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品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优秀教师的十大品质第一、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把教师工作当终身事业;终生献身教育事业;甘为平凡,无悔奉献第二、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解读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师要有敬业精神;认真执教是敬业精神的最好体现第三、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新时代的园丁精神;园丁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师爱要面向全体学生;爱还要讲究方法和艺术第四、不甘人后的拼搏精神教师要自强不息,在岗位上拼搏;追求卓越,做学生的榜样;拒绝平庸,做有思想的教师第五、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奉献是教师的天职;师魂在于奉献;把奉献落实在行动上;爱是教师最美的奉献;奉献首先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做个无悔的奉献者第六、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师团队精神的内涵与作用;教师需要团队精神;教师团队精神的建设第七、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教师观念要创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与时俱进,做个智慧型教师;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第八、躬身垂范的表率精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表率无巨细,做好小事情即真教育;做好表率,从严格的自我要求做起第九、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时代呼唤钉子精神;刻苦钻研业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善钻善挤,学无止境第十、勇挑重担的实干精神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实干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好学乐教,不计个人得失;实干还要巧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和提升课堂。改革和提升课堂,就要促使教师实现“一个转变,两个提升”。第一,首先要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由讲学者变为导学者,要求教师“用教材教”,把教材当作素材、范例和凭借;让学生带着教材、带着问题、带着困惑走向教师,达到三种教学境界中的最高境界,从而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第二,要提升教师解读课程标准的能力。不会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因此,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科学设置课堂学习目标,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只有具备了这项基本功,才有可能有效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三,要提升教师构建道德课堂生态的能力。道德课堂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三种基本能力,即: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和评价教学的能力;必须把握三个前提,即: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道德课堂还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把课堂完完全全交给学生则变得十分关键。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自主地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方法,从兴趣出发,从逐步理解出发达到渐渐掌握。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而变成学生“演习”的场所,让学生在不断的试验、操作和修补、校正中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因为是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所以学习目标明确;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方法,所以一定是最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效果自然要比以往的好。而教师的作用也变得十分关键。如何避免反复学习同一知识,如何避免学生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徘徊,如何避免出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错误,如何及时矫正学习过程中或者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对优秀的学生如何进行因势利导的表彰,以激励其更优秀,同时树起典型,鼓励其他同学奋勇直追;对表现不佳的学生,如何帮助其重拾自信心且能够愈挫愈勇……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堂中所应该进行的工作。总结性点评十分必要,或许应该在一节课的结尾进行,也可以放在一节课前。这是教师应该讲的地方。如同教学进行过程中的即时点评一样,总结性点评是决定将一节课带到什么高度的重要部分。如何将学生已经拓展的思维重新拉回到学习中心,如何对一节课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做一个完满的总结,又如何将学生的扩展性思维引向更高的高度,都是我们老师应该讲的地方。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以来,教师的讲授就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必须摒弃过度灌输的教学方式,回到学生学习的原点上来。这样,课堂上到底应该怎么讲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新教师必须具有“三观”,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教育观:把学生当人,教育即人学。教学观:一切的教都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学生观:学生是教学的第一资源,教师的班级里第51名学生。支撑三观的,是这样的教育思想,我把它概括为十六个字,或者叫“十六字真言”: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在新教师看来,教育是面对学生生命的艺术,而学习则是学生面对自己生命的艺术。因而,“学生”是教学的绝对中心,他的一切教育行为都是围绕“学生”的需求进行的,一切评价教学的标准都是要看学生的“学习”的状态与效果,一切评价教育的标准都要服从于学生的发展。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让他们学会在自由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新教师的责任所在。假如你做到了这些,你就不会在苦恼于“学生为什么不听我的话”,并为此而气愤不已,学生和你是平等的人,自由的表达自己使他们的天赋人权,为啥非要听你话?你要求学生“听话”与教育本身背道而驰。也不会再纠结于“我到底是应该按照上级的要求去追求升学率”还是“去实施素质教育”,因为,如果学生对学习这个事情抱有热情和兴趣,辅以一定的学习方法,你会发现,你问这个问题多么愚蠢!你就会猛然发现,作为教师的你,不是“孩子王”,也不是“教书匠”,真的是在从事一种崇高的职业,崇高到可以对他人的“生命”产生影响。有的老师(我都觉得他不配当老师)振振有词,大环境不改,新课改就没有希望!第一我想问,你怎么知道大环境没在改?第二,大环境是什么?你自己是否属于大环境中的一员,我说,全国1600万中小学教师群体是中国基础教育最大的“环境”,加入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改起,大环境不就改了吗?第三,你在抱怨大环境的时候,您首先扪心自问,你做了哪些?课堂45分钟是你可以支配的,你做了什么?第四,即使“大环境”很差,也不能成为你不改的理由,因为,大环境不会因为你的不改而自己改变,而你改了,则至少能造福于你的那一班学生,再退一步,改变至少能拯救你自己,我说,这是自救。我们必须自救,因为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让我们来一场“新教师运动“吧。我跟吕建斌老师说,不要觉得新课改离我们很远,很高,很难,其实,你只要在这个方向上迈出了一步,你就已经在路上,就没人能够说我们没有希望!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从一节课做起,从一个班级做起,有一天,你最终就会成为“新教师”。李炳亭主任有句“名言”,“假如你不知道怎么做,那么你就去做!”在“新教师”的路上,也许充满了艰险,也许你会伤心、疲惫、无力、茫然,但是,你不会感到孤单,李主任说了,“如果我不自杀,那么,我愿意始终和你们在一起,如果中国教师报不罢免我,那我愿意让中国教师报成为所有新教师的娘家!”学习陶行知后进生教育中要有尊重现在的学生大多缺乏独立能力,都是习惯了别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若对屡犯错误的后进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更是容易造成逆反心理,教育自然难见成效。作为教育者,我们首先应该做到保护后进生的自尊,不要轻易让他们在同学面前“丢面子”。四块糖的故事中,陶行知先生并没有当场给那位男生一顿批评,而是让他去办公室谈,而且发现他早到了,还奖给他一块糖,这体现了多大的尊重啊!这不也为后面的教育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吗?其次,我们要能正确看待后进生犯错误的问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成长的道路上,后进生难道就不能摔上几跤?不要因为他们犯了错误,当头就是一棍喝“怎么又是你?”我们是否应该从后进生的角度出发,试着去理解他们做事的动机,从出发点开始帮他们找出错误所在,并诚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努力的方向。陶行知先生不就是从男生做事的动机出发给了他四块理解的糖果吗?在这样尊重的前提下,我们还应该坚持严格要求的原则,做到有理有节,严中有爱,真正促使后进生达到自我觉悟,自我进步的境界。[启示二]:后进生教育中要有肯定后进生在班级当中往往是被人冷落的一个群体,是不被肯定的那一部分。但是,就是这样的群体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成材扬名的却不乏少数。倡导赏识教育的周弘老师,他的女儿周婷婷因病双耳全聋,小时侯学习困难,做十道数学题只对了一道。然而在他的鼓励下,数年后,周婷婷终究成为了留美学习的双博士生。再如数学家巴比基和文学家玛阿特是同班同学,他们都曾因为成绩差而被罚站,常常遭受同学的取笑。但是数年后,他们却都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人物。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肯定后进生也能成材的观念,并把它真正应用到后进生的教育之中。如果说把后进生看作是未经雕琢的璞玉,那么教师的责任就是打磨去他表面的杂质,使它重现光彩。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后进生教育工作时,要肯定他们身上的优点,用赏识的目光鼓励他们走出成功的一步。陶行知先生在教育的过程中,他找出了男生的四处优点,即“先到”、“尊重我”、“有正义感”和“承认错误”,然后用糖块一次次地肯定了那位男生,结果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批评。其实类似的肯定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爱抚、友好的动作,可以是赞扬、鼓励的话语,也可以是欣赏、赞许的目光,甚至可以是面对点滴进步而发出的轻轻一笑……我们相信,肯定的灿烂阳光必将褪去璞玉表面的污垢杂质,他们也一定能够体会重现光彩的成功喜悦。[启示三]:后进生教育中要有惩戒惩戒是惩罚、警戒之意,是对学生犯了错误后的一种责任追究,是为了让学生去认识错误、承担责任,是为学生的今后有个更好的成长。对于学生的错误,如果老师的教育只是轻描淡写,或是充斥过多的赏识,那这样的教育也只能说是糊涂的教育。惩戒教育决不能被忽视,缺少惩戒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澳大利亚的学校就专门设置了警戒室,根据学生所犯的错误,设有赔礼道歉、写检查和开除等的惩罚方式。陶行知先生让那位男生去校长室,这不也是一种惩罚的方式吗?小时侯,我们犯了错,不也是常被叫到老师的办公室去挨训吗?进办公室虽不是什么特别严厉的惩罚,但它至少也让学生认识了错误,担负起承认、道歉的义务与责任。惩戒并不是体罚,体罚是“治人”,而惩戒是“治心”。尊重学生的心灵感受是惩戒教育的前提,惩罚是手段,目的则是警戒。魏书生老师教育犯了错误的同学,他采用的是“补偿式惩罚”,犯了小错唱首歌,一般错误做件好事来补偿,性质严重的就罚写一篇“错误剖析说明文”……著名的诺贝尔奖得主、生物学家麦克劳德也曾受过这样的惩罚:小时侯,他杀死了校长家的狗,结果校长的惩罚却是让他画两张图——血液循环图和骨结构图。或许,陶行知先生当时并没有考虑过多,他只是想让男生明白是不能用石头砸人的,但是他却给了我们教育后进生的一个启示——教育是一定要有惩戒的,惩戒一定要是适度的。[结束语]: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瓦特,你的冷眼里可能有牛顿,你的讥笑中可能有爱迪生,你的骂声中可能有爱因斯坦!——陶行知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才,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马卡连科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具有灵活性,不能随心所欲,任意施教。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自觉的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过程。”因而我们要从教育规律去分析实际教育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尚未认知的教育教学中更为深层次的规律。古希腊的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所以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善于因材施教、乐于善教,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充分使学生的个人天才和发展的思想得到最大可能的展现。杜郎口的课堂改革就是基于这样的前提进行的,所以必然取得很好的成绩。那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连去杜郎口都没有时间的人却在说三道四,归结到一点就是现代社会的酸葡萄心理在作崇,人们的意识还是停留在原始的教学手段,死守标准答案的时代里,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要为中国教育做点什么,或者说需要做点什么,而还是夜郎自大,闭门造车。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杜郎口为中国教育做出的了不起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