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开题报告模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在各种工业生产领域,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测量参数,生产过程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各种构件、材料的体积、电阻、强度以及抗腐蚀等物理化学性质,一般也都会随温度而变化。人们利用各种能源为人类服务,也往往是使某些介质通过一定的温度变化来实现的。所以在生产和化学试验中,往往会碰到温度测量的问题。热电材料测试Seebeck系数、电导率及热导率等参数,热电器件试最大输出功率、内阻及转换效率等参数,都会随温度而变化。针对热电器件的测试设备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价格较为昂贵,且一般为国外进口。热电器件测试设备是对热电器件进行性能测试的平台,热电器件测试系统主要测试最大输出功率、内阻及转换效率等参数。从根本上讲,采集的原始数据主要包括两端温度、热电势差(开路电压)、电阻率及热导率等。对于热电器件性能测定设备而言,温度控制系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拟仿照国外测试设备,设计一套针对热电器件的测试平台的温度控制系统。目前,国内外针对热电器件电学性能、转换效率等的研究非常普遍。另外,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也非常多,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多采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模糊控制算法或者PID控制算法等对温度进行控制。单片机系统因为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电气干扰,并受系统结构设计、元器件选择、安装、制造工艺影响。这些都常会导致单片机系统运行失常,影响控制精度。但是,目前很少针对热电器件测试进行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智能温度仪表运用敏捷PID控制方法,PID控制收敛速度快,不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系统输出误差平方均值的变化始终是单调递减。自动演算功能可以对于设定的温度自动地进行演算,设定最佳的PID常数。所以本文利用基于PID控制的温度控制仪表。通过热电偶测量温度与热电势的关系,即建立热电偶测温的校正模型,以此实现热电偶测温的快速非线形校正,达到准确测温的目的。智能温度仪表可以对温度进行编程,能更好地满足热电器件测试系统的要求。在热电器件温度控制中,热电器件冷端的温度不易进行控制,如果采用常规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加热方式,会加大温度控制的误差。而采用红外加热器进行加热,由于红外加热器具有热惯性小、定向性好等优点,因此更容易将温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2.研究的基本内容、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一、基本内容1.了解热电器件的性能指标以及测试方法;2.设计温控仪表的通信方式和方法;3.学习了解上位机与智能仪器的通信原理;4.学习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监控程序的设计;5.进行基于温控仪表的硬件设计;6.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及温度传感器。二、技术方案热电器材测试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基于温控仪表的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和温控仪表与PC机的通信。基于温控仪表的温度控制模块是以温度控制仪表为控制核心,辅以温度采集和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对热电器件热端与冷端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加热元件对热电器件进行加热,循环水冷却回路对热电器件的冷端进行冷却。温度控制仪表与PC机的通信可采用比较常用的RS-232串行通信,PC机作为上位机,上位机监控软件是采用虚拟仪器设计。温控模块与PC机通信部分包括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第一步,通过单片机与计算机进行简单的通信,从而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准备。由于笔记本电脑没有串行接口,因此通过USB转RS-232串口线与单片机进行硬件连接,并设计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通信程序,实现单片机与上位机的实时通信。第二步,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小型温度控制模块实验。利用单片机、K型热电偶、MAX6675转换芯片、LCD1602、直流驱动风扇等元器件构建温度控制系统,并对系统进行调试。第三步,设计单片机开发板与PC机进行串口通信实验。在了解串口通信原理的基础上,利用Labview设计上位机监控程序与小型温控系统进行实时通信。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四步,选择合适温度传感器和设计加热方式等。最后,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完善。3.进度安排(按周次填写)第1~3周查阅文献;分析题目研究现状,学习基本理论;第4周阅读文献、撰写开题报告,英文文献翻译;第5周学习了解热电测试设备的工作原理,确定实施方案;第6~7周学习单片机以及单片机与PC机串口通信等相关知识;第8周进行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模块的设计;第9周学习Labview串口通信和监控软件的设计;第10周学习了解智能温控仪表的控制方式和接口等知识;第11周设计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监控软件的设计;第12周进行小型温控系统综合设计;第13周进行温度采集和加热方式等的设计;第14周撰写毕业论文、完成初稿;第15周整理、完善论文;第16周论文打印、装订、准备答辩。4.参考文献(15篇)[1]韩志友,张红晨.热电材料的电学性能测试装置研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年,第24号(第4期):65-67.[2]徐林志.太阳能热电器件的结构优化[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3]刘向阳,任山,闻立时.微型热电器件研究进展[J].材料学报,2007年,21卷(第2期):5-9.[4]刘磊,张锁良,马亚坤,吴国浩,郑树凯,王永青.平板集热太阳热电器件建模及结构优化[J].物理学报,2013年,第63卷号(第3期):1-6.[5]陈妙芳,胡晓东.基于AT67S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机械工程师,2009年(第1期):136-137.[6]马松龄.基于虚拟仪器的电阻炉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7]黎惠成,曾碧,吴清泉,李愿.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年,第19卷(第12期):236-239.[8]温万军.热电材料测试仪.中国,发明专利201010517660.9[P].2010.10,25.[9]GLi,KRGadelrab,TSouier,PLPotapov,GChenandMChiesa.MechanicalpropertiesofBixSb2-xTe3NanostructuredThermoelectricMaterial.IOPPUBLISHING.stacks.Iop.org/Nano/23/065703[10]朱建林,郭有贵.上位机与下位机通信的设计初步[J].现场总线与网络技术,2005年:68-70.[11]李江全,曹卫斌,郑瑶,郑重.计算机典型控制与串口通信开发软件应用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2]居滋培,膜枉麒,于林丽,孟丽霞,林燕凌,王斌.热电元件性能测试系统的电路设计[J].仪器技术与传感器,2006年(第12期号):52-55.[13]谭天恩,窦梅,周明华.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4]樊尚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15]KimberlyA.SanboDESIGNOFEXPERIMENTSFORTHERMOELECTRICMATERIALS[D].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2006.5.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