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公共厕所建设现状分析与规划建设思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武汉市公共厕所建设现状分析与规划建设思路公共厕所(公厕)是人们生活离不开的一种特殊建筑类型,它涉及技术、设备、经济发展水平问题,也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文明程度以及公民素质。为了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武汉市不断加大环境卫生设施投入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城乡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环境卫生设施总体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对公厕问题更加关注,迫切需要环境卫生主管部门重视公厕数量、分布、功能、设施水平及管理等问题。一、武汉市公厕建设现状1、数量与分布按1987年颁布的《城市公厕规划和设计标准》,截止2005年6月底,全市实有公厕830座,其中一类30座,二类707座,三类93座。与1996年相比,公厕数量由896座降至830座,减少了66座。如果不计入新建数和纳入全市统一管理的社会公厕数,已建公厕的减少数量实为98座。另外,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还有52座处于待拆状态而不能使用,实际在使用的只有778座。2、建设等级与配套设施全市一类或接近一类标准的公厕数量由10年前的4座增加到了30座,占现有公厕总数的3.6%;二类以上公厕所占比例达到了88.8%,主要以沟槽式为主,有680座公厕,设施相对落后,用水量大,内部环境卫生问题较为突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影响程度较大。全市目前有三类及三类以下公厕92座,分布在未改造的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大部分没有完整的三格化粪池,或公厕污水未接入城市排水管网。少数危厕和破旧公厕也属此列,造成危厕的原因,一是房屋结构因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房屋拉裂;二是木屋架公厕年久失修,屋顶腐烂,存在安全隐患。全市尚有2.5%的公厕未接入电源,没有照明。全市公厕水冲率达到了96.6%,仅有28座没有接入自来水。由于公厕大多数采用的是沟槽式,用水量大,卫生保洁难度较高。3、公厕管理各区厕管站负责公厕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多数厕管站除负责公厕管理工作外,同时还要承担多种经营创收的任务,以维持公厕管理站的正常工作。全市有379座公厕的保洁员做到了一厕一人,其余公厕由一名保洁员同时保洁2~3座以上。全市有202座公厕未办理产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全市有457座办理了由市物价局监制的收费许可证的收费公厕,其中:有经济效益的135座,不足30%;厕管员经济上能自足的208座,还需给予适当补贴的114座。不收费公厕共373座。二、武汉市公厕建设现状分析评价1、建设标准新颁布实施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对公厕的建设水平和设施配套要求更高,而武汉市近十年来新建公厕数量有限。因此,公厕的建设标准偏低,建筑形式和内部设施逐渐落后,结构破旧,建设用地和绿化隔离不充分。2、数量与分布武汉市每万人拥有公厕2.11座,数量偏少,分布不合理。全市公厕有652座分布在约151km2的中心区内,尤其是建在未改造的、居民家里没有卫生设施的老居民区内,也即78%的公厕分布在60%左右建成区范围内,部分工业园区、城市新区、新改建城市道路两边公厕数量很少,主次干道沿线公厕间距较大。3、建设与管理武汉市公厕建设和运行费用不足。首先是财政下拨经费不足,造成厕管站拖欠水电费,甚至被停水停电;其次是公厕维护费不能落实,长效管理将落不到实处,尤其危厕的问题急需解决;第三是公厕收费不能弥补管理运行成本,维持不了公厕的正常运行。三、武汉市公厕建设与管理问题的根源1、缺乏规划指导近年来,城市发展了,市民居住环境改善了,但公厕数量的指标确提高了,由原来的2-3座/km2提高到3-5座/km2,落实公厕建设规划的工作更为突出。武汉市目前没有编制公厕专项规划,公厕设施也未纳入各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因而造成新建公厕选址缺乏规划依据,拆除公厕也不能还建等问题。在城市开发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时也未将公厕建设纳入规划,尤其是旧城区改造时,使全市公厕的数量在拆与建之间严重失去了平衡。2、运行机制掣肘公厕建设的投资主要是财政支出,公厕管理和清洁都成为政府的日常工作。因此,政府既是公厕建设的投资主体,又是管理主体;既是相关法规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和监督者;既是行政权力机关,又是清洁工。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建设和运营上的高标准、高规格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虽然武汉市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政府财政对环境卫生的投入仍然有限,这就造成了公厕建设标准低、运行困难等问题。4、社会文明意识缺陷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吃喝&rdqu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吃喝”而轻视吃喝的另一端,导致了中国“唯厕独臭”的现象,反映了中国人厕所观念和如厕行为的落后,也反映了我们长期以来在社会公德教育和环境意识教育上的疏漏,以及社会文明意识的缺陷。观念和资金症结还派生了公厕建设用地、公厕运行等方面的难题。四、公共厕所建设发展趋势城市公共厕所是收集、贮存和初步处理城市粪便的主要场所和设施,对于维护城市环境卫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粪便不但是蚊蝇及各种致病微生物的孽生处,还是城市环境的污染源和传染病的污染媒介。清洁的公共厕所起着保证城市卫生的作用。随着人类的生活观念和环境意识的变革和进步,现代公共厕所除具备方便、清洁、节能、美观等特点外,兼有卫生整理、休息乃至于审美、商业、文化等多种功能。公厕建设管理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布局合理化、建筑小品化、运行节水节能环保化、功能多样和智能化、设计人性化个性化、内部设施精品化、建设社会化、服务无偿化等方面。五、武汉市公共厕所建设规划思路1、发展方向与目标着重体现人文关怀,改善公厕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等诸多方面的功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节水、节能环保化运行。在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分阶段建设设施先进、富含时代气息和人文内涵的公共厕所,使武汉市公共厕所达到布局合理化、设施现代化、内外美观化、功能多样化、管理秩序化、清洁卫生标准化的要求。据《武汉市城市环境卫生发展规划》(1998~2020)中公共厕所(中心城区)发展指标数量:2010年为1400座(含100座活动公厕),2020年为1600座。2、建设规划应当根据城市发展、街道分布、固定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变化情况,编制《公共厕所设置详细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基本要求包括:⑴数量适宜。新建住宅小区,每5000人设置一座;旧城平房区,每200~500人设置一座;商业闹市区每300米设置一座;街心花园广场每处至少1座,每平方公里不少于4座。⑵布局合理。公共厕所有适宜的密度分布,做到使用方便,满足需求。⑶选址恰当。选址应临近道路,易于发现,与周边环境协调,与周边建筑物有适当的间距,不影响其它建筑物功能。⑷环境协调。因地制宜、适当配置、宜选址于路边、街角、绿化点外缘、转角空隙;式样不过于突出或铺张,用绿化或其他景物点缀陪衬;造型美观,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3、设置形式和标准独立式建筑将是今后武汉市新建公厕的基本形式。由于用地选址日益困难,因此部分新建公共厕所还应考虑以附建式建设,但应设置单独出入口和管理间。在人流量高度集中、用地高度局限的地段,适当设置移动式的公共厕所。根据发展的要求,新建的公共厕所标准一般不低于《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中规定的二类标准,至2010年一类公共厕所应达到20%。繁华街道、景观道路、窗口地带、旅游景点新建、改建公共厕所一律采用一类标准建设。4、“十一五”期间公厕建设方案以创建文明城市,促进“和谐武汉”和“宜居城市”建设为目的,通过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转换公共厕所规划、投资、设计、建设、管理、经营、保洁等一系列运作机制,推动现有公共厕所在“十一五”期间全面改造,新建一批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设施先进、运行环保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公共厕所,使武汉市的公共厕所数量和布局基本符合实际需求。公共厕所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内采取以环卫公厕为主,以社会单位厕所对外开放为辅,用活动公共厕所补缺的方针。要达到2010年固定公厕数1300座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必须新建公共厕所500座;要达到一类公共厕所超过20%的目标,至2010年一类公厕拥有量应达到260座,需新建或改建230座,并对现有30座一类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同时,根据新标准的要求,对全市范围内的旧有公厕进行全面的维修改造升级,提升公厕整体建设和设施水平,尤其是对三类公厕(含旱厕)、危厕、待拆公共厕所进行全面的维修改造和选址还建。“十一五”期间,武汉市还将建设5座左右的示范性公厕,主要建设于旅游区域、广场、车站等重点窗口地带,建设标准按《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中四星级或五星级标准控制,并应具备节水、节能、环保、高科技概念,作为武汉市公厕建设的标榜和形象展示。另外,适应一些全国性的赛事或展会的举办以及黄金周中大量游人的需要,至2010年添置100座左右活动公厕,建设标准按二类公厕考虑。根据公厕新建、改造维修等不同的建设内容,“十一五”期间,武汉市公厕建设改造升级需要投资43560万元。武汉市有开放价值的社会厕所有1000座左右,“十一五”期间出相关政策措施,争取500座社会公厕向公众开放,以作为环卫公厕的重要补充,使群众生活更加方便。要求开放厕所的场所包括宾馆(饭店、旅馆)大堂、餐饮场所、文化体育娱乐场所、购物场所、加油加气站、机场、火车站、公共电汽车站和长途客运汽车首末站、地铁和城铁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公厕向市民免费开放后,政府必须支付公共厕所运行和维护费用,同时补贴社会单位厕所向公众开放而增加的运行成本,以维护社会公平和提高商家开放厕所的积极性。5、2006年公厕建设内容2006年,武汉市的公厕建设以危厕、旱厕和低标准公厕改建为主,重点为中心城区的公厕新改建,同时购买少量的移动厕所补充重要地段公厕数量和分布的不足。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在全市66条主要干道的适当地段新建固定公厕37座;新增设活动式公厕6座(含车载式1座);原址拆除重建公厕15座(主要是三类公厕和危厕的改造重建);改造维修公厕142座,主要是旱厕接自来水、污水接排水管网,破旧公厕屋面整治和更换装饰材料,提高使用功能,设施和建设标准升级;对公厕指示标识进行全面的清理,补全公厕指示牌,并着手建立武汉市公共厕所导厕系统,方便市民快捷就近如厕。新建公厕将优先设置在景观道路、繁华街道、窗口地带、广场游园等处。在此基础上,鼓励主次干道和商业繁华区、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地段商业网点、企业事业单位的内设厕所,在具备适当条件后向社会开放。2006年的公厕建设资金将达到4800万元左右。6、配套措施⑴编制《武汉市公共厕所建设专项规划》,并要求将规划公共厕所点纳入各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使公共厕所的建设有章可循,避免和解决公共厕所选址困难、而已不合理、拆而不建、新辟道路和新建小区开发不配套以及人为干扰等问题,把控制性详规的成果落实到每年公厕建设的管理目标之中。⑵组织编写《环境卫生作业与管理规范》,进行公共厕所保洁、卫生管理和质量监督;出台《社会厕所向公众开放的管理规定》,要求饭店、商场等服务业内部厕所向公众免费开放,补充公厕数量的不足。⑶加大公厕建设和管理的投入。政府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是公共厕所能够新改建、运行维护以及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前提。作为政府投入的补充,公共厕所可进行文化和商业开发,但不宜开发过度。⑷加强公厕建设的组织管理。一是加强公厕产权的管理力度;二是加强对违法拆除公厕的管理力度,拆除公厕必须依法办理行政许可,拆一还一;三是加强公厕运行质量管理;四是加强公厕建设安全管理。⑸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参与公厕建设与管理的程度,促进公众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共同维护和营造文明、卫生、安静的公共厕所环境。公共厕所(公厕)是人们生活离不开的一种特殊建筑类型,它涉及技术、设备、经济发展水平问题,也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文明程度以及公民素质。为了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武汉市不断加大环境卫生设施投入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城乡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环境卫生设施总体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对公厕问题更加关注,迫切需要环境卫生主管部门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