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质量及质量标准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方志质量及质量标准问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邱新立2009年5月一、关于方志质量问题的讨论1983~1986年是志书质量研究的起步阶段,平均每年发表论文约3.5篇。1987~1992年是志书质量研究的高峰阶段,平均每年发表论文约49.8篇,超出1983~2005年平均数一倍;其间1990~1992年较为突出,平均每年发表论文约61.7篇,1991年达到顶峰;1993年以后渐趋平缓,平均每年发表论文21.5篇,其间1997年有较为突出的变化。1983~2005年发表的研究志书质量问题的论文表年份篇数年份篇数年份篇数1983年11991年731999年181984年11992年532000年261985年51993年292001年241986年71994年182002年131987年261995年132003年221988年491996年312004年10第一阶段逐步确立质量第一观念全国第一轮修志工作一开始,当时负责组织、指导全国修志工作的中国地方史志协会就注意到了志书的质量问题。1983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恢复组建之后,连续召开了两次会议,要求全国的修志工作者要重视志书质量问题。1985年4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布《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成为方志界的修志准则,对规范各地的修志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第二阶段逐步树立全面质量观1987年6月,西南、中南地区地方志工作座谈会在贵阳召开。会议认为,抓志书质量应贯穿修志全过程,不要等到成书时才加以注意;提高志书质量的关键仍在于加强领导。同年9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第七次(扩大)会议召开,如何保证志书质量问题是会议主题之一。1988年3月召开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提出:各级修志机构应当进一步明确,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志书质量上来,并围绕这一中心安排各项工作。1989年1月28日,中宣部批复同意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新编地方志公开出版的报告》(中宣发函〔89〕013号)。志书可以公开出版,从而对志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0年4月,“一九九〇年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在哈尔滨举行,这是对推进志书质量研究较为重要的一次会议。会议提出,全国方志工作者一定要加强质量意识,切实把质量问题放到第一位,予以足够的重视。会议认为,各级修志人员要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念。1990年10月,“城市志质量研讨会”在大连举行。这次会议在4月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志书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是一个总体衡量标准。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并提出“总纂是志书编纂的关键环节”。此后,“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在方志界逐步树立起来。避免“政治化”的倾向,是胡乔木同志在1986年全国第一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针对新志质量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问题。一九九〇年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强调,要特别注意志书的政治质量。志书的政治质量,不仅表现在志书政治部类的质量,还应该体现在整部志书的各个部类和各个方面。1991年4月,“一九九一年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如何贯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修志原则,保证志书的政治质量;如何提高志书的科学性,使其成为严谨、科学的资料书。第三阶段开始构建志书质量标准体系随着第一轮志书陆续进入总纂、出版阶段,志书的质量问题得到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关注。1996年5月召开的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认为,志书质量是新编地方志的价值所在,确保高质量、坚持质量第一,是编修新方志的头等要务。所谓高质量,首先指志书的科学质量,表现在志书观点正确,资料丰富准确,体例结构完备合理,充分反映地方特色,内容充实深刻,文字精炼流畅等方面;要求志书真实、全面、系统、深刻地反映地区自然、人文、社会的完整面貌和发展演变轨迹。1997年8月,全国地方志奖颁奖大会在宁波举行,当年的《全国地方志评奖实施办法》第4条评奖基本标准包括6项:一是观点鲜明正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篇目结构合理,体例完备严谨,在继承旧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三是资料翔实准确,内容丰富深刻,认真贯彻存真求实的原则;四是时代特点、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鲜明;五是行文朴实简练流畅,有较强的可读性;六是图表运用得当,印制装帧精美大方;全书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与此同时出台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第11条规定,新编地方志质量要力求“观点鲜明正确,材料真实可靠,体例完备严谨,篇目结构合理,内容充实深刻,段落层次清楚,审校严格认真”。二、关于方志质量标准的讨论方志界对于新志书应当具备哪些标准,或者说新志书的质量标准应当包括哪些内容,论者主要从志书的政治观点(思想性)、体例、资料、特点和语言文字5个方面作了论述。董一博新志书质量的6条标准一是观点正确,二是体例完善,三是资料丰富翔实,四是突出地方特点,五是要体现时代精神,六是文风端正,文字简洁流畅。杨静琦新志书质量5条质量标准其一政治标准,内容包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以党的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为准绳;经济内容要占重要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反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注意保密,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其二资料标准,资料要详备,内容包括纵不断线,横不缺项;资料真实;记述资料用语要准确;资料出处要详记;选用价值大的资料。其三突出特点,内容包括地方特点、时代特点、行业特点和人物特点。其四体例标准,体例要完善,五体具备;篇目有纲有目,归属得体;以类系事,横分竖写,纵横结合;体裁要全,文图并茂,以文为主;详略得体。其五文风端正,书写规范。来新夏提出的4条质量标准一是政治标准,“包含指导思想和政策要求两项内容”;二是论述标准,内容包括资料的全面性、时代性、地方性;三是资料标准,内容包括广征博引、考辨甄选;四是结构与文字标准,内容包括广采诸体、文风端正、严谨朴实。苏长春新方志4条质量标准其一,“正确的政治观点是新志书的灵魂”。内容包括:①一个指导思想。②四大原则,即“实事求是、宜粗不宜细、详今略古和古为今用、生不立传”的原则。③六项政策,即“民族政策、统战政策、宗教政策、涉外政策、保密政策及各行各业政策”。其二,“完善的体例是新志书的‘姓别’”。文章认为:“志书姓‘志’,这是由志书的体例决定的。”一看全志书是否符合志体,二看各专业志是否符合志体要求。新志书对专业志志体有4点要求:①要遵循以事归类、以时系事的原则;②篇目结构科学,层次分明③详略得当;④突出地方特点。其三,“翔实可靠的资料是新志书的生命”。其四,“质朴的语言是新志书的风度”。①“准确可信”。②“简洁明了”。③“朴实无华”。④“通俗易懂”,要求做到深入浅出,通顺流畅,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志,要让专家看了不出笑话,“外行”看了不难理解。傅振伦的6条标准,除“观点正确”、“体例完善”、“资料翔实”、“笔法严谨文风端正”4条与他人文章具有共性外,还提出了“方法科学”、“内容周备”两条标准。①方法科学。文章认为,新志要有科学性,不仅要有科学内容,有精确可靠的统计数据,还要利用科学方法,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规律。②内容周备。三、关于《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几个重要问题的说明质量是志书的生命。质量问题是关系地方志事业前途和命运的核心问题。为了保障志书质量,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制定了《地方志书质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2008年9月16日印发施行。现就制定《规定》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处理办法,作一个简要介绍。第一,关于《规定》的主体内容经过几次会议的讨论和反复征求意见,最后以内容、设计、编校、出版几个环节为基本点,结合地方志的实际,确定志书质量标准的主体内容为观点、体例、内容、记述、资料、行文、出版等。总体要求是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达通顺,文风端正,印制规范。第二,关于“观点”在起草《规定》的过程中,对究竟是用“思想”标准,还是用“政治”标准的提法,一直有争论。在征求指导小组成员意见时,有领导同志建议将“政治”改为“观点”,因为在总体框架中把政治和体例、内容、资料等并列不科学,它们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此外,“政治”是指政治内容还是政治观点,也比较模糊。如果指政治内容,那么相对应的是经济、文化、社会等;如果是指政治观点,那么相对应的是学术观点、生活观点等,也有片面之嫌。把“政治”改为“观点”,则可以避免上述诸问题。《规定》采用了这种意见。第三,关于“体例”体例是指地方志书的表达形式。一部优秀的地方志,不仅要有正确的观点,丰富的资料,还应有科学的表达形式。《规定》没有讨论什么是“志体”,只是明确志书体例应包括志书的书名、体裁、结构、章法等。由于“章法”主要是指记述的方式方法,内容丰富,篇幅较大,故被分解为“记述”和“行文”两大标准而独立出去,没有纳入“体例”标准之中。第四,关于“内容”从理论上说,“内容”应该是志书质量标准中最具有参照性的部分,其所占比重应当较大。但这个问题在《规定》中究竟该如何体现,众说不一,争论较大。鉴于此,《规定》仅作了原则性规定,强调了设置的原则、大致应该具备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写到什么程度等几个问题。对这一标准的深化,则留待下一步制定相关参照标准——《篇目要素》时去解决。第五,关于要不要“质量保障”内容的问题对《规定》中是否要纳入“质量保障”、“质量管理”内容的问题,争议较大。经过讨论,多数意见认为,产品质量标准是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修志工作发展到现在,当务之急是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攻坚,避免制定过程的旷日持久。鉴于此,《规定》从志书成品这个角度,舍弃了“保障措施”方面的条文,基本上不涉及工作过程的内容。四、关于《地方志书质量规定》条文第一,关于《总则》共4条。明确了制定《标准》的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总体要求等。第二,关于《观点》共3条。明确了编写地方志应该坚持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政治原则等。保障新方志政治质量的具体要求很多,根本的是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第三,关于《体例》共5条。强调坚持志体,核心是坚持横排门类、纵述史实、述而不论。明确关于体例的总体要求是科学规范、完备严谨,适应内容记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县级以上志书名称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二是要求志书体裁运用得当,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以志为主,并与序跋、凡例、索引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三是要求篇目设置科学,符合分类科学、归属得当、纵横结合、排列有序、标题精当等要求。第四,关于《内容》共2条。明确志书内容包括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要求重点、特色突出。第五,关于《记述》共8条。大致按编纂原则和记述方法两个方面,明确了实现志书质量的关键——编纂质量方面的问题,包括越境不书、遵守断限、述而不论、升降格适度、处理重复交叉、人物传和人物简介写法、以事系人、前后志衔接等。第六,关于《资料》共3条。明确入志资料的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入志资料要准确、真实,即志书要客观如实记载历史现象,做到历史现象真实与历史本质真实一致。二是入志资料必须全面系统,资料全面就是要如实记载区域范围内从自然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做到“横不缺项”;资料系统就是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记载各类事物兴衰起伏,做到“纵不断线”。三是入志资料要有权威性,注重存史价值。第七,关于《行文》共16条。行文规范是方志体例的具体体现,是对志书行文的总体要求与具体要求。修志的行文规范,主要是指方志界和出版界的行文规范,包括文体标准、文风标准、称谓标准、数量标准、引文标准等。强调众手参与的志书编纂操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行文规范,并做到在一部志书中前后一致。第八,关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