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春季传染病及手足口病的预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儿童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及手足口病的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特点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这些疾病尤其对儿童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大多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重症者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特点春季成为成为病好发的六大原因:1、冬天里,身体渐渐对寒冷习惯了。春天天气转暖,昼夜温差大,人体内部系统却还来不及调整适应;2、春天主生发,万物皆蠢蠢欲动,细菌、病毒等亦随之活跃;3、不按牌理出牌的古怪天气,忽冷忽热的温度变化,四处飞扬的花粉等也是春季致病的诱因;4、初春蔬菜/水果品种较少,容易缺乏营养;5、开春后,人流开始流动,公共场合聚集人员有助于病原菌的相互传播;6、是受国际和周边地区呼吸道传染病局部暴发流行的影响。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特点传染病的临床分期:按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分为四期。(1)潜伏期即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首发症状时间。不同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各异,短至数小时,长至数月乃至数年;同一种传染病,各病人之潜伏期长短也不尽相同。通常细菌潜伏期短于蠕虫病;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短,短至数小时;狂犬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潜伏期可达数年。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大多3-7天。推算潜伏期对传染病的诊断与检疫有重要意义。(2)前驱期是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出现某些临床表现的一短暂时间,一般1至2天,呈现乏力、头痛、微热、皮疹等表现。多数传染病,看不到前驱期。(3)发病期(症状明显期)是各传染病之特有症状和体征,随病日发展陆续出现的时期。症状由轻而重,由少而多,逐渐或迅速达高峰。随机体免疫力之产生与提高趋向恢复。(4)恢复期势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陆续消失的时间。多为痊愈而终局,少数疾病可留有后遗症。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特点春季主要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包括甲流)、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可爆发流行,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呼吸系统以外的感染。少数在动物中流行性流感病毒偶可致人类发病,例如禽流感,人类无免疫力病死率极高。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流感临床特点:1、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2、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人类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流感治疗1、抗病毒药物:达菲、利巴韦林等药物,甲流患者48小时内应用达菲,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b.i.d.;体重15-23kg者,予45mgb.i.d.;体重23-40kg者,予60mgb.i.d.;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b.i.d.。2、中成药:莲花清温胶囊、清开灵、银翘解毒散;3、中药:银花15g连翘15g桑叶10g杭菊花10g桔梗10g牛蒡子15g竹叶6g芦根30g薄荷(后下)3g生甘草3g4、对症治疗:体温>38.5℃,可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儿童慎用阿司匹林水杨酸类药物,防止瑞氏综合征的发生。5、儿童注意休息、多喝水、清淡营养饮食流感隔离时间:1、隔离至烧退后三天;2、甲型H1N1、H7N9流感,隔离7天。麻疹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可通过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控制麻疹流行。传染性极强,具有高度传染性,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发病传染源:麻疹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通过飞沫空气飞沫(咳嗽、打喷嚏、说话)经呼吸道传播。易感人群: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常爆发于托幼机构、小学校或易感者集中的易感人群。传染期:发病前5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隔离时间)麻疹1、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38.5度以上发热;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其它症状,以③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手心出疹进入恢复期。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麻疹潜伏期:7-21天,平均10~14天主要症状:发热出疹咳嗽、结膜炎、卡他症状柯氏斑并发症:肺炎、喉炎、脑炎等麻疹合并肺炎是小年龄麻疹病人主要死因!麻疹麻疹麻疹麻疹疫情处理1、隔离病人:发现疑似或诊断病例,应立即隔离,隔离期直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隔离期至出疹后10天。2、开展应急接种:对病人周围未发病的易感人群可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应急接种,实施时间要尽早,应在接触病人的3日内接种(感染3天内接种,接种率≥95%以上半个月终止流行)。3、做好环境消毒无新发病人14天;4、每天晨检注意及时发现发热、卡他症状、出疹的儿童;水痘由带状包疹病初次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空气飞沫均可传染。感染水痘后,恢复后病毒会长期潜伏在神经根,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会重新感染,称之为带状疱疹。水痘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水痘临床特点:大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为3~5mm的斑疹,约12~24小时左右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约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疹经2~3天后干燥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本病呈自限性,病程约2~3周。免疫缺陷的人患此症时症状较严重,常有继发细菌感染及合并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等。隔离期:结痂完全脱完,或者病后21天。水痘水痘带状疱疹水痘预防措施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2、加强病人的隔离,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学称“痄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以5-15岁发病最多,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接触腮腺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后18日内可以发病,在学校或托儿所等儿童集中的场所易造成流行,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大多预后良好。病毒的感染性可被乙醚、氯仿、福尔马林、56℃”20分钟及紫外线所灭活。在-70℃可以存活数年。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发病初可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症状,1—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可达39℃以上。儿童患者症状较轻,可无明显前驱症状,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因腺管发炎部分阻塞,故进食酸性食物促使腺体分泌时疼痛加剧,颊黏膜处的腮腺管口早期可有红肿。有些病例1—4日后又可累及对侧,并可同时累及颌下腺、舌下腺。颌下腺肿大时颌下肿胀,可触及椭圆形肿大的腺体包块。舌下腺肿大可见颈前颁下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也可单独累及颌下腺、舌下腺。除腮腺肿大外,腮腺炎病毒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可伴随腮腺炎先后出现,一般认为是并发症,也有单独出现者。隔离期:21天,或腮腺完全消肿后,方可解除隔离。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措施1.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2.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用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对污染场所进行消毒。流行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大声说话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自动免疫。用腺腮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4.药物预防。流行期间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化脓性脑脊膜炎症简称“流脑”,好发于冬春季节。2-4月份是高发期,其他季节有散发性病例。6个月-2岁的宝宝是高发人群。由呼吸道传染,可由喷嚏、咳嗽等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经呼吸道传染。带菌者以及发病后10天内具有传染性。常以上呼吸感染起病,继而出现脑膜炎的症状及体征。确诊需依靠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脑脊液检验的改变。病情可轻可重,大部分病人经积极治疗可获痊愈,不留后遗症,部分虽经治疗,仍可留有后遗症,部分病情严重者,短期内可发生死亡。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经及时、适当的治疗预后良好,爆发型者死亡率高,病情严重、延误诊断或治疗不当的,可引起脑室膜炎、硬脑膜下积液或积脓等并发症,病程持久,并发症多,预后较差。流脑临床表现普通型--表现为骤起发热、头疼、呕吐、嗜睡,部分病人可发生惊厥,甚至昏迷,全身皮肤出现淤点、淤斑,医师检查时,发现患儿颈项强直,有脑膜刺激征象。爆发型--可在数小时内出现大量皮肤淤点,淤斑,甚至在淤斑中央呈黑色皮肤坏死。患儿抽搐不止,或昏迷、全程休克状态。流脑预防措施流行季节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居室内要开窗通风。按时预防接种。有可疑症状表现时,应立即就医。经医生检查怀疑为本病时,应遵医嘱进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以明确判断,一旦明确诊断,应按医嘱足量而全程用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不是罕见病手足口病其实像普通感冒一样,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