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风不能把阳光打败毕淑敏①“但是”这个连词,好似能把皮坎肩缀在一起的丝线,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表示转折。比方说:你这次的考试成绩不错,但是——强中自有强中手。比方说:这女孩身材不错,但是——皮肤黑了些。②我想,“但是”这个词刚发明的时候,它前后意思的分量,应是大致相等的。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单纯纽带,并不偏谁向谁。后来在长期的使用磨损中,悄悄变了。无论在它之前,堆积了多少褒词,“但是”一出,便像洒了盐酸似的,优点就冒着泡沫没了踪影。记住的总是贬意,好似爬上高坡,没来得及喘口匀气,“但是”就不由分说把你推下了谷底。“但是”成了把人心捆成炸药包的细麻绳,成了马上有冷水泼面的前奏曲。让你把前面的温暖和光明淡忘,只有振起精神,迎击扑面而来的顿挫。③其实,所有的光明都有暗影,“但是”的本意,不过是强调事物的两面。可惜日积月累的负面暗示,“但是”这个预报一出,就抹去了喜色,忽略了成绩,轻慢了进步,贬斥了攀升。④一位心理学家主张大家从此废弃“但是”,改用“同时”。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时候,早先说:“今天的太阳很好,但是风很大。”今后说:“今天的太阳很好,同时风很大。”⑤最初看这两句话的时候,好像没有多大差别。可是,你不要急,轻声地多念几遍,那不同的分量和语气就体会出来了。“但是风很大”——会把人的注意力凝固在不利的因素上:觉着太阳好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风大才是关键。借助了“但是”的威力,风把阳光打败。“同时风很大”——它更中性和客观,前言余音袅袅,后语也言之凿凿。不偏不倚,公道而平整。它使我们的心神安定,目光精准,两侧都观察得到,头脑中自有安顿。⑥一词背后,潜藏着的是如何看待世界和自身的目光。⑦花和虫子,一并存在。我们的视线降落在哪里?“但是”,是一副偏光镜,让我们聚焦在虫子上,把它的影子放得浓黑硕大。“同时”,是一个透明的水晶球,均衡地透视整体:既看见虫子,也看见无数摇曳的鲜花。⑧尝试着用“同时”代替“但是”吧。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多了勇气,因为情绪得到保养和呵护;你会发现拥有了宽容和慈悲,因为更细致地发现了他第2页人的优点;你能较为敏捷地从地上爬起来,因为看到沟坎的同时也看到了远方的灯火……1.本文作者花了大量笔墨论述了“用‘同时’代替’但是‘”的主张,其意图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2.请用“║”为本文划分段落层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你是否同意那位心理学家提出的“废弃‘但是’,改用’同时‘”的主张?请从“但是”后面的内容是否都是贬意的角度,举例阐明自己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认真阅读本文,自拟一道试题,自己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作者的意图是要我们具有正确看待世界和自身的目光。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甲]乞丐我走过街头……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把我拦住。红肿的、泪水模糊的眼睛,青紫的嘴唇,褴褛的衣衫,污秽的伤口……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生命噬啮得多么丑陋!他向我伸来一只通红的、浮肿的、肮脏的手……他喃喃地乞求帮助。我摸遍了全身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怀表。甚至连手绢也没有……我身边一无所有。而乞丐在等待……他那只向我伸来的手微微摇晃和颤抖着。窘急、惶恐之下,我紧紧地握住这只肮脏的颤抖的手……“不要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兄弟。”乞丐用他红肿的双眼注视着我,那青紫的嘴唇流出一丝笑意——于是,他也同样握紧了我那冰凉的手指。“没关系,兄弟,”他吃力地咕哝着,“这也多谢了。这也是施舍,兄弟。”我明白了,我也得到了兄弟的施舍。[乙]女乞我走过繁华的闹市,四通八达的人行天桥上,一个戴着墨镜的并不十分衰老第3页的女乞占去了大半边的人行道。她的头埋在两膝之间。身边放着一帧相片,是一个穿军装的男人头像,只是四边打着黑框,地上皱巴巴的一张纸,上面写着:自幼眼盲,父母双亡。戍守边关,丈夫阵亡……读着读着我的心紧紧地向她倾斜了。“过路君子,抬手一帮。”我想做一回“君子”,尽一份心,可惜囊中羞涩,只摸出了一个五分硬币,丢进她身边的杯中,她听到声音,向我磕了一个头,嘴里喃喃地说了些话,大概是“祝你发财”之类的话吧。我并不理会这样的话,照样走我的路,忽然听到一声金属的撞击声,一回头,正看见那位盲女用“瞎”了的眼睛瞄着离杯一尺远的硬币用手撮起,然后准确无误地投入杯中。我呆住了。我感到悲哀,为照片上的军人悲哀,更为那位妇女悲哀。我头也不回地走了,但我的希望却留在了她身边。我等待着。1.这两篇记叙文都是写乞丐的,对乞丐的描写共同使用的方法是()A.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B.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C.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D.动作描写侧面描写语言描写2.甲文写乞丐特意点明“老态龙钟”,其作用是;乙文写女乞则是写到她“并不十分衰老”,其作用是。3.在甲文中,乞丐“等待”的是,他得到的是;乙文中,“我”得到的是,“等待”的是。4.在乙文中,作者“为自己悲哀”,是因为:“为照片上的军人悲哀”,是因为:“为那位妇女悲哀”,是因为。5.甲乙两文蕴涵着的共同的思想感情是。参考答案1.B2.表明乞丐已丧失了劳动能力,不能再靠劳动为生了。表明女乞丐年纪还不太大,如果眼睛未瞎,还应该能够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3.物质上的施舍精神上的给予一种悲哀的感觉那位妇女寻回自我,做个真诚的人。4.自己轻信表面现象,看不到实质他被人当成了骗人的幌子她本来有靠劳动为生的条件,却甘心做乞丐,骗取别人的同情和施舍。5.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第4页我的父亲丰子恺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日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圈”,是唐朝名画京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向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1.用“~~”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记了三件事,根据记叙要素的知识,你认为第一件事的结果是什么?选出正确的答案。()A.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B.父亲画的画被青年农民看到。C.父亲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D.父亲接受了青年农民的意见,重画了一张。3.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写在下面。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的内容。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5.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第5页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全部划对给满分。三个要点“不能……”“必须……”“应该……”)2、D.3、父亲说到做到。4、第二件事:父亲讲杜处士画斗牛的故事,教育我们画画要仔细观察和向人请教。第三件事:父亲到河边实地考察后画“背纤图”。5、这里强调了请教对象的广泛性。无论做什么工作,也不论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可作为请教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