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至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区域性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至于中国的实证分析内容摘要: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总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二元结构问题,改观经济增长的二元结构成为发展中国家解除经济增长瓶颈、提高改革绩效的重中之重。在这些二元结构问题中,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向现代非农部门迁移的二元结构改造,是发展中国家改观二元结构的核心步骤。如何顺利实现劳动力产业间的合理转移,不仅关系到经济结构优化发展,还关系着这类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与水平。中国作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劳动力过剩一直是不争的事实,农业过剩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区域性迁移也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中典型的现象。同时,中国作为经济增长最为快速的发展中国家,在伴随经济区域性结构的非均衡调整和依赖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政策中,在一定程度上延展和提升了区域性劳动力迁移的范围和程度。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数据和数量分析相结合,利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迁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来揭示出中国区域性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带来的效应及影响,以此为进一步探讨如何顺利引导劳动力区域间迁移、提升产业间衔接能力和产业升级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迁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一、引言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总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二元结构的问题,改观经济增长的二元结构成为发展中国家解除经济增长瓶颈、提高改革绩效的重中之重。其中,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向现代非农部门迁移的二元结构改造,是发展中国家改观二元结构的核心步骤。实现这一劳动力的产业间的区域性迁移,是发展中国家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的难题,这个难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而且关系到这类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水平。中国作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过剩一直是不争的事实,农业过剩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区域性迁移也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中典型2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的增长,逐步步入到现代工业化进程之中,但城市和农村之间、欠发达和发达地区之间的非均衡发展、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问题的凸显,以及城市化进程日益推进,都使得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由从欠发达地区往发达地区迁移,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工潮”现象。(一)研究背景1、中国二元化经济结构下的劳动力迁移现状中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农村长期以来劳动力过剩。据2008年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乡村人口为5615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7.01%,城镇人口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2.99%。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城镇人口57706万,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43.9%,城市化水平比2002年提高4.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2007年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和35.7%,中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总数已达1.3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6%,占城镇从业人员的46%。另据资料显示1997-2004年间,外出劳动力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4.9%。从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变化情况看,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总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1983年为34690万人,到2008年增加到50387万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从1983年的91.2%降低到2008年的59.5%,下降了31.7个百分点,中西部的比例较高。特别是西部仍高达67.2%。从劳动力迁移的地域范围上,皖、赣、鲁、豫、湘、桂、川、贵、云、陕10个省、区正成为区域性剩余劳动力迁出的集中分布区。而且迁出区的范围随着经济区域结构、人口增减及年龄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行业分布情况看(见表1-1),从1986年到2006年,农村劳动力在工业和建筑业领域就业的人数由4.06%上升到21.89%,上升了17.83个百分点,在交通运输和商饮业就业的人数由1.1%上升到10.21%,上升了9.11个百分点。尽管农业劳动力下降了31.7个百分点,但与国民经济中第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偏离很大,说明农业部门仍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表1-1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行业结构单位:%3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业1985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94.836486.4236984.5747979.5194677.2388976.1510374.8993373.0629970.1839767.90352.61687.804678.1921059.7656359.61799510.0811910.5497311.5390912.4764913.616491.44753.217543.8639135.4201616.3012036.5635716.9277957.4815917.7556548.2750030.48251.2357631.6110212.4174312.7409772.827709.2.9476493.1038923.3857873.5496660.61741.3183371.7581692.8773094.1009324.3764964.6755014.8124346.1981016.65534资料来源:《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年中国到底有多少剩余劳动力,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和估算方法的不同,估算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多则2亿多,少则4000多万。根据农业部课题组认为:中国有1.96亿农业劳动力足够了,大约每个劳动力种12.7亩地,与日本1985年的水平相当。2005年估计,全国共有乡村劳动力48229.0万人,农业劳动力32451.2万人,农业劳动力需求17214.6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15236.6万人,而且每年以600万数字增长;统计局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是逐步下降的,2008年还有1.47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估算结果为:2005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约计为1.7亿人,而且有40%~47%的农业劳动力属于剩余劳动力。在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中国,1997年至2000年间,尽管农村中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在减少,但由于农业比较利益的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比例和数量却仍在增加。从劳动力供给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农村仍存在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现在农村从业人员总量为4.97亿人,除去通过乡镇企业和跨区域流动、进城就业(两者统计有部分重复)已转移的约2亿~2.3亿人,以及大农业需要使用的劳动力约1.8亿人,农村仍约有富余劳动力0.9亿~1.2亿人。4表1-2官方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估计年份1997199819992006农业剩余劳动力比例农业劳动力数量(万人)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万人)0.405337519152070.410237002151800.458936791168840.46573657117032资料来源:蔡昉.主编《2008: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中国二元化经济结构下劳动力迁移的制度环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居民身份证制度的实行极大削弱了劳动力对生产要素(土地)的依附性,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在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诱导着落后地区农业劳动力涌向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和城市,农业比较利益的低下驱动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在客观上优化了全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二元经济结构中的劳动力转移也在中国得到了验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战略重点放在东部沿海地区,再加上东部固有的人文、自然资源优势,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很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这一地区,而且主要是从农业流向农村非农产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和城市产业。(二)研究思路及方法本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综合运用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哲学、发展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数量经济学、统计学、系统论、社会经济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第一、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广泛搜集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迁移和城乡协调发展理论和案例的研究文献,在分析研究大多对于中国劳动力迁移的文献资料的同时,实地考察中国当前劳动力区域性转移的特点及新趋势,目的在于更好地说明当前中国区域性劳动力迁移产生的效益。第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在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研究,并构建了劳动力迁移与经济增长的指标体系,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模型来构建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第三、交流与互动相结合。针对本论文研究的边缘性和综合性,以及调研的5范围及学科间跨域性,所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一方面积极通过与中国国内学者进行的交流探讨、集思广益。另一方面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文献与统计资料,采用阅览中国国内大中型图书馆统计资料及其对应文献,以及与相关专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探讨交流,都使得本研究能够如期完成,也提高了本研究的现实应用价值。(三)相关研究文献评述在许多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工业化本身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现象,都曾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现象,劳动力迁移现象称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环节,对经济增长的这一环节的研究也成为全球学者研究劳动力迁移问题的主要内容。古希腊时期,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就已谈到人口的转移的问题,并探讨了外国人到雅典定居可能对雅典带来的影响。这个时期人们对社会分工和人口转移的认识是粗浅的,但对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威廉·配(William.Petty)通过对一些国家的考察提出“配第法则”,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重心与劳动力由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产业的迁移,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亚当·斯密(Adam.Smith)认为,经济增长和财富的增长来至于劳动产生的价值,工业化过程能够促进国民财富增加,同时吸纳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随着分工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扩大了的再生产最终促使经济不断增长。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Colin.Clark)通过对各国经济展的比较,将经济增长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低开经济阶段、制造业比重提高阶段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阶段[4]。同配第一样,克拉克认为,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非农化倾向,是由各产业间的收入差所引起。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虽然没有专门论述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的作,但是相关的见解在他们的著作中并不鲜见。他们认为,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是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直接原因;社会分工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农业剩余劳动转移的方向和方式因社会经济增长水平不同而相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现代业发展的条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消灭城乡对立的条件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于1954和1958年分别发表了《无6限动供给下的经济增长》和《再论无限的劳动》两篇论文,创立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的“二元结构模型”。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G.Rains)和美籍华人学者费景汉展了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创立了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提出要以分析农村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重视技术变化。美国经济学家乔根森(D.Jorgenson)对“二结构”模型做了进一步发展,认为农业剩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美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M.P.Todaro)创立了著名的“托达罗模型”,提出在许多发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事实上是加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否转移到工业部的决策不仅决定于城乡实际收入差异,而且还取决于城市就业率和失业率。新劳动转移理论(以Stark等人为代表)将分析的基本单位由转移者个人改为家庭,分析了庭福利最大化假定下的转移行为[9]。1987年,加拿大地理学家麦吉(T.G.Mcgee)提出处于大城市之间交通走廊地带与城市相互作用强烈,劳动密集型工业、服务业和其非农产业迅速增长,称其为“DesaKota”。钱纳里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出产业和就业构的演变规律以及经济增长水平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而且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发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