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科技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科技前瞻终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国外促进科技人才发展相关政策和措施2目录经验借鉴:国外科技人才相关政策措施一、加强人才引进二、注重年轻人才的培养三、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力专题分析:国外科研经费分配与管理相关做法一、美国:项目制的管理模式二、英国:双元支撑体系三、德国:与工薪制紧密相连的经费管理制度四、日本:事业费与课题费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调研报告:英国研究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3按者按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的竞争,科技人才越来越成为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成为各国争夺的对象。著名人力资源专家舒尔茨指出:“人类的未来并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将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开发”。谁拥有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高层次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赢得未来。为了本国人才队伍的建设,各国纷纷制定各种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的政策措施,以期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对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取胜的关键,并日益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的国际流动性空前加剧,已成不可阻挡的潮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才的流动存在着从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流动的趋势,经济发达国家利用其良好的科研环境和优厚的待遇从世界范围内吸引了大批顶尖级人才,而中等发达国家又从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延揽人才:发展中国家为了在人才争夺战中取得主动,除加大力度培养本土人才外,还不遗余力地采取各种措施,吸引留学海外的人才归国效力或为国服务。针对这种形势,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各种人才战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对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制定了人才强国战略,以优厚的条件引进外国优秀人才、加强培养本土人才、创造环境留住人才,不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曾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1。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更加重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构建创新载体和平台,支持科技人才在创新活动中成就事业。在“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中,进一步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在今年5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1新华网:。4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正处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时期,科技人才资源的持续深入开发是十分紧迫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先调整人才结构,优先保证人才投资,优先创新人才制度,不断提高科技人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北京市人才资源丰富,近几年一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是北京的一大优势。到2009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324万人,年均增长率约为3%。科技人才总量稳步上升,科技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素质普遍提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北京市注意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依靠人才带动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人才贡献率。2009年,全市高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实现2817亿元的增加值,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7%。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实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人才政策,制定并实施股权激励改革措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经费列支间接费用等方式,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形成并发布了《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单位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规范性文件,推动全市人才工作不断走向深入。新形势下,北京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对首都发展的定位和要求,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以更高的标准,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建设。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全市需要大力开发的资源就是人才资源。在7月29日召开的北京市人才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刘淇强调指出,要大力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一流、富有创新的人才队伍,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人才之都。并要求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第一,要完善首都人才战略布局,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第二,要围绕首都工作大局,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第三,要积极创新人才工作。在8月2日公布的《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里,北京市为建设世界一流的人才之都,培育一批世界级人才队伍,精心制定了十二项重点工程,全面展现了北京以世界城市的标准积极引才、聚才、育才的决心。总的来说,我们对人才的认识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以前,人才是成本;现在,人才是资本,是资源,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时代正在到来。在这方面,深入研究、积极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的做法,对实施我们的人才战略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有鉴于此,我们对若干主要国家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析介绍,供领导和有关机构参考。5经验借鉴:科技人才相关政策措施一、加强人才引进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的不断发展,各国对高端人才的争夺几乎达到白热化程度。虽然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不景气”仍在全球蔓延,但是各国对人才的争夺并未有丝毫的懈怠。1、通过移民吸引优秀科技人才各个国家都通过各种方式延揽人才,其中移民是发达国家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欧盟出台了蓝卡计划,意在与美国的绿卡制度相抗衡,大量吸引技术移民来欧洲工作,在此之前,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均已纷纷推出以吸引高技术移民为重点的移民新政。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也明显加大了吸引外国人才的力度,传统的人才流失大国如印度、中国、韩国等纷纷推出十分优惠的政策吸引在海外的本国人才返国服务,以应对发达国家通过移民政策对本国人才的“掠夺”。美国。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科技上也一直处于领先优势,这与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机制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国际人才竞争正进入越来越激烈的状态,美国的国际人才霸主地位正受到各方面的严重冲击与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美国已在从人才净流入国转变为人才有进有出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技术移民历来就是美国人才队伍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为了吸引各国的高技术人才,美国多次降低对移民的限制。自1921年实施“移民配额法令”以来,尽量减少一般性移民,增加技术移民的比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规定只要是专业“精英”,可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允许优先进入美国。1965年,美国又颁布“优惠制”新移民法,每年专门留出2.9万个移民名额给来自国外的高级专门人才。1990年,布什总统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鼓励各类专业人才移居美国。同时,增加外国技术人员赴美工作的签证名额。从1990年开始,美国实施H-1B签证计划,为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才进入美国开了绿灯,该证的有效期为6年。1998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一项法案,将1999年和2000年H-1B名额从6.5万增加到11.5万,从2001年至2003年又增加至20万。此外还有O-1杰出人士工作签证。O-1签证是签发给在科学、艺术、教育、6商业或体育领域中具有杰出才能者赴美国工作的签证,没有配额限制,系美国1990年移民法新创的一种签证。欧盟。欧盟科技人才形势严峻,正面临着研究人才不足和研究队伍趋于老龄化等重大问题,科研和教育水平一直处于国际领先位置的英国也面临科学家和工程师供应的短缺。2008年11月,欧盟议会通过“蓝卡”计划。“蓝卡”是一种工作和居留许可证,是欧盟各成员国向外来移民统一发放的工作签证。“蓝卡”持有者可在欧盟27个成员国就业,而无需分别向各国申请签证及工作和居住许可。“蓝卡”计划对技术移民给予了许多优惠条件,如可以优先获得家庭团聚签证;在工作满一定期限之后,可选择到另外一个欧盟国家工作;能够享受与“蓝卡”签发国公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劳动条件等。“蓝卡”计划旨在吸引外国高技术人才到欧洲就业,努力改变欧盟就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以提高欧洲的国际竞争力。英国。英国近年来为了便利高技术移民,放宽了移民政策。2006年4月发起的英国的国际教育首相计划(PrimeMinister’sInitiativeforInternationalEducation)2允许海外留学生完成学业后,不需任何工作许可在英国停留一年3。而英国的“理工科毕业生延签计划”,允许数学、工程、物理等专业的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可以在英国获得一年的工作签证。非欧洲经济区国家的理工毕业生都可以申请该签证,而尤其欢迎来自中国、日本和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的申请者,许多英国大学会帮助获此签证的学生建立与企业的联系。首相计划还为部分海外学生提供加入“英国毕业生培训计划”的机会4。另外,英国政府规定,英联邦国家的技术人才不需要办理工作签证,就可以到英国工作两年。这种广揽人才的做法从英联邦内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吸引了不少专业技术人员。英国的信息产业近年还向中国和印度人才敞开大门。例如:在著名的英国硅谷公司,中国人和印度人就占很大比例。这些外来人才在知识和素质上丝毫不亚于英国本国人才。英国在基础研究方面人才辈出,但在高科技应用领域人才并不很多,因为英国不愿意在这方面先期投入大量的培养经费。他们认为与其花费大量资金和时间去培养一个高科技人才,还不如花钱购买一个高科技人才已经创造出来的成果。一个拥有很高学历和丰富经验的人不一定就是难得的人才,但一个已经创造出科研成果的人必定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英国一直在耗费巨资吸收这一类人才,并以重金购买其高科技成果5。日本。日本由于受出入境管理制度和企业人事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日本引进海外人才的2:MobilityoftheHighlySkilled,://=588695工作与欧美国家相比一直停留在较低的水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少子化”现象开始凸显,日本本国出生率连年走低,加之企业技术骨干的相继退休,日本对人才需求愈发变得“如饥似渴”。日本为改变其在吸引海外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方面的相对劣势,从推动海外人才就业、改善其生活环境等方面入手,采取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2007年10月1日,经过修订的《雇佣对策法》开始生效,这部法律明确将促进留学生等具备高级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外国人在日本就业提升到国家级雇佣对策的高度,规定雇主有义务改善雇佣管理,使海外人才获得适当的受聘机会,并能够发挥能力。此外,日本政府还就雇主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改善外籍劳动者雇佣管理制定了指南。指南要求雇主在外籍员工的考评、待遇、安置等人事管理方面实现透明化,努力营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其次是修订居留资格的各项规定,让拥有各领域技能的外国人能在日本居留更长时间。日本还准备扩大授予专业和技术领域居留资格的范围,同时,相关部门正在商讨将居留期的上限从现行的原则上3年延长到5年6。澳大利亚。澳大利亚高技术人才长期以来都是处于一个短缺的状态,本国的技术人才往往不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其很多高技术人才都依赖于国外人才的注入。但是由于此次全球性经济危机

1 / 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