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税收调控法律制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税收调控法律制度第一节税收调控法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商品税调控法律制度第三节所得课税调控法律制度第四节财产税调控法律制度本章与其他各章的联系:税收法律制度及其原理,是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及其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章考核要求:概念:税收、税法、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法主体与纳税义务、征税客体、税目与计税依据、税率、税收特别措施、税收时间和地点等。问题:税收与税法概述;税收征纳实体法律制度、税收征纳程序法律制度、重复征税与税收逃避的防止;法律责任。本章教学重难点: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收体制改革、商品税法律制度、所得税法律制度、税款征收制度等。本章导语:第一节税收调控法的基本原理一、税收调控与税法二、税法的基本结构三、税法的课税要素四、税法的调整方式五、税权的法律分配一、税收调控与税法(一)税收的概念(二)税收的调控功能(三)税法促进和保障税收调控功能的实现(一)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1.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2.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3.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一)税收的概念1.税收的强制性2.税收的无偿性3.税收的固定性•违章处理:–纳税人不按税法有关规定纳税,将受到相关的制裁。按情节轻重分为:–欠税、骗税、漏税、偷税、抗税。(二)税收的调控功能(二)税收的调控功能(三)税法促进和保障税收调控功能的实现1.税收立法,保障税收调控建立在法治基础上。2.税收执法,从税收执法和守法上促进和保障税收调控功能实现。3.对税收违法行为的严肃处理,增强税法的权威性和对税收执法的公信力。二、税法的基本结构(一)税法的概念(二)税法体系的基本结构(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调整在税收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经济法的重要部门法,在经济法的宏观调控法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二)税法体系的基本结构税收体制法•规定税收权力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征纳法•税收征纳实体法•税收征纳程序法税收实体法•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主要内容包括纳税主体、征税客体、计税依据、税目、税率、减免税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税收程序法税收程序法是税收实体法的对称,指以国家税收活动中所发生的程序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税法,是规定国家征税权行使程序和纳税人纳税义务履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内容主要包括税收确定程序、税收征收程序、税收检查程序和税务争议的解决程序。税收程序法该法是指如何具体实施税法的规定,是税法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即属于税收程序法。也有学者将税务争议的解决程序独立出来,称之为税收争讼法,与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等并列的分类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5年4月2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三、税法的课税要素(一)课税要素的概念和分类(二)税收实体法要素(三)税收程序法要素(一)课税要素的概念和分类–税法意义上的课税要素,或称课税要件,它是国家对居民或非居民有效征税的必要条件,是确定纳税人及其权利与义务范围的法律依据。(二)税收实体法要素1.税法的主体2.征税客体3.税目与计税依据4.税率5.税收特别措施1.税法的主体•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一般分为自然人和法人两种。•负税人。造成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主要是由于价格和价值背离,引起税负转移或转嫁造成的。纳税人应与负税人相区别: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在税收负担不能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在税收负担可以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与负税人是分离的。2.征税客体•征税对象又叫课税对象、征税客体,在实际工作中也笼统地称之为征税范围,它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对什么征税。征税对象包括物或行为,不同的征税对象是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如营业税的征税对象是提供劳务和销售不动产等。3.税目与计税依据税目,经济名词,课税客体具体划分的项目,是税法中规定的应当征税的具体物品、行业或项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它规定了一个税种的课税范围,反映了课税的广度。由于同一税目通常适用同一税率,因此,它是适用税率的重要依据。3.税目与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是指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计税依据是课税对象的量的表现。计税依据的数额同税额成正比例,计税依据的数额越多,应纳税额也越多。4.税率1.比例税率2.定额税率3.累进税率(1)全额累进税(2)超额累进税税率的划分: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图8-1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税基累进比例定额0税率5.税收特别措施(1)税收优惠措施(2)税收重课措施(三)税收程序法要素1.纳税期限2.纳税地点1.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纳税期限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最后时间限制。它是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任何纳税人都必须如期纳税,否则就是违反税法,受到法律制裁。增值税纳税申报期限•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仅适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期限•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期限•自行申报纳税的申报期限。•⑴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⑵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投资者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分月预缴的,纳税人在每月终了后15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分季预缴的,纳税人在每个季度终了后15日内办理纳税申报;纳税年度终了后,纳税人在3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期限•代扣代缴申报期限。•⑴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代扣代收税款凭证和包括每一纳税人姓名、单位、职务、收入、税款等内容的支付个人收入明细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2.纳税地点•纳税地点。主要是指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纳税人申报缴纳税款的地点。规定纳税人申报纳税的地点,既有利于税务机关实施税源控管,防止税收流失,又便利纳税人缴纳税款。增值税纳税地点:(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财政、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增值税纳税地点:(二)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并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开具证明的,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增值税纳税地点:(三)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四)进口货物,应当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扣缴义务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其扣缴的税款。四、税法的调整方式(一)设定法定税率的方式(二)设定税收优惠措施的方式(三)设定税收重课措施的方式五、税权的法律分配(一)税收立法权及其配置(二)税收征管权及其配置(一)税收立法权及其配置横向配置•税收立法权在同一级次的不同国家机关之间尤其是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之间的配置•独享模式vs共享模式•我国为共享模式•但,《立法法》法律保留规定纵向配置•税收立法权在不同级次的国家机关之间的分割与配置,也即中央与地方就税收立法权所作的划分•集权模式vs分权模式•我国主要为集权模式(二)税收征管权及其配置横向配置•不存在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独享或共享的问题,他们之间主要是一种监督、制约的关系•税务、海关、财政等部门往往都与税收征管活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征管执法权力也需要明确、合理的界定纵向配置•税收征管权也需要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做出妥善安排,既要与一国的总体政治、经济体制相一致,也要考虑税收活动本身的特性和税源分布的特性,既要方便监管,又要有利监督•分税制第二节商品税调控法律制度一、商品税法与宏观调控二、增值税法的主要制度三、消费税法的主要制度四、关税制度的主要内容一、商品税法与宏观调控–商品税不是一个单独的税种,而是指以商品(包括劳务)为征税对象,以依法确定的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类税,由于其以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人们也称之为流转税。在国际上通称为“商品与劳务税”。一、商品税法与宏观调控•商品税法是指调整商品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我国,商品税法律制度实行国内外统一的税制,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等也适用我国商品税法。一、商品税法与宏观调控增值税法•增值税法是调整增值税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消费税法•消费税法是调整消费税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营业税法•营业税法是调整营业税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关税法•关税法是调整进出口关税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商品税法与宏观调控•1、通过商品税法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结构•2、通过商品税法保证可靠与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宏观调控力•3、商品税法可灵活调节课税对象提调控的针对性和精准性•4、商品税法对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二、增值税法的主要制度(一)纳税主体(二)征税范围(三)税率(四)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五)税收减免•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进口货物以及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增值额和进口货物金额为计税依据而课征的一种流转税。(一)纳税主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二)征税范围1.销售货物2.提供应税劳务3.进口货物(三)税率(三)税率(三)税率•零税率(1)纳税人出口货物,一般适用零税率,国务院(2)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向境外单位提供的研发服务和设计服务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应税服务,税率为零。(3)部分货物、服务和无形资产出口实行零税率。(四)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1.一般纳税人2.小规模纳税人3.进口货物1.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1.一般纳税人某百货商场12月份以不含税价批发销售商品,取得销售收入2000万元,向消费者个人销售商品取得收入1280万元。另将部分商品分配给股东,按不含税价计共50万元。当月外购商品的进项税金为256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计算12月份该商场应纳的增值税额。2.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其相关计算公式为:上述公式中的销售额为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为3%。计算题某街道工厂(小规模纳税

1 / 1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