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政青年教师推荐书单通识方面,我推荐这几套(本)书:1.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包括《经济学是什么》(梁小民)、《法学是什么》(贺卫方)、《历史学是什么》(葛剑雄)等26本这套丛书由名家主笔,费孝通、季羡林等知名学者担任顾问,并获国家图书奖,讲解深入浅出,是一套不错的入门读物,我认为对培养多学科广阔的学术视角有好处。2.北京大学出版社,名家通识讲座书系这套书由许智宏任主编,由名家撰写,内容非常广泛,以《XX十五讲》书名出现,如《政治学十五讲》、《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等等,计划要出100本。语言比较深入浅出。当然,有部分书虽然说通识,但内容比较深,且较为站在理论前沿也。选择面比较宽,可以用作于购买感兴趣的书来读。3.南京大学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十万个为什么,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组织编写这套书一共有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宗教学、文学艺术五个分册,费孝通、季羡林、王元化及邓伟志等教授担任了顾问,编者是江苏的学者,优点是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写,写作比较活泼。但体系没有第一套《是什么》来得系统,同时深度不是很深。但优点却也是读起来不受体系限制,可以跳读,适合用作于对其它学科做一些入门了解。此外,复旦大学出版社也出版了相关的《十讲丛书》,但相对较深入,对新生来说,给予推荐,但可在以后阅读。统计学方面,我荐这几本书:1.郝大海著,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这本书是社会学的专业教材,也是十一五规划教材,与同类书比,其优点是不是很厚并且主要谈定量研究方法的相关问题(略去定性(质性)研究)。从学术研究角度看,其主要谈的是定量研究之前的资料收集工作如何来做,包括如何设计问卷,如何进行简单的抽样等等;2.吴喜之,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吴喜之原为南开大学数学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这本书是一本融合初中级统计学内容的教材,中间略去了许多公式的推理,较为注重原理的介绍及软件的对接应用,因而作者直接从统计本质的道理入手进行相关讲解。因此非常实用,也非常适合入手阅读,或完全掌握统计过后重新梳理知识阅读。但我认为它也有缺点,我阅读这本书进入中级统计原理过后,我感到过份略去公式,会对统计本质的深入理解造成障碍。与这本书写作风格几乎完全一样的是:吴喜之,从概念到数据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这本书比上述一本略去了一些统计内容,同时使用的软件是R软件,上一本书同时介绍了SPSS、EXECL、R三个软件,SPSS比较易学,是傻瓜化软件,窗口运行,而R软件要编程,但是用户可以自由设计,前途较广。3.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及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前者是贾老师独立写的,后者是合作的。贾老师以前的学术背景是经济社会统计(非数理统计,经济社会统计是从苏联传入中国的,主要是指标与指数分析,数据统计有统计推断,现在的统计学书讲的都是),所以他本人学统计学是文科背景来学,写的书相对起点比较低,公式不复杂,点到为止。两本书相比,我认为,贾老师独著的那本好,一样的章节内容,独著的书讲的清晰,但独著的书篇幅不及合著的多,所以有些内容缺。这两本书的难度大约达到初级水平多一点点,没吴喜之老师的深(我的初级是指一般主流统计学书(本科生用国家统编要求)的内容,中级指多元统计和较深入的多元回归分析,高级指结构方程模型、属性数据分析等等专门的课程)。两本书分别是教育部推荐用书和十一五规划教材。有利于学生的事情,无论如何应该顶一下。以下书单(非原创)是我五年前推荐给我的学生的,好在真正的经典是没有时效的。大学一年级可读书目: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秩序》、《送法下乡》★点介本书最大的价值当在法学“启蒙”。它会告诉你我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识、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完此书,会感觉法律原来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枯燥。后面的《送法下乡》一书可以说是第一本书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运用。2.俞吾金:《问题域外的问题》点介作为一本哲学知识和流派介绍的通俗读本,该书不仅可以把读者引入一片新的哲学天地,更重要的是,该书在开辟和拓宽学生的问题域上,特别在怎样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上,有着相当的帮助。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这是大学期间一直要注意训练的能力,它在很多时候比具体的知识要重要得多。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江村经济》★点介今天我们离费先生写作此书的年代已经相去六七十年,但费先生于书中所做的对中国现状的分析对今天的中国仍然是那样的切中肯綮;费先生所具有的问题意识和文章风骨,我们今天仍然还差之甚远。每一个法律人都应该反思:法学的知识贡献在哪里?4.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点介透视中国社会实际运行的游戏规则。为什么在我们的正式制度外,还会有一套更为适用的潜在的规则?作者从历史中的故事投射到当今的现实。我们可以从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条件上什么?法律的道德善恶与实际的利害格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是在自我欺骗的冰山上生存,还是在苦涩的反省中奋起?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点介这是一本清醒的书、理性的书、幽默的书和智慧的书。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精神;什么是真正的人文关怀。作为法律人,也许此书给予我们的最大启迪是:缺乏对“沉默大多数”的关怀、缺乏某种“精神家园”的法律,是没有生命的法律。但是各位一定要记住:王小波的小说,特别是《黄金时代》,读起来更加让人回味。6.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点介我们缺乏的正是一个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一个有着幸福与苦难、欢笑与泪水的世界。学习法律的人最怕的就是丧失一颗童心。7.伯尔曼:《法律与宗教》★点介写得精彩,译得也精彩。探索法律背后的精神,支撑法律的东西。“没有信仰,法律它将形同虚设”。在中国既有的法律传统被打破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寻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传统?当然,读此书时,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语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线索。8.冯向:《木腿正义》点介此书对于专事法律的人来说,应该是一个极好的启迪案本。作者凭借自身的文学学科的优势,游仞于法律和社会之间。对法律个案层层剥离,既立意深远,又视界宽广,不失为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9.梁治平:《法辩》《新波斯人信札》、《书斋与社会之间》点介这里面主要汇集了梁先生于1980年代中后期在《读书》杂志上发表的系列文章,是其“用文化解释法律,用法律解释文化”的个案实践和言说。辩异、批判和理性思索融贯一气。对年轻学生来说,读此书还可以学到如何读书、如何整理自己的心得体会的一些“潜移默化”的方法。《新》一书亦是早期和另外几个作者作的批判性著作;《书斋》一书是作者的文化随笔,写得轻松随意,也更见功力。10.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点介作者对历史的厚积薄发和驾轻就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谙熟洞然与透辟分析,都显示出其“史实”与“史识”的完美结合。文笔老辣,一气呵成。其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揭示、规则与生活状态的运作的阐说,对于我们了解传统和法律都有着极大的启迪。1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社会科学方法论》点介作者对学术、政治,甚至人生三者之间关系的看法,实在可以廓清我们的许多认识。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缺少虔诚和信念的时代,这影响着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我们竟不知道从事的职业除了谋生以外还有什么意义。本书可以告诉我们一些答案。12.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点介用“讲故事”的方法写的社会学著作。直面“移民”中国家和人民的权力运作,从中揭示政治控制的策略和游戏,又不乏对平民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无论从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的开辟和创新上,本书对沾沾自喜的法学中人来说,都是一记棒喝和警醒。13.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点介对于每一个从事社会科学的学习者(在此包括法学)来说,对社会科学本身的性质及走向得有一个比较自觉的(虽然不一定是清醒的)把握。本书在这方面是极具挑战力的。它研究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建构;对社会科学的分工的质疑;从事社会科学的学术立场何在等问题。本书短短七万言,薄薄小册子,但却比那些动辄数十万、百万言的著作要有价值得多,更具思想的包容量。14.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点介学法之人,当对法律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有基本的了解。本书提供了这样一个了解的途径。不宁唯是,当我们对自己身处的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社会的反差进行理性的反思和检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对这个法律教育生态圈的运行有一个冷静的认识。此书的一个特点就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视角。15.梅因:《古代法》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点介历史法学派之代表著作。其重要之处不仅在于经由自己的研究勾画出法律发展的脉络,提出了法律“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的振聋发聩的命题。更在于,他在学术研究上的独立和怀疑的精神,对“自然平等”的流行话语的批判。一如梅因所说,我们最需要的也许是对新旧材料的不断审查,而不是盲信。后一本书亦是历史法学派的代表著作。16.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点介本书是苏格拉底审判与处刑的三篇著名对话。展示了苏格拉底是如何被判刑的,他对待神、知识、伦理、法律、死亡等的态度如何。读者从中受到其人格的震撼之余,还会进一步思考苏格垃底到底是怎样死亡的重大的政治和人生的问题。在对话和诘问中教给你智慧,这是本书的另一重要收益。大学二年级可读书目17.卡夫卡:《卡夫卡短篇小说选》点介卡夫卡思想的深度和语言的穿透力相信会让每一个读者发凉。对于伟大的作家来说,任何形容的言辞都是多余的。卡夫卡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正在失去那些人的宝贵的东西,失去以后,我们又将面对何种的生活。卡夫卡的一些有关法律的经典著述,是开启我们认识法律和现代、法律和人性的重要之门。18.刘星:《法律是什么》《中国法学初步》、《语境中的法学与法律》点介该书主要是对二十世纪英美法律理论的批判性的解读,和一般的国人写的介绍性的读物不同。该书对其认为是重要的理论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剖析。用语平实、例证简洁。在此基础上,作者意在抒发自己对法律的视角:我们对法律的看法往往是由我们的姿态决定的。19.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点介这本书对法学自身的一些范畴的分析是谨严的,是中国法学规范化的和体系化的代表作。其提出和分析的许多概念和“权利-义务”模式对当下的法理学教材有很深的影响。就“学术”的标准看,本书虽然有一些政治化的烙印和某种建构的色彩,但从整体来看,仍是中国法学类的一本可供批判的优秀著作。20.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点介一本“保守主义”自由观的中国化的“激进”之作。作者的立场自不待言,其用语的鲜明甚至“鼓动”,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学术的味道。自由主义实际上在中国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对于不了解自由主义的广大学生来说,“自由”的各种思潮实在不易把握和分辨,此书提供的是一种积极的进路,我们还应该有一种更全面和冷静的思考。21.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点介他是一位优秀的法官,也是一位有深刻洞察力的学者。他的想法干净利落,简炼精当。他告诉我们他是如何判案的,法官不仅是“发现法律”,还应该是“创造法律”。他把创新和限制融贯一炉。他的热情和理智凸现出法律职业在他们这些人身上的崇高。卡多佐作为学者和法官的睿智与节制,使他赢得了应有的尊重。22.王铭铭、王斯福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点介本书聚集了一些法学和社会学的学者的研究。学者们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判断与描述,以及对其中的秩序状况的把握与解释,为以后的研究留下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就法学来讲,本书的研究取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遗憾的是如今再没见后续性的研究,不足以造成真正的学术气势。这是一本好书,也是我们借此反思中国的学术传统如何营造的一本书。2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点介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历史的、比较的、实证的等。探询法律的性质和精神,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