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课堂报告我家乡的特色人文现象绵竹年画姓名:周怡班级:2012级师范(2)班学号:222012318011112家乡:四川.绵竹指导老师:何多兴老师绵竹年画一、前言:每逢春节,人们都喜欢买些鲜艳悦目的年画,贴在门上或室内,增添新春佳节的祥和气氛。年画,古称“门神画”,其最早的名称叫“门画”。据《风俗通义》记述,在先秦两汉年节宗教信仰有祀门之习俗,故神荼、郁垒成为我国最早的司门之神。晋代宗懔《荆楚岁时记》道:“正月一日,给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春节贴年画,在我国由来已久。民俗专家介绍说,年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老百姓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因此,几乎所有的年画都寄寓着一种或几种吉祥的意思。今天我主要介绍下我家乡发展至今且名气还不小的“绵竹年画”。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绵竹年画在2006年,被国家首批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绵竹年画历史悠久,起源于北宋,兴于明代,但发展到最蓬勃时期则是在清朝乾隆和嘉庆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注入了新内容及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当时绵竹经营年画的商户已成行成市,最兴旺时有二三百家年画店,拥有数千名年画制作工匠,年输出年画1500万份,产品除运销两湖、陕、甘、青及四川各地外,还远销印度、日本、越南、缅甸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二、绵竹年画产生的环境1、绵竹历史沿革绵竹,以竹名县,因其“地滨绵水,多竹,故名”。(《华阳国志蜀志》)。据史籍记载,绵竹古为蜀山氏地,西周时为蚕丛国的附庸邑。秦隶蜀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建县,辖今绵竹和今德阳两地。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刘焉领益州,将州治迁于绵竹。公元194年,因绵竹城火灾,刘焉才将州治迁往成都。绵竹在三国两晋时期先后改名为“阳泉”、“晋熙”、“孝水”。至隋大业二年(606年),复名绵竹。此后,县名再无更改。1949年1月27日绵竹县人民政府建立,隶川西行署绵阳专区。1983年改属德阳市。1995年初,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撤县设绵竹市。2、自然生态环境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中段与成都平原北部的连接地带,位于北纬31′9″至31′42″,东经103′54″至104′20″之间。全市面积1224.17平方公里,东西宽约42公里,南北长约61公里(新《绵竹县志》,P26)。绵竹北与茂汶接壤,东南与安县、德阳相连,西南与什邡为邻。全市人口53万,汉族占99%以上。绵竹西北部属龙门山地区,山峦重叠,山谷高深,植被垂直分布,适合各类竹的生长,因而竹资源相当丰富。杜甫当年在《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中这样写道:“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杜诗详注》云:“绵竹产汉州绵竹县之紫岩山”(《杜诗详注》第九卷)。当然绵竹仅为该地竹类之一种。“绵竹素善竹简之利”(《绵竹县乡土志植物》黄尚毅撰述,绵竹小北街邓述古斋刊,光绪三十四年刻本,第35页)。也就是说,这些竹子大多都可用来造纸:“竹可造纸者出西北山。曰慈竹,曰斑竹,曰龙竹,曰绵竹,曰白笳竹,曰荆竹,曰油竹,曰苦竹,曰山慈竹,曰刺竹,曰黑竹,曰黄竹,曰蓝天竹,曰凤尾竹,凡十五种(《绵竹县乡土志植物》黄尚毅撰述,绵竹小北街邓述古斋刊,光绪三十四年刻本,第35页)。”十五种竹中,绵竹是该地的一大特产,属造纸的上好材料,具有“节长、性绵(有柔韧性)”(《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绵竹县志》)之特点。纸产品种类有“白大纸、小化连、对方、勾边、卷连、净丹、茶纸、书纸、毛纸、火纸、二标纸、京果等”(《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绵竹县志》)。“竹纸之利仰给者,数万家、犹不足,则仰为书籍,制为桃符,画为五彩。”正如原来绵竹遵道一位造纸的工人蹇禄友所说:“绵竹年画为什么这么出名呢,就是做年画的纸纸好嘛!”(蹇禄友录音整理资料)竹资源的丰富带来了造纸业的兴旺。这是绵竹年画得以产生、繁荣的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古老的绵水(绵远河)即沱江之源,发源于绵竹西北紫岩山(今九顶山),出汉旺群山入平原后,分数股形成成都平原北端的一个扇形冲积面——绵竹平坝区。这片区域被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中称为:“是以蜀川人称郫、敏为膏腴,绵、洛为浸沃也。”绵竹属于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这里常年气候温润,植被繁茂,水源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据《华阳国志》所载:“绵竹县,刘焉初所治。绵(绵竹)与雒(广汉)名出稻稼,亩收三士斛,有至五十斛。”其产量堪称全川之冠。它表明早在农耕文化为主的汉代,绵竹已在四川居于显著的地位。故而中平五年(188年),刘焉为益州牧时便选中绵竹作为州的治所(即益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清朝诗人李锡命写了一首《咏绵竹》的诗:“山程水陆货争呼,坐贾行商日夜图。济济真如绵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以“小成都”来赞誉绵竹百姓殷实、商业发达的繁盛景象。3、人文环境绵竹地处川西北要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故而战乱频繁。三国时期,魏国征西将军邓艾进军蜀国,与诸葛瞻战于绵竹,瞻阵亡,其子诸葛尚亦“荷国重恩,策马冒阵而死”。诚为一门双忠,可歌可泣!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也诞生在这片土地上。东汉的姜诗,家居绵竹孝泉,一门三孝,《后汉书》载其事:“诗事母至孝,妻奉顺尤笃。道教传说中“一人得道,鸡犬飞升”的神仙严君平是绵竹人。绵竹有福地之称,东汉道家二十四治,绵竹有三治(张道陵创五斗米道时的传教地之一)。北周道教类书《无上秘要》载,中国早期道教斋所全国的三十六靖庐,其中四川境内占三个,列为第一即绵竹庐(在今绵竹)。唐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记》则将绵竹列为天下名山第六十四福地。这里有与藏传佛教密宗关系密切的川西名寺祥符寺。三国辩才秦宓,与朱熹齐名的理学宗师张拭,绵竹籍金榜题名的进士,宋代13人、明代8人、清代7人……这里儒释道三教汇合激荡,忠孝文化、“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里酒文化的源远流长,人才辈出,酿就了独特的人文底蕴。因而有一幅对联总结道:“忠臣孝子纲常地,大将真儒父母邦。”绵竹年画就是植根于这片神奇而美丽的沃土,并由此而形成独特的风格。四川成都自唐以来便是雕版印刷的一个中心,“版画与刻书是同时发展的。古代版画最早的是佛像或宗教故事、带图的历书。以后发展到书籍插图、肖像、笺纸、花纸、年画等”。以成都为中心,附近各县都有年画的作坊,绵竹是其中一个规模较大的地区(见《文史杂志》1985年7月刊)绵竹年画就是在这些独特的自然及人文因素的激荡下产生。另有考证分析,绵竹年画当时发达的原因为:其一是绵竹曾经出现过大量民间画工,他们应聘到四川各地从事建筑的装饰彩绘和寺院的雕塑壁画工作。这些画工有一定的绘画造诣,当他们回到故乡闲居的时候,偶尔技痒,便成了绵竹年画的制作家。其二是绵竹的造纸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年画绘制就地取材,当地盛产绵竹,分量充足而成本殊轻。绵竹年画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三、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绵竹年画与独特的地方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1、绵竹年画在发展过程中与年节习俗结合,形成了行业习俗和年画张贴习俗。在解放前,绵竹年画有一个叫做“伏羲会”的行会组织。许多艺人家里的神龛上都供奉着“伏羲”,现在仍有艺人保留这一传统。据说,这个会形成于清乾隆嘉庆时期,会长由艺人推举,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监督年画质量、评选优秀作品,每年办会两次。如果某家年画的质量不过关,“伏羲会”通常采取的办法是将它烧掉。绵竹年画最直接的功能是驱邪纳福,春节期间,各家各户于院门室内张贴年画、对联、喜签,以驱邪迎祥、祈愿新年吉庆。绵竹年画中,大门(龙门)一般贴秦军、胡帅和“立刀”、“立锤”等武门神,传说可以驱妖降魔;院内的堂屋门贴天官和状元等文门神,有迎祥祈福、加官进爵之意;寝室门上多贴以童子和仕女为题材的一类门画,内容多为抱瓶、采莲、佛手、仙桃、“双喜”、“四喜”之类,表示子孙繁衍、福寿无边之意。还有一种“素门神”,不施五彩,用素墨画成,专供处于服丧期间的人家使用。贴门神的过程也蕴涵着诸多习俗,每年的阴历岁末,人们先将屋子清扫、晚饭之后才贴门神。但忌讳把门神贴反,不能贴成“背靠背”,要贴成“脸对脸”。而且门神的脸必须向着门开的方向,不能向着角落。在贴秦军、胡帅时要点一滴鸡血和粘根鸡毛在上面。艺人们说,这样,门神就更灵了,古怪妖精都不敢进门。血要点在吞口上面的八卦图中间和秦军、胡帅的帽子上。服丧期间,要封门神的脸(将脸撕掉或用一张纸将脸蒙住)。传说,如果不这样,魂灵就无法进出。亲人逝世后三年不能贴红门神,只能贴“素门神”。一般来说,有多少道门就贴多少道门签,如龙门、睡房门、牛圈门、猪圈门等,也贴桃子树、花盆。不过,门签规格不一样。孝门签在颜色上有区别,第一年绿色,第二年粉红色,第三年大红色。以前绵竹的各家宗祠里往往也贴年画,但已经远远超出“年”的范围了。据民国九年《绵竹县志》载:“绵竹宗祠有两楹、四楹不等,其中陈列有雕镂青石神龛,或刻木彩画。”在祭祀时也要挂年画。“岁时伏腊或设主,或悬画像,具牲礼、果肴拜祭于家主堂(《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绵竹县志》,P124)。”2、绵竹年画与儒释道文化。绵竹年画与道教忠孝思想虽然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但在绵竹这个地方显得更为强烈一些。在绵竹的孝泉镇,东汉时期出了一个叫姜诗的人。他与妻子皆很孝顺,被称为“一门三孝”。在“二十四孝”中就有他们的故事,其中的“安安送米”广为流传。铭刻在县城内双忠祠里的诸葛瞻父子尽忠死节的故事等等,都对绵竹年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李芳福绘制了《二十四孝》图,并常年义务走镇串乡去宣传孝文化。绵竹的佛教文化也相当兴盛。年画在技法与内容方面深受其影响,并从庙堂画、神像塑造、雕刻中吸取了营养。清乾隆嘉庆年间,全国各地兴建会馆,经济日益活跃,画工们受聘于会馆,为之绘塑神像者众,对于民间绘画艺术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绵竹年画技艺甚佳,因之后来的“神案子”形成了专门的一个品类。直至清末,许多年画艺人往往是一画年画、一画寺院壁画或塑神像。3、绵竹年画与川剧艺术川剧作为一种地方剧种,它根源于地域文化,也强化了地域文化。绵竹年画与川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一句经常流传在年画艺人嘴边的话叫“画中有戏,百看不腻”。而这个戏就是特指川剧。清代初年,这里的戏剧活动便很繁盛。乾隆年间,李调元在《新搜神记》中写道:“绵竹东岳庙有沙弥,素有能戏之名,忽一日,窃其师千钱,逃入班中学戏”。至迟在这个时候,《西厢记》等戏剧年画问世。据统计,在现存的清代老版中就有32种以戏剧为内容的年画4、绵竹年画与酒文化。绵竹是一个酒香四溢的城市,酒文化源远流长。据江玉祥先生的考证,唐代的剑南春酒之一的汉州鹅黄酒、宋代的绵竹蜜酒、清以来的“绵竹大曲”,都与绵竹关系紧密(《唐代剑南春酒史实考》)。绵竹年画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另外在绵竹年画中也有许多表现酒的年画。清代黄瑞鹄画的《竹林七贤》竟把阮籍、嵇康搬到绵竹祥符寺中,让他们痛饮绵竹美酒。从而绵竹年画也就被称为酒中画(《中国文化报》1991年《绵竹年画——酒中画》,余远洋)。绵竹年画有很多杰出的作品,其中《迎春图》可算是绵竹年画的代表作。它是清朝画家黄瑞鹄老先生所绘制的,整幅图长六米,画中的人物有四百六十人,无一重复,这幅图所绘制的是清朝绵竹街上迎春会的盛况,生动地再现了清代的民俗民风,具有较高的民俗研究和艺术价值,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也就是现在绵竹的特色节日——年画节。还有以绵竹年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绵竹河灯节。这幅《迎春图》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现在原图收藏在绵竹年画博物馆内。整幅图也为我们呈现了四个部分,分别是迎春、报春、游春和打春。迎春:绵竹老百姓集中在街上,喜气祥和的迎接迎春会;报春:相互之间说一些吉祥吉利的话以表达自己心中美好的祝愿;游春:游玩,融入到热闹的街市中;打春:也是整幅迎春图的点睛部分,可以在画中看到两头牛,这两头牛是纸糊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