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议论文阅读目录第1课时议论文三要素及词句含义考点1把握中心论点考点2理解词句含义考点3把握论证方法及作用考点4分析补充论据常考考点分课时讲解目录第2课时整体感知与拓展探究考点1文意理解与概括考点2把握论证思路考点3拓展探究第1课时议论文三要素及词句含义考点1把握中心论点(6年6考)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思路归纳】阅读全文可知,本文的题目“磨难”即是论题,文章第①段引出“磨难”,第②~⑦段则从人们对待“磨难”的态度以及磨难对人和国家的影响两方面论证其巨大作用,第⑧段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据此,可确定本文的中心论点在结尾段,中心论点即是“磨难能使人优秀”。【答案及评分】磨难能使人优秀。(2分)【其他提问方式】1.请写出选段阐述的主要观点。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方法指导确定或概括中心论点的几点技巧:(1)采用位置法判断中心论点: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题目如果是主谓短语,它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如果是并列短语,论点则是二者之间关系的结论。方法指导如果是动宾短语,有时是中心论点,有时可能只是论题,需要通读全文,了解作者观点,从而确定论点。②从开头或结尾入手,捕捉文章的“中心句”。有的论点在文章开头点出,作者往往以归纳事例、名言等提出论点,可注意文中相关提示语,如:“可见、由此观之、当然、可是、然而”等。有的论点在文章结尾点明,这些句子中大都有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方法指导③看中间,提炼论点,有的文章在中间提出中心论点。如《敬业与乐业》开篇先引用《礼记》《老子》中的“敬业乐群”“安其居,乐其业”,然后才引出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2)概括、归纳论点:①“总结法”:仔细阅读,抓关键词语,归纳段意、层意,整体感知,然后从文中概括出中心论点。②通过论据反推论点:论据是为方法指导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再加以概括,这就是论点。(3)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是带有标志性词语,例如“首先、其次、第三”等。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键是要明确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另外,我们也可通过论点的句式结构方法指导来分析,如采用“论述法”,论点的表述往往是一个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表明观点态度的句子(论点中应包含动词)。【实战链接】见精练版P34《读书莫忘做笔记》第1题。P35《阅历与读书》第1题;P36《儒雅之风》第1题;P36《“真懂”是一种境界》第1题;P37《品味瑕疵》第1题;P38《你若笃定,社会便不浮躁》第1题。考点2理解词句含义(6年2考)2.结合全文,理解画线句子的深刻含意。(2分)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思路归纳】阅读全文可知,这句话在文章第⑦段,解题时可结合上文语境分析。阅读所给句子可知“磨难”是其关键词,由文章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可知,磨难越多,人的容颜越容易衰老憔悴;由第⑥段“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若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则不妨多经历些磨难”可知,“磨难”能助人走向成功。【答案及评分】磨难越多,人的容颜越易憔悴衰老;但磨难能磨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性情,从而使人走向成功。(2分)【其他提问方式】结合全文,理解“××”一句的深刻含义。方法指导理解词句含义,可遵循如下解题步骤:(1)审读题干,确定答题区域。阅读全文,找出题中要求理解的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然后结合段落内容再分析其含义。(2)抓关键词分析。结合所给句子中的关键词(如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分析,分析该词语的本意和语境意,为理解句子含义做准备。方法指导(3)结合语境,分析句子含义。根据句子在文中所处位置和关键词语的含义,结合句子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分析,并结合句子关键词语含义,全面准确理解句子。【实战链接】见精练版P38《你若笃定,社会便不浮躁》第3题。考点3把握论证方法及作用(6年4考)3.文章第③自然段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就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思路归纳】阅读文章第③段可知,这一段先后论证了“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和“被动承受磨难的人”,明显使用了对比论证;由“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可知运用了比喻论证。然后任选其一,结合这两种论证方法的作用分析即可。【答案及评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2分)示例一:对比论证:将“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和“被动迎接磨难的人”的内心感受和性情变化作对比,证明对待磨难的态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示例二:比喻论证:“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形象生动地论述了主动接受磨难的意义,磨难能使人光芒四射,锐不可当。或“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形象生动的论述了被动接受磨难的结果,磨难使人畏首畏尾,失去个性。(2分)【其他提问方式】1.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文章第X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题格式】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方法指导论证方法作用举例论证[2015(21题)][2013(19题)]举出×××的例子来论证×××的论点,使论证更可信,增强了说服力。道理论证[2012(20题)]引用×××的话来论证×××的论点,使论证更加更有说服力。比喻论证把×××(论点)比作×××(喻体)来展开论证点更加鲜明生动。【实战链接】见精练版P34《读书莫忘做笔记》第3题;P35《阅历与读书》第1题;P36《儒雅之风》第2题;P36《“真懂”是一种境界》第3题;P37《品味瑕疵》第2题;P37《人,要有五识》第2题。论证方法作用对比论证[2011(19题)]举出×××和×××的例子构成正反对比论证,使论点更加鲜明突出。引用论证[2011(19题)]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轶事、奇闻趣事)增强论证的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考点4分析补充论据(6年2考)4.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经受磨难而获得成功。请为上文补充一个这样的实例。(2分)【思路归纳】题干要求补充“因经受磨难而获得成功”的实例,即要求补充事实论据,因此可结合自身生活经验,选择符合题干观点的名人事例补写,语言简洁流畅即可。【答案及评分】示例一:史学家司马迁遭受宫刑,狱中完成史学巨著《史记》。示例二:越王勾践经历灭国之耻,卧薪尝胆,最后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示例三:海伦·凯勒幼年因病致残,但是坚强不息,最终成为著名作家。(2分)【其他提问方式】1.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回答:下面哪则材料可以作为第X段的论据?2.请为第X段补充一则论据,使之从正面论证本段论点。方法指导补写论据,可遵循如下解题思路:(1)先审清题目(判断要补写的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①补写事实论据时[2012(21题)],一定要围绕论点去写。a.要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b.要真实,材料虚假或张冠李戴,都不能有效证明论点。c.要简洁,凡与论点没关系的情节过程均可省略。方法指导②补写道理论据时[2010(15题)],论据要与论点一致,所写的名言、格言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认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原意。(2)补写的论据形式及繁简、句式要与原有论据相似。(3)陈述论据,确定能证明论点。(4)通读检查,避免失误。第2课时整体感知与拓展探究考点1文意理解与概括(6年3考)1.作者号召我们要“给阅读做好加减法”,请概括“加减法”的具体内容。(2分)【思路归纳】题干要求概括“加减法”的具体内容,阅读全文,文章第⑤段提到了“加减法”,接着第⑥⑦段详细论述了“加”“减”的内容,因此确定答题区域为⑥⑦段。阅读可知,第⑥段首句“加什么呢?增加深阅读的比例”和第⑦段首句“减什么呢?减掉附加在阅读上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即可得出答案。【答案及评分】增加深阅读的比例,减掉附加在阅读上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2分,每点1分)【其他提问方式】结合文章概括XX具有怎样的特点?方法指导解答此题可遵循如下解题步骤:(1)分析题干,锁定区域。分析题干,从题干中找寻关键字眼,确定搜索答案的范围和答题方向。题目中有明显的或隐含的提示,要按要求锁定相关范围来思考,并根据已有的所填词语的特点,概括应该填写的内容的特点。方法指导(2)通读全文,提取要点。这一步旨在理解全文内容,明确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尽量对一些关键句子做出标记。(3)注意措辞,总结归纳。根据题目要求和已经筛选出的重要信息整理答案。注意,在语段中有概括相关内容的词语或短语,可以直接引用,有的则需要把握住内容间的联系,归纳重点。注意语言要做到简洁凝练,流畅通顺。【实战链接】见精练版P34《择善而读》第2题;P34《读书莫忘做笔记》第2题;P35《阅历与读书》第2题;P36《“真懂”是一种境界》第2题。考点2把握论证思路(6年2考)2.(原创)请简要说说文章的论证过程。(3分)【思路归纳】题干要求概括全文论证过程,可从分析全文内容角度入手。阅读全文可知,文章第①段以李克强总理的话引出一种社会现象:“全民阅读量长期低迷”;第②~④段具体讲述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第⑤~⑦段具体论证怎样改变这种现状;第⑧段总结全文,提出中心论点:让阅读回归为享受。根据以上分析,适当运用“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将各段内容概括出来,即可得出本文的论证思路。【答案及评分】文章首先引出“全民阅读量长期低迷”的现象,其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论述怎样解决问题,最后总结全文,提出“让阅读回归为享受”的观点。(3分,每点1分)【其他提问方式】本文从角度,通过XXX论证了的观点。方法指导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其次”“接着”“最后”一类表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做这类题,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1.开头的内容:(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两个方面,要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式,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方法指导轶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2.结尾的内容:(1)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的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做这类题,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实战链接】见精练版P34《择善而读》第1题。【答题格式】连词+论证方法+论据概括+论点(分析论证思路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转承关系的连词)方法指导考点3拓展探究(6年4考)3.文中提到“有学者呼吁大家多读无用之书”,什么是“无用之书”?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谈谈你对“多读无用之书”的认识。(3分)【思路归纳】题干要求谈什么是“无用之书”和对其认识。阅读文章可知,“有学者呼吁大家多读无用之书”这个句子出现在文章第⑦段,这一段强调要“减掉附加在阅读上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再结合“就是【答案及评分】“无用之书”指不过分追求功利性与实用性,能使人受益终身的书。示例一:青少年正是读书的黄金时期,应该多读“无用之书”,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一书,深受他勇敢、顽强、乐观精神的鼓舞,整个人变得更加自信开朗了。示例二:中学生应该多读针对我们太奔着实用而去、碎片化截取信息的时弊”这句话即可概括出“无用之书”的内涵。谈认识时可结合应试教育下学生读书的功利性弊端或自己从“无用之书”中得到的做人、做事方面的启示来谈,言之有理即可。无用之书,在应试教育机制下,学生大多都很少读课本之外的书,读书的主要目的是应付考试,眼界狭窄,应该多读课外书籍。(每点1分,共3分)【其他提问方式】1.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阅读本文后的感受。2.文章说了XXX(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