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学习过程B.学习方法C.学习内容D.学习目标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守恒观念的形成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4.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这是心理发展的()。A.连续性B.差异性C.阶段性D.不均衡性5.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B.阿特金森C.维纳D.维果斯基6.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7.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A.具体迁移B.一般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8.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A.2~5岁B.6~7岁C.B~10岁D.11~12岁9.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先后一致D.不快不慢1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包括()。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认知策略D.经验和方法12.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A.谋划策略B.调节策略C.监视策略D.组织策略13.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2A.“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1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15.()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A.领会B.应用C.知识D.分析16.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酌方法是()A.行为塑造法B.代币奖励法C.强化法D.处罚法17.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A.教学目标B.教学结果C.教学测量D.教学评论18.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B.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1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外部动机D.远景性内部动机20.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A.知识的迁移B.技能的迁移C.行为规范的迁移D.学习经验的迁移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21.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两个方面。22.知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这一阶段的核心心理要素是。23.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4.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25.阿特金森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种: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二是。26.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和_两类。27.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____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的,需要层次的理论是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28.用“钱禁兵馆”(前进宾馆)来记忆《辛丑条约》的内容,是利用记忆术。29.“身教重于言教”是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30.对问题的表征既包括问题的,也包括其,其中后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判断题(本大题共l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31.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32.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33.惩罚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改变。()34.在概念理解的过程中,变式是从方法方面促进概念理解,比较则是从材料方面促进概念理解。()35.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认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36.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下子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集中复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37.不同学习者的练习曲线只存在差异,没有共同点。()38.奥苏伯尔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因此,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39.健康就是没有疾病。()40.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符合法则,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培养心智技能的有效措施。42.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43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44.简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45.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包括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工1个小题,共10分)46.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请论述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2.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4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3.C【解析】冲动型认知风格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因此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4.B【解析】各种心理机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等因人而异。致使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5.B【解析】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6.D【解析】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D项属于学习中的模仿学习。7.A【解析】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8.C【解析】儿童(2~12岁)道德性发展与智力成正相关,并有阶段性。这些阶段是:(1)自我中心阶段(2~5岁);(2)权威阶段(6~8岁);(3)可逆阶段(8~10岁);(4)公正阶段(11~12岁)。9.D【解析】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10.A【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速度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11.B【解析】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12.B【解析】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及时修正、调节认知策略。题干所述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调节策略。13.C【解析】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14.A【解析】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15.C【解析】知识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16.A【解析】行为塑造法是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17.A【解析】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18.C【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进行的,而用绳子打结不需要进行心理加工,因此不是问题解决。19.D【解析】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成,近景、远景是由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来划分的。20.C【解析】爱劳动是一种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在家养成了,而后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行为规范的迁移。5二、填空题21.物理22.思维23.出生成熟24.教学媒体25.避免失败的动机26.心智技能认知策略27.行为人本28.编简29.替代强化30.表面特征深层特征三.判断题31.√【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它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32.√【解析】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因而性格便成为人与入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33.×【解析】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因此,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34.×【解析】在概念理解的过程中,变式是从材料方面促进概念理解,比较则是从方法方面促进概念理解。35.×【解析】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认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一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或原理。当然,肯定直观为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并非意味着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若学生已具备必要的有关感性知识或较概括的知识,则直观就不是必需的。36.×【解析】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下子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子集中复习。37.×【解析】虽然不同的学习者的练习曲线存在差异,但也具有共同点,表现在:第一,开始时进步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的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38.√【解析】这是奥苏伯尔的观点,他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因此,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39.×【解析】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即健康不只是不生病,防止疾病是健康的一部分,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等几个层面的健康。40.√【解析】技能中的各种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符合法则,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6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4)教师在集体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42.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然而,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所有这些认知差异表明,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43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呈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