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2、认识干谒文并疏通文意。3、学习作者高远的志向,理解养气与为文的关系。4、学习本文新奇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领略本文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精妙。学习目标苏辙(1039—1112),字子由,自号栾城,有“小苏”之称,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少年时即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嘉佑元年,苏辙与父、兄同至汴京,颇得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次年与苏轼同榜考取进士,名动京师。苏辙踏上仕途后,在对待王安石新政等事当中,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的牵累而屡遭贬谪,晚年在贬官处许州(今河南许昌)筑室定居,自号颍滨遗老。“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作者简介苏辙知识渊博,勤奋好学,著述丰硕。其文受父兄影响颇深,他的散文内容丰富,“汪洋澹泊,深醇温粹”。议论文议古论今,议论纵横指归于时事,不为空言。他的记叙文写得纡徐曲折,绕有情致。苏轼称其记叙文有一唱三叹之声。更突出的是他发展了韩愈“气盛言宜”的观点,提出了独到的“文气说”,强调生活体验对创作的重要性。其散文以其独特的风貌卓然自成一家。世称“苏文定公”。有《栾城集》传世。四川眉山三苏祠韩太尉,即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封检校太傅,充枢密使。神宗时作宰相,封魏国公。勋望极高,与范仲淹齐名,并称“韩范”。枢密,枢密使,官名。太尉,秦朝设的官,掌武事,汉沿袭之。宋朝的枢密执兵政,和汉朝的太尉相似,所以称韩琦为太尉。韩太尉简介这是苏辙写给韩琦的一封求见信。苏辙考中进士之后,未得见身居要职、诗文并擅的韩琦,就写了这封才气横溢的自荐信求见,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和提携。当时韩琦身为宰相,敢言敢为,时称贤相,威望极高,权重一时,为朝廷柱石。写这封请谒书时,苏辙年方十九,涉世未深、名节未显,怎样才能说动名满天下的韩琦呢?聪敏的苏辙没有屈心抑志、奉承阿谀,而是独从作文之道入手,“更不作喁喁细语,一落笔便纯是一片奇气”(金圣叹),一路跌宕蓄势,高蹈奇崛,巧妙地把干谒求进之事纳入文学活动的范围,显得高雅拔俗,这不能不让韩琦对这位初出茅庐的后生刮目相看。背景介绍终南山华山嵩山黄河干谒文本文是一篇干谒(gānyè)文干谒:有所企图而求见显达的人以下是典型的干谒诗干谒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溢()嵩山()汨没()华山()宫阙()仓廪()苑囿()翰林()恃()惮()华之高()斗升之禄()yìsōnggǔhuàquèlǐnyuànyòuhànshìdànhuàdǒu一、快速阅读(1100字。限时2分钟)读准字音二、听朗读三、疏通文意•要求:(时间:5分钟)•1、组长带领全组翻译课文。•2、译文中出现的困难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班内交流。3、译文结束,梳理结构。讨论:结构内容第一部分:阐述自己的文学见解(文气论)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养浩然之气文章宽厚宏博司马迁周览天下文章疏荡奇气事实论据1——事实论据2——论点:(内在修养)(外在阅历)第二部分:讲述自己实践文学主张开拓心胸志气,去国远游游历名山大川,视野开阔知天下文章目的:欲见韩太尉所与游者,邻里乡党。所见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古人之陈迹,对比衬托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游历名山大川、凭吊秦汉古都瞻仰天子宫阙、拜见文坛前辈对比第三部分:申述欲见韩琦的愿望(主旨)于山已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已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已见欧阳公宏辩秀伟犹以为未见太尉尽天下之大观第四部分:申述自己“生好为文”的初衷,自明心志蓄势对比(居家一隅无高山大野可登览自广)对比检测练习〖生〗〖好〗〖之〗〖气〗〖形〗平生,生性。喜欢。指代“为文”,做文章的道理。精神、气质。表现。翻译课文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作,对此思考很深。我以为文章是作者气质、性格的显现,然而文章不是学了就能写好的,气质却可以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善养〗〖宏博〗〖乎〗宏大广博。于,在。善于修养。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正气”现在看来,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和他的气的大小相称。〖豪俊〗〖奇气〗豪杰。奇异的气度。太史公走遍天下,博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豪士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朗跌宕,颇有奇伟的气概。〖充〗〖中〗〖溢〗〖貌〗〖动〗〖见〗充满。内心。表现,流露。外表。同“现”,显现。这两位夫子,难道是常常拿着笔写作这样的文章就成功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浩气充满在他们的胸中,流露到他们的形貌之外,发而为之言语,表现为文章,但自己并不曾觉察到。流动。讨论:结构内容第一部分:阐述自己的文学见解(文气论)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养浩然之气文章宽厚宏博司马迁周览天下文章疏荡奇气事实论据1——事实论据2——论点:(内在修养)(外在阅历)〖生〗〖有〗〖其〗〖与游〗〖邻里乡党〗出生。同“又”,表余数。指代自己,译为“我”结交、往来。古时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苏辙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中时,所交游的不过是乡间邻里的人,所见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事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供攀登观览以开阔自己的胸襟。〖决然〗〖舍〗〖去〗舍弃(百氏之书)。离开家乡。坚决的样子。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的陈迹,不能激发我的志气。我担心因此而埋没了自己,所以毅然离开了故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了解天地的广大。〖想见〗〖慨然〗〖且〗想象。感慨万端地。而且。我路过秦、汉故都,纵情观赏了终南山、华山、嵩山的高峻,北望黄河的奔腾流泻,深有感触地想起了古代的豪士俊杰。到了京都汴京,瞻仰了天子宫殿的雄伟,以及国家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和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宏伟和壮丽。〖宏辩〗〖秀伟〗〖游〗雄辩。秀美,魁梧。交往。我见到了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的宏大而雄辩的议论,看见了他秀美而俊伟的容貌。同他的门生贤士大夫交往,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聚集在这里。第二部分:讲述自己实践文学主张开拓心胸志气,去国远游游历名山大川,视野开阔知天下文章目的:欲见韩太尉所与游者,邻里乡党。所见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古人之陈迹,对比衬托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游历名山大川、凭吊秦汉古都瞻仰天子宫阙、拜见文坛前辈对比〖才略〗〖冠〗〖发〗〖入〗〖则〗〖出〗〖未之见〗超出,此处意为天下第一。作乱。在朝庭。就像。在边境。倒装句。未见之。没有见到您。才学谋略。太尉的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天下士民仰仗您而平安无忧,四方各族惧怕您而不敢发难。您在朝廷之内如同周公、召公辅佐君王,您在边域就如同方叔、召虎那样御侮安边。然而苏辙我却还未曾见到您啊。〖且夫〗〖何为〗〖以为〗句首发语词,表示下文发议论。何用,有什么用处。认为……而(感到遗憾)况且,一个人从事学习,如果不立志在远大的方面,即使学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我这一次到来,在山,看见了终南、嵩山、华山的高峻;在水,看见了黄河的深广,在人,看见了欧阳公;但是,我因为没有拜见太尉而感到遗憾。第二部分:讲述自己实践文学主张开拓心胸志气,去国远游游历名山大川,视野开阔知天下文章目的:欲见韩太尉所与游者,邻里乡党。所见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古人之陈迹,对比衬托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游历名山大川、凭吊秦汉古都瞻仰天子宫阙、拜见文坛前辈对比〖贤人〗〖光耀〗〖自壮〗〖尽〗〖大观〗指太尉。丰采、神采。自强,使自己得到提高。穷尽,遍览丰富多彩的景象,这里包括山川名胜和贤人名流。所以希望能够亲睹贤人的风采,即使只听到您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志气壮大。这样就可算是尽览天下的壮观,而不会有什么遗憾了。〖通〗〖吏事〗〖有取〗〖所乐〗〖益治〗通晓,熟悉。为政做官之事。求取,谋取。乐意做的事。进一步钻研。益:更加。苏辙我还年轻,尚未通晓当官的事务。先前来京都应试,不是为了谋取区区的俸禄。偶然得到,也不是我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回家,等待朝廷的选用,使我能悠闲几年,将进一步钻研作文之道,并上学习从政的业务。大尉如果认为我还可以指教,而屈尊给我以教诲的话,就更使我感到荣幸了。第三部分:申述欲见韩琦的愿望(主旨)于山已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已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已见欧阳公宏辩秀伟犹以为未见太尉尽天下之大观第四部分:申述自己“生好为文”的初衷,自明心志蓄势对比(居家一隅无高山大野可登览自广)对比回顾课文听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全文以什么为线索?为什么?2、阅读课文,首先要把握作者描写的对象的特征。文章写太尉,太尉才略冠天下体现在哪些方面?(原文回答)3、作者为何迫切欲见太尉韩琦?(原文回答)4、从作者对太尉的高度评价可以看出其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全文以“气”为线索而展开。文中的“气”是指:胸襟气度、识见情趣、学问阅历等。“文”不过是“气”的一种表现,“气”淫作者修养的提高、阅历的丰富而形成,正所谓“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首段论述文与气的关系,说明养气为文的重要。其次论述增广阅历对养的作用。最后点出求见太尉的原因,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全文以什么为线索?你怎么理解为什么?难点理解阅读课文,首先要把握作者描写的对象的特征。文章写太尉,太尉才略冠天下体现在哪些方面?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难点理解作者为何迫切欲见太尉韩琦?从作者对太尉的高度评价可以看出其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德高望重的太尉的仰慕之情。总结:文章主题本文通过提出与论证“文者气之所形”、“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以及介绍自己阅历养气的情况,提出了求见太尉以助其养气作文且学为政的愿望,表达了作者仰慕贤者、渴求一见的心情。(图为三苏塑像)写作特点本文是一篇书信体散文。在封建社会,文人上书社会名流表达拜见这种愿望的书信体散文很多,但像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这样成为名篇佳作的却寥寥无几。本文之所以能长久为人传诵,有两个独特之处:一,作者不像一般拜见者那样在文章中一味的降心辱志,卑词厚谀,而是表现了一种高雅拔俗的姿态;二,提出了激发志气、养气为文的文学见解,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苏辙的文气论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有一定地位。虽然“气”看似一种无影无形、玄妙非常的东西,但在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批评中,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所说的“气”,大略是指人的胸襟气度、识见情趣、学问阅历等。作者认为“文”不过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刻意学习写作技法,决然写不出好文章来——为文之前必先养气,然而“气可以养而致”,决不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这些观点阐明了文章风格与人的气质修养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后天实践的重要性,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苏辙的“文气论”我们的文章也应有文气李白年轻时写的《上李邕(yōu)》:“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首诗气势雄伟,壮怀激烈,它的成功与李白傲视常人的志向、气贯长虹的文气是分不开的。另外像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些千古流传的名句骨子里都表现出一种胸襟,一种抱负,一种青年人特有的自信、乐观的进取精神。而我们的许多中学生就缺少这种青春的朝气,更多的是一些风花雪月、微不足道的烦恼忧愁,甚至格调低下,为文造情而无病呻吟。这样的小家子气怎能写出好文章呢?因此,中学生培养文气必须养志,树立高远的志向,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自强不息,这样,培养文气才会更主动、更自觉,文气也会因有如此深厚的土壤而勃然生发。文言现象整理练习一词多义虽虽无所不读虽多而何为生辙生好为文辙生十有九年矣虽然即使生性出生字词整理见而辙也未之见焉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然故决然舍去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拜见同“现”,显现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连词,但是古今词义党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古义:今义:向向之来古义: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