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阅读练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语文S版六年级阅读练习㈡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一)在耶路撒冷南边伯利恒的一个山坡上,坐着一位少年,脸颊透红,两膝间夹着一把琴。他一边弹琴,一边唱歌。手指在琴弦上熟练地跳动着,琴声像清清的溪水从他手指旁流淌,流过山坡,流进草地,优美动听的歌声在原野上飘荡……身边,一群羊正在低头吃草。这一切是那么美丽,简直是一幅图画。1、文段抓住人物的、和,表现了大卫的特点,表现了。2、文中有两个比喻句,请把它们找出来,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表现了什么?⑴“琴声像清清的溪水从他手指旁流淌,流过山坡,流进草地,优美动听的歌声在原野上飘荡……”答:⑵“这一切是那么美丽,简直是一幅图画!”(2分)答:3、请你写一个比喻句。(1分)(二)在治水过程中,最艰巨的工程是开凿龙门。龙门是一座大山,高高地横在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的去路,河水只好绕道从山脚下一条狭窄的河道穿过。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地干着。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顺畅地流向了大海。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人们个个兴奋不已,围着大禹欢呼雀跃。大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毫不在乎:齐心协力:2.这段话写,表现出了大禹的精神品质。3.用“”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4.“汗流浃背”“磨出了血泡”“毒虫猛兽的袭击”“冻得坚硬的土地”,突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答:5.从文中“仍然不停地干着”“毫不在乎”“三过家门而不人”,体会大禹的什么精神品质?(1分)答:8.“人们都被感动了”人们是被大禹的什么精神感动的?(1分)答:9、请用“齐心协力”造一个句子。(1分)答:10、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神话故事两个主要的特点是什么?(2分)答:(三)《商鞅南门立木》选段当时,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是很困难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旧贵族对变法持反对意见,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不相信秦孝公会真心实意地进行改革。面对重重困难,商鞅心想:要在秦国进行改革,首先就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于是,他在新的法令颁布之前,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取得老百姓信任的好办法。……小伙子噌噌噌地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这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说完,他便叫人把新的法令条文挂了出来。2商鞅“立木取信”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它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解释词语。(2分)冥思苦想: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前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答:3、请用“”画出第一个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4、第一自然段围绕中心句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情况。(4分)答:5、你认为商鞅变法要取得成功的首要重要条件是什么?为什么?(4分)答:6、文中画“﹏”的句子,抓住了小伙子的、进行描写。“喜笑颜开”的意思是。小伙子仅仅是因为得到了赏金而高兴吗?为什么?(四)她听完后,微笑着说:“祝贺你找回心爱的手表,很遗憾不能帮你减免罚金,但那位黑人学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师!”老人的话让我翻然醒悟。这时,我才意识到黑大哥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因为公德,他将手表送还给我;也因为公德,他又向校方举报我,因为我违背了公德。他用这种迂回的方式,让我彻底明白了公德的重要和校规的严格!1、老人说:“祝贺你找回心爱的手表,很遗憾不能帮你减免罚金,但那位黑人学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师!”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句话中包含的意思。2、老人的话让我翻然醒悟。这时,我才意识到黑大哥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翻然醒悟”是什么意思?说明我当时有什么样的认识?)(4分)3、听完老人的一席真诚的话语,“我”翻然醒悟,悟到了什么?(2分)4、为什么“我”与老人后来都认为黑人学生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呢?(4分)5、“那位黑人学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师!”“黑大哥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反复出现这样的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五)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呢?人们发现,在生物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有许多基因。这些基因是每种植物和动物的“大管家”,有的管叶子长得圆还是扁,有的管脚长得长还是短……当然,植物结瓜还是结豆,也是由基因来“发号施令”的。科学家已经摸清了一些生物体内的基因的本领,他们把一种生物里的某种基因“搬”到另一种生物里。这样,只要“搬到新家”的“大管家”“住得惯”,发挥自己的本领,就会创造出某种前所未有的新生物。这种让基因“搬家”的技术,就叫转基因技术。当然,如果“搬到新家”的基因“水土不服”,“住不惯”,或者原有的“住户”不认它,把它“赶”出去,那么,这项转基因技术就算失败了。1.解释词语。(2分)发号施令:前所未有:2.第1自然段是()句,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段,其作用是()。(2分)3.第2自然段主要介绍了()。(2分)4.用“‖”给第3自然段分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第每个层次的意思。(5分)5.理解句子。⑴这些基因是每种植物和动物的“大管家”,有的管叶子长得圆还是扁,有的管脚长得长还是短……(4分)3这句话是说(六)拉曼回到印度后,立即着手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的。首先,他发现瑞利的解释实验证据不足,令人难以信服;接着,他从光线散射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入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终于运用爱因斯坦等人的涨落理论,获得了光线穿过净水、冰块及其他材料时散射现象的充分数据,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呈现蓝色的原理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海水看上去呈蓝色的原因,()因为海水反射了天空的蓝色,()海水对阳光进行了散射。后来,拉曼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他发现的这种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为20世纪初科学界最终接受光的粒子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930年,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使他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1、给文中的括号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A、不但……而且B、不是……就是C、不是……而是D、虽然……但是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选文的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3、选文第1自然段中的第1句话属于什么句?有什么作用?(2分)4、如果对第1自然段进行深入理解,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它讲了几层意思?各写了什么内容?(4分)5、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些词句表明他的研究成果的分量?(2分)(七)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爱。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1、结合语段解释:(2分)囫囵吞枣:张冠李戴:2、理解句子:“哈哈!还是我的记忆好。”(2分)3、讨论: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6分)⑴“羞愧”是因为。⑵“悔恨”是。⑶“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是因为“我”听出了伯父的话中之意,伯父说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说()。伯父说这话是在婉转地批评“我”的学习态度,教育“我”()。4、临去时伯父为什么要送两本书给“我”?(2分)5、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2分)(八)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已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4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他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回来啊?……他会揍(zòucòu)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dèndùn)也好!”1、给文中带点字选择一个正确的音节,把错的“×”去。(2分)2、结合语段解释:(4分)忐忑不安:自作自受:3、桑娜对这两个孩子是关爱的,可以从哪一句话看出来,请用“_____”画出来。4、请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桑娜“自作自受”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⑴“自作”是指(。)⑵“自受”是指(。)5、选择恰当的答案,在括号里打上“√”。(6分)⑴上面第二段主要是描写桑娜的:A、语言()B、神态()C、内心活动()⑵上面第二段应该这样读:A、省略号有表示语音未完的作用,因此应在有省略号的地方适当把声音延长。()B、因为桑娜当时的心情激动,所以应该读得激昂、快速。()C、因为桑娜忐忑不安,所以应该读得缓慢地、若有所思地、时断时续地。()⑶“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是说:A、没有任何理由可讲,必须这样做。()B、自己不明白原因,却这样做了。()6、这两段话主要写了什么事?反映了桑娜什么样的心情?表现了她什么品质?(3分)(十)直到有一天,父亲郑重其事地交给我一尊青花瓷。两鬓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我困惑地看了看父亲,低下头端详手里的瓷瓶。眼前的这尊青花竟然是残缺的:瓶肚那里缺了一片,空空的。明净素雅、古色古香的青花上的这片残缺,看上去显得特别刺眼。我更迷惑了,不禁又看着父亲,想从他的脸上找到答案。可是,父亲一脸肃穆。半晌,父亲才说:“你应该去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找到了也就得到我的配方了。”1.解释词语。(1分)郑重其事: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2分)3.这段话较多地描写了父亲,抓住了父亲的动作、外貌和语言,请分别找出一个例句来。⑴动作:⑵外貌(包括神态):⑶语言:4.文章通过父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细致描述,表现出了父亲的什么情感?(2分)5.理解句子:“两鬓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表达出父亲的什么情感?)(2分)(十一)陆羽不仅精通茶艺,而且博学多才。朝廷好几次要他出任高官,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志向是推广茶艺,撰写《茶经》。当时,人们都以求取功名利禄为荣,不屑于写这样的“闲书”,而陆羽却毫不犹豫。二十一岁那年,陆羽为了搜集撰写《茶经》的资料,开始游历天下。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晒雨淋,足迹遍布巴山蜀水、荆楚大地、吴越山川……每到一处,陆羽都向当地百姓请教如何种茶、制茶、烹茶、饮茶,并把搜集到的5资料详细地记入“茶记”。经过十六年的游历后,陆羽隐居浙江湖州,潜心从事茶的研究和著述。他凭借实地考察三十二州茶叶产地所获的资料和多年的研究所得,历时五年,写成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又过了五年,经增补修订的《茶经》正式出版,这时,陆羽已经四十七岁了。整部巨著的完成,历时二十六年。《茶经》的内容十分丰富,记述也相当细致。它不仅记载了神农氏最早发现茶的历史,以及中国主要茶产地的土壤、气候等情况,而且总结了种茶、采茶、制茶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