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PhoneNumber:(66)9936E-mailAddress:jjxh025@126.com主讲教师:谢华课程说明(curriculuminterpretation)《教育学》,总学时54,3个学分。1.课程类别教育学是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研究我国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课程。2.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形成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中小学教育实际的能力。3.授课方式:讲解、教师引导、相互切磋推荐阅读书目:1、(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教育漫话》,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5、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7、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11、教育部师范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教育报纸、杂志报纸:中国教育报教育信息报光明报杂志: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1611789教育理论与实践=1611772教育网站中国教育先锋网()中国教育在线()教育信息网()教育在线()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报()中国基础教育网()新世纪的经济社会生活经济知识化社会生活数字化当代教育面临的挑战1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终身教育的思想深入人心,人类已开始进入学习化的社会。2手工作坊式的教育已发展到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人的规模化学校。3教育机会均等思想得以发展。4教育法规日益完善,我国已相对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5新的教学思想、课程思想、学习理论正日趋成熟。6我国已经加入WTO,其经济系统的变化将给教育系统带来巨大的冲击。7未来的学校和未来的教育将是什么样很难以经验的方式推论出来,只有以科学的预测,进行科学的决策才能适应未来的冲击。第一章教育学概述内容提要: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3.现代主要教育思想4.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从语源上看,教育学(Pedagogy)一词是从希腊语Pedagogue,既教仆派生而来的。古希腊把照料、陪送年幼奴隶主子弟来往于学校,并帮助他们携带学习用品的奴隶称为教仆。可见,教育学就是如何照管儿童的学问。现在,在英语国家中,教育学已由过去使用Pedagogy逐渐转向了使用Education一词,教育(Education)和教育学(Pedagogy)几乎成了同义词,甚至已由Education取代了Pedagogy。不过在欧洲地区,两词仍区别使用:把“教育”理解为对儿童的培养过程,把“教育学”理解为研究教育儿童的学问。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现象有三个规定性:(1)教育现象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的存在物;(2)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教育活动、教育问题、教育理论研究等;(3)教育现象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不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活动便不能称之为教育活动,与之相应,也就不能称其为教育现象。人类的教育形式,可从两个维度加以说明:从纵向上看,有落后原始的原始教育现象,有以四大文明古国为核心的古代教育现象,1640年英国兴起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人类生产由过去的手工操作飞跃为采用半机械化的形式进行生产,继而便产生了近代社会、近代教育,现代社会、现代教育乃至今天的当代教育现象。从横向上看,其形式有:(1)学校教育,即在学校中进行的各级各类教育。特点是:有固定的场所,专门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有一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育内容。(2)家庭教育,即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家庭成员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作用:奠基性、感染性、针对性、长期性、灵活性、社会性。(3)社会教育,广义的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现代社会教育有两大类,一是校外儿童教育机构,二是校外成人文化教育机构。(4)自我教育,指人们自我组织的自学活动和设施以及自省、自修行为。(5)自然形态的教育,指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心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返回教育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一切培养人的活动外在表现和表面特征。虽然这种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教育实践的产物;但是,它只有被人们关注、讨论、评说,被看作是“教育问题”时,才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探求教育规律,离不开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教育规律和反映教育规律要求的教育理论,不是教育经验的汇编;教育的实践经验乃是发展教育学的源泉;离开了实践活动、实际的经验,教育学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有区别的。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与一般教育的实践经验也是有区别的。二、教育学的研究范围从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教育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它在科学史上是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较晚的一门学科。赫尔巴特在创立教育学体系时,就意识到理论与应用的分化问题。因之他把教育学划分为“教育学的基础”和“一般教育学”(方法论)以及教育技能(教育学的特殊方面)等三部分。继赫尔巴特之后,赖因发展了教育学体系。他把教育学划分为历史的教育学和系统教育学两部分,而在系统教育学中又划分出基础论和实际论两大分支。赖因的划分明显的是把应用教育学划分为实际论部分。然而同时又承认属于理论教育学。纵观科学的发展,无论如何分化,从门类结构(即一级结构)上看,都不外是基础理论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部分。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是同样。教育学从一级结构上看也应是分为教育学基础理论科学、教育应用科学和教育技术科学三大分支。教育学基础理论(过去人们习惯称为总论、概论、原理)应当独立基础理论学科。教学论、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学等均应划为应用学科。科学的应用须通过技术,所以教育方面的各科教学法、教育技术学等作为教育技术学科也就成为教育学的另一个大的分支。这样,教育学的各门学科性质也就明确了。教育学基础理论是基础理论学科。教学论、德育原理以及学校管理学等是在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应用学科,它们将要创立各自的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以指导教育实践。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由于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教育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做出了一定的总结和概括,这时的教育思想是与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学和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的,未分化出成为独立的学科。这些初步的教育思想可以从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西方古代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人的言论和著作中反映出来。他们在阐述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同时,也涉及教育这种现象,并试图对它作出解释,其中有少数论著开始把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现象来加以探讨,积累了大量的教育言论,为教育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收录孔子的言行编辑而成。记录了孔子丰富的教育思想内容,既涉及许多教育理论问题,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普及教育的思想。教育内容:“四教”----文、行、忠、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教师的论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责,身教重于言教。”返回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主要从事私人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之称,还花费很大功力整理出《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典籍,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之大成。他在教育上主张实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知之”等,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树立了继往开来的丰碑。孔子(公元前55l年~前479年)返回为了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孔子在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的同时,在教学方法论上颇有建树,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教学规律的原则和方法。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关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1.[启发诱导];2.[因材施教]。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1.[立志有恒,锲而不舍];2.[虚心笃实,不耻下问];3.[学思结合,学思并重];4.[学行结合,学行并重]。孔子创办私学图返回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孟轲“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名孔伋,是孔子的嫡孙。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弟子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经由曾参传至子思,子思授徒讲学,其门人再传至孟轲。后人将子思、孟轲并称为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思孟学派是影响最大的派别。由于孟轲得孔子思想之嫡传,思孟学派又是儒学八派中最有影响的学派,对孔学贡献最大,故孟子被尊称为仅次于“至圣”先师孔子的“亚圣”。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生卒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学记》:它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虽只有122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凌节而施”,“长善而救其失”,“禁于未发”,“教学相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规律,成为千古传诵的教育格言,至今仍有指导意义。我国历代的许多思想家,在他们的长期教育实践中也做了教育经验的总结,如荀况弟子李斯、韩非所著《荀子》一书中的《劝学篇》,唐代韩愈的《师说》,宋代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清代颜之推的《存学篇》等,对师生关系、如何读书与学习,都作有精湛的论述。西方教育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