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6意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本节主要问题1意志的概念和作用2意志行动的特征3意志行动的过程4意志行动中的挫折5意志品质及培养第一节意志概述一、意志的涵义及作用(一)意志的涵义是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二)意志的基本特点特点:1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动物:没有意识,其行为以直观反映为中介。人类:是意识能动反作用于客观现实的表现。2对行动的调节:(1)激励作用:推动人们从事达到目的的行动;(2)抑制作用:制止与目的不相干的行动。3对客观规律的依存性---“自由”确定目的、选择行为方法和手段。(三)意志行动及其特点(一)意志行动的涵义意志行动是指与自觉确定目的、主动支配调节个体活动、努力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同于本能行动和不随意行动,而是受意识发动和调节的高级活动。(二)意志行动的特征1有明确的目的性首要特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人—动物根本区别,就在于人在从事某种活动之前,活动的目的就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并主动地调节、支配人的行为。意志不仅能够调节人的外部动作,还可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目的越明确,越远大,意志水平就越高,行为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就越小。2以随意动作为基础行为---动作:随意动作+不随意动作随意动作是在不随意动作基础之上,通过有目的的练习形成的,它受人的意志的调节和控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随意动作是意志行动的必要条件,随意动作水平越高,越容易实现意志行动。3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核心价值目的的确立与实现,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而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意志过程。根据难题来源是主体的内部还是外部客观环境,将困难分为外部困难与内部困难。克服的困难越大,表明这个人的意志越强;因此人在活动中克服困难的情况,是衡量其意志强弱的标志之一。意志的作用1成功的驱动“坚持就是胜利”“坚持不懈”2行为的维持:3制止行动的作用:三、意志与认知、情感关系三者是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是意识的不同表现形式,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密切联系。1意志与认知关系认知:外部刺激向内部意识的转化,内化过程。意志:内部意识向外部行动的转化,外化过程。首先,认知是意志的前提目的性是意志的主要特征,目的的确定和方法的选择等,都是认知活动的结果。没有认知,就没有目的,就没有意志可谈。其次,认知也离不开意志。认知活动中总会遇到困难。要克服困难,就需要意志力,意志对认知起着支持作用,没有意志就不可能有深入的认知,积极的意志可以促进认知发展,消极意志却阻碍认知发展。2意志与情感的关系情感影响意志:情感既可为意志行为的动力,也可为阻力。意志调节情感:由于意志的组织、调节作用,也会反过来影响情感。意志能够调节情感则取决于情感与意志的力量对比。意志坚强---理智驾驭情感、理智战胜情感:意志力量在理智认识的基础上克服了与理智相矛盾的情感。意志薄弱---情感战胜理智:意志力量不足以抑制情感的冲突而成为情感的俘虏,背离了理智的方向。二、意志行动过程采取决定(一)动机斗争1.动机冲突的类型(1)双趋冲突。又称接近-接近型冲突。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同时吸引个体,而个体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2)双避冲突。又称回避-回避型冲突。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个体想要回避的,而个体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3)趋避斗争:当一个人对同一事物产生两种相反的动机时(对己有利故欲趋之,对己不利故欲避之,既想要又害怕)时的心理矛盾。最终是趋是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但都是趋避斗争的结果。(4)双重趋避冲突:面临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目标,每个目标都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时。2目的的确定通过动机斗争,行动的目的就基本上确定了。行动的目的是有层次性的,远大的目的确定后,需要通过一个个近期目标逐步接近并最终得以实现。3选择行动的方法目的确定之后,还需要选择行动方法,通常实现目的的方法不止一种,需要反复思考,多方比较,最后选择最有效、最经济、最优化的方法。4做出决定确定了?制定了计划,选择了途径和方法,最后就是要做出决定:按照一定的标准从若干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佳的方案。做出决定会有反复。同时反复的次数也反过来说明做出的决定是否经过事先的考虑及考虑深度。(二)执行决定阶段:是使行动按照确定目的和预定方向进行的过程,它是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是意志努力的集中表现。1意志对行动的调节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发动和激励采取积极的行动达到预定目的;二是抑制和制止与达到目的相矛盾的行为。2克服内外困难(坚持)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坚决执行决定,努力实现预定目的,是人意志努力的最好体现。3经受成败的考验人的目的性行为有时可能成功,有时也可能失败。这就需要通过意志来调节和控制。遇到挫折时:百折不挠,坚持到底;冷静分析,总结教训。获得成功时:高兴、兴奋、但防止自满、松懈等。在执行决定过程中,既经受得住失败考验,又经得住成功考验的人,才是真正意志坚强的人。三意志行动中的挫折(一)挫折的一般概念1挫折的涵义挫折是指人们在意志行动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使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1.挫折情境:即导致意志行动目的不能实现的事件或情境,如比赛失利等;2.挫折认知:即个体对挫折情境的态度、评价和解释;3.挫折行为:即伴随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焦虑、攻击等。2挫折的种类1.根据障碍的性质分(1)外部挫折:即由于外部环境中的障碍所引起的挫折。(2)内部挫折:由于个体身体上或心理上的原因使活动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2.根据挫折的性质分:需要挫折、行为挫折、目标挫折和丧失挫折3.从心理发展的角度:3产生挫折的原因客观因素(外在):个人意志和能力所不能左右的因素。(l)自然因素:天灾人祸、意外事件(2)社会因素:社会动乱主观因素(内在):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阻碍了目标的实现。(l)生理因素:(2)心理因素:即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水平,如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所带来的影响。①自我估计不当:②期望水平过高:4挫折的行为反应1)理智反应:个体遭受挫折以后,能保持冷静态度,客观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避免或减少焦虑和紧张反应。2)非理智反应:(1)过度焦虑:(2)攻击:(3)逃避:二挫折承受力(一)挫折承受力的涵义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能够摆脱困扰以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二)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1.生理条件:2.认知因素:3.人格因素:4.过去的经验:5.挫折的强度和频率:6.社会支持:(三)提高挫折承受力的途径1.正确对待挫折2.正确看待自我,对自己充满信心3.运用适当的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情境时解脱烦恼、减轻紧张以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受挫后积极的表现形式---理智分析,积极对待。①升华:将个体对那些不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与心理冲动,加以改变、净化、提高,使其成为符合社会标准的、高尚的追求。如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不仅能使原来的动机冲突得到宣泄,消除焦虑情绪,保持内心的安静与平衡,还能满足个人的进步与成就需要。②补偿:因主、客观原因导致目标不能达到,以其他成功的活动加以弥补。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堤外损失堤内补;可以消除个人的不适感或自卑感,降低挫折引起的消极心态,甚至抵消挫折感。③改变策略:受挫后,总结经验教训,重新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法。消极的表现形式:-------是非理性的对抗行为①攻击行为:个体受挫,引起内心愤怒,表现出种种伤害他人或物的行为。如:动手打人,破口大骂,讽刺攻击等。②固执行为:受挫后,不冷静分析失败原因,总结教训,改变策略,而是一味重复无效劳动。③退化行为:受挫后,表现出一种与自己年龄身份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如:无理取闹、大发脾气等。④白日梦:指个体遭受严重挫折后,陷于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境界,以求脱离现实,在自己想象的似梦非梦的情境中获得满足。幻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受挫后的压力,但如果一味幻想,想入非非,反而不利于问题解决,甚至还影响正常生活,影响身心健康,导致心理异常。⑤逆反:受挫后,不能理智分析思考失败之原因,而是放任自己情绪,对任何事物都盲目或故意地反抗、对立、抵制与排斥。极有害的一种方式。妥协的表现形式:-----采取折衷方式应对挫折,以消除心理上的不平衡。①自我安慰:受挫后,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辩护,一达到保护个人自尊心的目的。常见的有:“酸葡萄心理”②自我整饰:受挫后,尽管内心充满烦恼、忧愁,但极力表面上不动声色,把真实的心理感受埋藏在内心深处。(减轻心理压力,维护自尊心)③推委:受挫后,不是积极地、实事求是地寻找自身错误与过失,而是把责任推给他人,或归咎于自身以外的原因,以减轻自己的内疚或焦虑。处理挫折的策略:1情境转移:2精神宣泄:3代偿转移:4心理咨询:成就感:活动的成功经常使人体验到成就感。成就感与抱负水平直接有关。“决策要有政治家的远见,工作要有军事家的胆识,管理要有企业家的干练,社交要有外交家的风度,才识要有科学家的渊博,生活要有艺术家的浪漫。”首先:要善于调整目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次:要脚踏实地:“不能当好士兵的人也当不了元帅。”第三: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努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意志的品质-------个人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一)自觉性:指一个人对行动和意义有充分的自觉认识,并随时控制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正确目的和社会要求的意志品质。有自觉性:目的明确,行动果断。无自觉性(盲目性):受暗示性与独断性。(二)果断性:善于迅速地辩明是非,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需要立即行动时:当机立断,毫不犹豫;不需要行动时:能立即停止或改变。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草率从事。(三)自制性: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言行的意志品质。------督促自己去执行已经采取的具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善于抑制与目的相违背的情绪和行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与之相反的是:任性:不约束,随心所欲,放任自己;怯懦:畏缩不前,遇事惊慌失措。(意志薄弱的表现)(四)坚持性;在行动中,能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坚决地实现预定目的的意志品质。具有坚持性的人:长久地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胜利的信心,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引诱面前不动摇,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与之相反的是:顽固性:不能正视现实,不能变通。明知不行,仍然我行我素,一意孤行。动摇性:见异思迁,虎头蛇尾。遇到困难会望而却步。(消极的意志品质)关于意志研究的最新进展习得性绝望:是指主体在多次连续经受无法避免的伤害后,即使改置于很容易避免伤害的环境中,也不做躲避的尝试。取决于被试对无可奈何的失败做何解释:是永远的还是临时的;归咎于自己还是归咎于外因;是殃及生活的全面还是仅局限于手头所做的事。实验:以狗为被试一组:接受无可避免的电击,从而产生习惯性绝望,放弃躲避的努力而静侯电击。二组:当受到电击时,只要保持绝对静止就可以终止电击。所受电击的次数相同。结果:虽然两组的活动均随着电击的次数而减少,但第二组并没有产生习惯性绝望。以大学生为被试一组:在无可奈何的强噪音下学习二组:也在强噪音下学习,但是他们对这种强噪音有办法躲避。之后,两组被试都在可以躲避的强噪音下完成新的工作,比较作业成绩。结果前一组被试很少试图去躲避强噪音,作业成绩较后一组差。你肯定知道他是谁先来看一个人的经历。1810年他的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1818年他母亲去世。1831年经商失败。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工作也丢了──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