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的规律()A.整体性B.地域差异C.地带性D.非地带性2.能够把自然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的是()A.地壳物质循环B.生物循环C.水循环D.大气环流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搬运作用D.风力沉积作用4.我国南方低山丘陵,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景观特征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D.自然景观的复杂性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5~6题。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6.“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读“某地理事象关联示意图”,完成7~8题。7.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多B.森林破坏C.气候变化D.围湖造田28.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D.整体性特征读我国某区域绿洲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9~10题。9.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10.该示意图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读图,完成15~16题。11.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B.开放性C.整体性D.差异性12.下列对图示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A.甲──水位下降B.乙──改善局部气候C.丙──增加D.丁──加重3二、综合分析题13.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1:甲、乙两幅区域图。材料2: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1)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2)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表格中。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B.地面变干燥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降低14.阅读青藏高原的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对我国和亚洲地区产生许多方面的影响。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进4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脉山区共有15万多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川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约5km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后退了近800米。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1)根据材料和所学内容,分析下面的关联示意图,从下列选项中对应选择。①,②,③,④。A.阻挡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B.中亚和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D.东亚和南亚地区形成季风区(2)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性特点。(3)材料二中的喜马拉雅山是一条巨大的褶皱山脉,主要是由板块和板块碰撞而成。(4)材料二中冰川快速融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防止这些冰川的消失?5《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测试题答案1.A2.B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使自然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3.B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4.A题干信息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5.C6.A“红色荒漠”实际上就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植被破坏。7.B8.D9.B10.B第9题,由因果关系推理,即可得出答案。第10题,图中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11.C12.B第15题,图示反映的是修建水库后产生的一系列水文条件改变,进而使土壤、生物、气候等发生改变,体现了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各要素的变化,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性强调区域内的趋同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第16题,甲为地下水的变化,修建水库,形成人工湖泊,水位上涨,受其影响,地下水也会上涨;受人工湖泊的影响,局部地区空气湿度增大,降水变率减小,降水量增加,气候改善;上游建水库,蓄水拦沙,导致下游泥沙沉积减少;湖泊的调节作用使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减轻。13.(1)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调节作用下降;水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2)从上至下依次为A、B、C解析:第(1)题,湖泊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有调节气候(对气温和降水都有明显的影响)及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功能,能够净化水体、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如湖泊面积减小,湖泊变为陆地,气候的大陆性则增强,洪涝灾害多发,水体净化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随之减少,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第(2)题,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植被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下渗减少,蒸发增强,地面变得干燥,植物的蒸腾作用则减弱,空气的湿度降低,降水减少,会加剧荒漠化的趋势。14.(1)CDAB(2)整体(3)太平洋亚欧(4)全球变暖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新能源、植树种草、加强国际合作等。(解析: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引起了周边区域气候、植被、大气环流等多种要素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