛唐古文革新中的一位重要先驱人物。以往学术界对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盛唐古文革新集团的整体研究当中,而对萧氏个体的思想创作研究则不够,这是不利于文学史完备周详的发展要求的。本文以萧颖士为研究对象,运用考论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文史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作首次全面整合研究。论文取得了这样几项成果:首次对萧颖士文集进行补遗、编年、校注等基础研究,为学界提供研究萧氏的完备文本;首次对萧颖士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它与萧氏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首次对萧颖士诗文的思想内容与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