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15)宣贯讲义前言本标准与IEC61024的主要差异为:•IEC61024-1-2的检测周期在表8中规定保护级别I的检测间隔时间为6个月;保护级别Ⅱ、Ⅲ、Ⅳ的检测间隔时间为12个月。•本标准第6章规定固定检测周期“第一类防雷建筑物,要求严格的系统的检测间隔时间为6个月,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检测间隔时间为12个月”。•IEC61024-1-2第2.1条规定“不管使用了任何一种宣称能提供增强的防护功能的装置或系统,仍应完全遵守本标准对接闪器系统、引下线、接地装置,连接和各种部件等在材料、范围及尺寸等方面的规定”。•本标准中规定:防雷装置即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它连接导体为本标准的检测主体,对任何一种宣称能提供增强的防护功能的防雷装置,首先应符合本标准在材料、尺寸和范围等方面的规定,对生产厂宣称的特有功能,本标准不做认证。建筑物防雷类别彻底检测的时间间隔要求严格的系统的检测间隔时间第一类防雷建筑物2年6个月第二类防雷建筑物4年12个月第三类防雷建筑物6年12个月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1.范围(按IEC62305-1确定)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和方法、检测周期、检测程序和检测数据整理。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以下情况不属于本标准的范围:•铁路系统;•车辆、船舶、飞机及离岸装置;•地下高压管道;与建筑物不相连的管道、电力线和通信线。建筑物(包括其设施,内存储物及人员)入户服务设施(包括电力线,信号线,管道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正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3术语和定义•3.4接地earth;ground一种有意或非有意的导电连接,由于这种连接,可使电路或电气设备接到大地或接到代替大地的某种较大的导电体。注:接地的目的是:a.使连接到地的导体具有等于或近似于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的电位;b.引导入地电流流入和流出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GB/T17949.1-2003,定义4.1]•3.7共用接地系统commonearthingsystem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和信息设备逻辑地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装置。[GB/T19663-2005,定义5.19]•3.8等电位连接equipotentialbonding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少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GB/T19663-2005,定义5.8]•3.9电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ondevice,SPD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的装置。它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也称浪涌保护器。注:改写GB/T19663-2005,定义7.31。•4检测项目以下检测项目内容应按检测程序中对首次检测和后续检测的规定来选取。•a)建筑物的防雷分类•b)接闪器•c)引下线•d)接地装置•e)防雷区的划分•f)电磁屏蔽•g)等电位连接•h)电涌保护器(SPD)5检测要求和方法•5.1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应按GB50057-1994(2000版)中第二章、第3.5.1条、第3.5.2条及附录一的规定对建筑物进行防雷分类。在设有低压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的建筑物需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当该建筑物不属于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和不处于其他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内时,宜将其划属第三类防雷建筑物。•5.2接闪器5.2.1要求5.2.1.1接闪器的布置,应符合表1的规定。5.2.1.2.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应符合GB50057-1994(2000版)中第四章第一节的要求。建筑物防雷类别避雷针滚球半径/m避雷网网格尺寸/m×m第一类防雷建筑物30≤5×5或6×4第二类防雷建筑物45≤10×10或12×8第三类防雷建筑物60≤20×20或24×16说明:•外部LPS用于截收建筑物的直击雷(包括建筑物侧面的闪络),将雷电流从雷击点引导入地。同时将雷电流分散入地,避免产生热效应或机械损坏,以及在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的地方产生危险电火花。•不允许使用具有放射性的接闪器。•滚球法适用于任何场合;保护角法适用于外形简单的建筑物,但受高度限制;网格法适用于对平面表面的保护。•5.2.2接闪器的检查5.2.2.6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它电气线路。如果接闪器上有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则应按GB50169-1992中第2.5.3条规定检查,即“装有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构架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必须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入金属管的导线。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必须接地,埋入土壤中的长度应在10m以上,方可与配电装置的接地相连或与电源线、低压配电装置相连接。”5.2.2.8当低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屋顶女儿墙内或防水层内、保温层内的钢筋作暗敷接闪器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高层建筑物不应利用建筑物女儿墙内钢筋做为暗敷避雷带.•5.3引下线5.3.1要求5.3.1.1引下线的布置:引下线一般采用明敷、暗敷或利用建筑物内主钢筋或其它金属构件敷设。引下线可沿建筑物最易受雷击的屋角外墙明敷,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的一部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例如,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注:各金属构件可被覆有绝缘材料。5.3.1.3.1各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见表。•有几个并联的雷电流通道存在;•电流通道的长度保持最短;•应尽可能多的布设引下线,并用环形导体等间隔相连,以减少危险电火花的产生概率,并有利于建筑物内部装置的保护;•引下线应尽可能沿建筑物暴露在外的墙角设置。建筑物防雷类别引下线间距/m第一类防雷建筑物1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8第三类防雷建筑物25提问?•断接卡是否一定要设置?•引下线需设置多少根?•建筑物内部结构柱可否用作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以什么为标准设置?•5.3.2引下线的检查5.3.2.2检查明敷引下线是否平直,无急弯。卡钉是否分段固定,且能承受49N(5Kg)的垂直拉力。引下线支持件间距是否符合水平直线部分0.5m~1.5m,垂直直线部分1.5m~3m,弯曲部分0.3m~0.5m的要求。检查引下线、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焊接处是否锈蚀,油漆是否有遗漏及近地面的保护设施。利用建筑物内钢筋做为暗敷引下线的检查方法正在研究中。5.4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主体允许值/Ω接地装置的主体允许值/Ω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装置≤10a天气雷达站共用接地≤4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装置≤10a配电电气装置总接地装置(A类)≤10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装置≤30a配电变压器(B类)≤4汽车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10有线电视接收天线杆≤4电子计算机机房防雷装置≤10a卫星地球站≤5•a:凡加a者为冲击接地电阻值。•注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波侵入时,距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每隔25m接地一次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20Ω。•注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时,架空电源线入户前两基电杆的绝缘子铁脚接地冲击电阻值不应大于30Ω。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注3:GB50057-1994(2000版)第2.0.4条第二款中的第三类建筑物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注4:加油加气站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注5:电子计算机机房宜将交流工作接地(要求≤4Ω)、交流保护接地(要求≤4Ω)、直流工作接地(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接地电阻值)、防雷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注6:雷达站共用接地装置在土壤电阻率小于100Ω·m时,宜≤1Ω;土壤电阻率为100Ω·m~300Ω·m时,宜≤2Ω;土壤电阻率为300Ω·m~1000Ω·m时,宜≤4Ω;当土壤电阻率>1000Ω·m时,可适当放宽要求。•注7:按GB50057-1994(2000版)规定,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在一定的土壤电阻率条件下,其地网等效半径大于规定值时,可不增设人工接地体,此时可不计及冲击接地电阻值。•5.4.2接地装置的检测5.4.2.2用毫欧表检测两相邻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为检测两相邻接地装置是否达到本标准5.4.1.1条规定的共用接地系统要求或5.4.1.2条规定的独立接地要求,首次检测时应使用毫欧表对两相邻接地装置进行测量。如测得阻值不大于1Ω,则断定为电气导通,如测得阻值偏大,则判定为各自为独立接地。注:接地网完整性测试可参见GB/T17949.1的8.3节。•5.4.2.3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测量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测量常用三极法和使用接地电阻表法,其测得的值为工频接地电阻值,当需要冲击接地电阻值时,应按本标准附录B(规范性附录)的规定进行换算。每次检测都应固定在同一位置,采用同一台仪器,采用同一种方法测量,记录在案以备下一年度比较性能变化。三极(G、P、C)应布置在一条直线上且垂直于地网。A~ViCPEG(b)三极法的三极是指图1上的被测接地装置G,测量用的电压极P和电流极C。图中测量用的电流极C和电压极P离被测接地装置G边缘的距离为dGC=(4~5)D和dGP=(0.5~0.6)dGC,D为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长度,点P可以认为是处在实际的零电位区内。为了较准确地找到实际零电位区时,可把电压极沿测量用电流极与被测接地装置之间连接线方向移动三次,每次移动的距离约为dGC的5%,测量电压极P与接地装置G之间的电压。如果电压表的三次指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则可以把中间位置作为测量用电压极的位置。PCDdGPdGC(a)G(a)电极布置图注:G,P,C直线垂直于接地地网,避免平行布置。AVICPG(b)原理接线图E~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值UG和I代入式RG=UG/I中去,得到被测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RG。当被测接地装置的面积较大而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为了得到较可信的测试结果,宜将电流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增大,同时电压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也相应地增大。在测量工频接地电阻时,如dGC取(4~5)D值有困难,当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较均匀时,dGC可以取2D值,而dGP取D值;当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dGC可以取3D值,dGP值取1.7D值。使用接地电阻表(仪)进行接地接地电阻值测量时,宜按选用仪器的要求进行操作。接地装置形式A型接地体(右图)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B型接地体(右图)闭合环型接地体(如建筑物自然接地体,人工环型闭合接地体等)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引下线引下线A型接地地网适用场合:•适用于独立接闪器;•适用于架空接闪线;B型接地地网适用场合:•对于裸露的坚硬岩石,建议仅使用B型接地装置;•对安装有电子系统或存在高火险的建筑物,优先采用B型接地装置。跨步电压问题(防生命危险)•可通过绝缘外露导体或增大土壤表面电阻率来减小通过人体的电流。•若有钢筋网的水泥平地,则无跨步电压问题。5.5防雷区的检查雷击类型、损害和损失类型建筑物公共设施雷击点损害来源损害类型损失类型损害类型损失类型S1D1D2D3L1,L4bL1,L2,L3,L4L1,L2,L4D2D3S2D3L1a,L2,L4S3D1D2D3L1,L4aL1,L2,L3,L4L1a,L2,L4D2D3L2,L4L2,L4S4D3L1a,L2,L4D3L2,L4根据雷击点位置划分的损害来源损害类型D1:接触和跨步电压导致的人员伤亡(人和牲畜);D2:实体损害;D3:过电压导致的电气和电子系统的失效。损失类型L1:生命损失;L2:向大众服务的公共设施的损失;L3: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