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输期末复习资料2011.12第一篇绪论•1、交通运输有哪几种运输方式?•2、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3、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4、综合运输体系、综合运输网的含义•5、运输线路的分类?•6、运输枢纽的含义和功能是什么?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输成本低通过能力大,占地少,投资省速度慢风险大,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冬季河道或港口冰冻时即须停航海上风暴也会影响正常航行。运输适宜类型水路运输的特征——适宜类型在运输长大笨重货物时,水上运输更具突出优点。对过重、过长的大重件货物,铁路、公路无法承运,而水上运输都可以完成。对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水路运输则是一种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铁路运输运量较大速度较快运输成本低受气候条件限制较小环境污染小运输适宜类型铁路运输的特征——适宜类型适宜环境国土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运送经常的、稳定的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货物运输以及城市间旅客运输。在中国,铁路主要承担大宗货物和旅客的中长距离运输,在总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中分别占40%左右。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公路运输•优点速度比铁路快–机动、灵活性强;–对运量大小有很强的适应性;–短距时,运输速度明显高于铁路。•缺点–长途运输时存在诸多缺陷–汽车运输费率高于铁路和水路;–公路运输对环境污染较大;•综合评价航空运输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优点速度高;有一定的机动性;•缺点载运能力小能源消耗大运输成本高综合运输体系的含义综合运输体系是五种运输方式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的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联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形成统一的运输过程。综合运输网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国家和地区)内由几种运输方式的线路和枢纽等固定技术装备组成的综合体。运输网是运输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其空间分布、通过能力和技术装备体现了整个运输系统的状况与水平,在运输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什么是综合运输网?骨干线路——铁路主要干线和沿海以及长江干流开发线路——骨干线路向边疆地区和新开发区的延长运输线路的分类?给养线路——铁路、公路、大河的支流或人工运河腹地线路——分布在广大农村和工矿区内部的交通线,一般为三级以下公路和小河航线企业线路(或叫专用铁道与专用线)——工矿企业内部生产服务的交通线什么是运输枢纽?运输枢纽是在两条或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仓储、信息服务及其他辅助服务功能的综合性设施。服务于同一种运输方式的叫做单式运输枢纽,例如,我国目前的航空机场,铁路的车站,海运、内河的港口,公路的客货运输中心。服务于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叫做复式运输枢纽。运输枢纽的功能是什么?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是大宗客货流中转、换乘、换装与集散地,是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和联运的主要基地。运输枢纽是同一种运输方式多条干线相互衔接,进行客货中转及对营运车辆、船舶、飞机等进行技术作业和调节的重要基地。从旅客到达枢纽到离开枢纽的一段时间内,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候车(船、机)环境,包括饮食服务;提供货物堆放、存储场所,包括包装、处理等服务;办理运输手续,货物称重,路线选择,路单填写和收费;旅客购票,检票;运输工具的停放、技术维护和调度。第二篇交通规划•1、交通规划的定义•2、交通规划的阶段与层次1、交通规划的定义确定目标与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和行动的过程。确定交通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和行动的过程。(1)规划(2)交通规划(Traffic/TransportationPlanning)了解城市地区内现有的交通形态和土地的使用情况,研究目前的交通路线及设施是否合理、是否足够,应如何加以改进,以配合将来发展的需要,或引导城市走向计划的目标。(3)城市交通规划新理念的运用:人性化交通系统的规划与建设、绿色交通的建设等;现代城市与社会条件的考虑:现代化生活条件;信息化社会;可靠性与抗灾减灾等;现代高新技术的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S遥感系统以及建模技术与优化计算技术和诸多交通规划工具等。交通规划的定义(续)(5)现代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引导城市最佳形态的形成、公共交通为主骨架城市的形成、生态城市的形成等,以及新交通规划手段、合理的交通结构、交通设施结构、交通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面向小汽车社会的新理念等)。(4)交通规划新理念192、交通规划的阶段与层次1、交通战略规划——是长远的方向性规划,年限在20年以上。解决的问题有:•远景交通发展目标及水平;•远景交通方式及交通结构;•远景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客货运输设施的选址及用地规模;•实施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政策;•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202、交通综合网络规划——着眼于整个交通网络,研究整个网络上各种线路、枢纽的定位与规模,以及这些建设项目的投建顺序,期限在5~20年。重点解决:•中长期交通方式及交通结构;•中长期道路网络布局;•城市公交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公交场站设施的分布及用地等;•大运量轨道交通可行性分析;•综合网络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213、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近几年(1~5年)要动工的项目的具体方案规划。包括:•现状交通网络评估;•现状交通网络的完善计划(项目划分及优先排序);•道路交通建设项目方案设计;•阻塞路段、交叉口的交通改造方案;•近期大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建设资金筹措;•建设计划的技术经济评价第三篇公路运输及其发展•1、公路运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车辆利用指标)包括哪些?•2、公路的分级有哪些方法?分别分为哪些等级?•3、公路有哪些构成部分?•4、什么是超高?•5、什么是行车视距?车辆利用指标体系汽车运输企业车辆利用指标体系主要是针对车辆在时间、行程、速度、载重能力和拖挂能力利用等方面来设置的。车辆利用指标体系•工作率是反映车辆时间利用情况的主要指标。•影响该指标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车辆技术状况,二是运输任务。•能够正常承担运输任务的车辆称为完好车。实际承担了运输任务的车辆称为工作车。•两者存在下列关系:•工作率=工作车日/总车日×100%•=工作车日/(在用营运车数×日历天数)×100%车辆利用指标体系•平均车日行程和里程利用率,是反映车辆行程利用情况的指标。•平均车日行程=一定时期内车辆总行程/同一时期车辆工作日•里程利用率=载货(客)行程/总行程×100%•平均车日行程受公路通行条件、车辆技术性能、运输组织与管理水平、运输市场秩序等影响。•平均车日行程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运输生产力水平。车辆利用指标体系•技术速度和营运速度:技术速度和营运速度是反映车辆速度利用情况的指标。•技术速度(km/h)=计算期行驶公里数/同期纯运行时间•营运速度(km/h)=计算期行驶公里数/同期出车总时间•其中出车总时间即车辆在运送货物或旅客过程中的纯运行时间与各种停歇时间之和,各种停歇时间包括货物装卸停歇时间、途中因车辆技术故障或组织原因而造成的停歇时间等。车辆利用指标体系•容载量、吨位(座)利用率和实载率是反映车辆载重能力利用情况的指标。•①容载量即标记载货吨位(含拖挂能力)或载客座位。•②吨(座)位利用率=实际载货(客)吨(座)位/标记载货(客)吨(座)位×100%•③实载率是综合反映车辆上述两方面利用率的指标;对于单一的车辆而言,该指标计算如下:实载率=里程利用率×吨位利用率(%)车辆利用指标体系•拖运率:拖运率是反映车辆拖挂能力利用情况的指标。拖运率=挂车完成周转量/主挂车合计完成周转量×100%车辆利用指标体系•车吨(座)时产量:车吨(座)时产量是综合反映车辆运输生产效率的指标。•车吨(座)时产量=同时内完成的运输周转量/一定时期车辆平均标记吨(座)位•上述公式的时期可以月、年为单位计。国外有些专家提出,以“车辆运输能力利用系数”来综合反映公路运输效率。•运输能力利用系数=同期内完成的周转量/[车辆标记吨(座)位数×技术速度×24×日历日数]车辆利用指标体系•该指标恰好综合反映了车辆在时间、速度、行程、载重能力和拖运能力利用的效率,并反映了道路通行条件、运输组织与管理水平等因素。该指标对于反映运输生产力水平具有很高的运用价值。运输量(产量)•所运货物的重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或旅客人数与运输距离的乘积统称为(运输)周转量。•前者称为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计);•后者称为旅客周转量(以人公里计)。•每完成一次运输过程所运货物的重量或旅客人数,则分别以货运量(以吨计)与客运量(以人计),二者统称为运量。•在统计工作中,通常将周转量与运量统称为运输量或产量。换算周转量•为了综合评价客、货运输工作效果,采用了“换算周转量”这一指标。•公路货物周转量与旅客周转量的换算比例为:•1t.km=10p.km=1换算t.km公路的分级•我国公路规定,公路依据交通量、使用性质和任务主要分为下述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截至2007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58.37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253.54万公里,占总里程的70.7%。公路的分级•按照行政管理体制,•我国又将公路按所在位置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运输特点,•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五个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公路的分级•国道——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国家级干线公路。•省道——在省公路网中,具有全省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省级干线公路。•县道——具有全县性的政治、经济意义,并经确定为县级公路。•乡道——主要为乡村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公路。•专用公路——由工矿、农村等部门投资修建,主要供该部门使用的公路。公路的构成公路的构成:公路是一种线形工程构造物,主要由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涵洞等基本构造物和其它辅助构造物及设施组成。公路的构成-路基•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并与路面共同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同时抵御地表各种自然因素的危害。•路基宽度与公路横向的路幅宽度相同,而路幅宽度为中间的路面宽度与两侧的路肩宽度之和。•路基根据横断面的不同可分为路堤、路堑和半填半挖三种基本形式。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公路的构成-路面•公路路面是在路基上用坚硬材料铺筑供汽车行驶的层状结构物,直接承受车辆的行驶作用力。•其一般分为面层、基层、垫层和土基。•路面按面层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块料路面和粒料路面。路基可分为土路基和硬路基公路的构成-桥涵与隧道•当公路跨越河流沟谷,或与铁路、其它公路立体交叉时,需修建桥梁或涵洞;•当线路翻越山岭时,则需修筑隧道。•按照有关技术规定,凡单孔跨径小于5m或多孔跨径之和小于8m的称为涵洞,大于这一规定值则称为桥梁。•桥梁有梁桥、拱桥、吊桥(悬索桥)、钢构桥和斜拉桥之分。超高•2)为平衡因离心力作用可能造成的车辆倾覆,可把道路横断面设计为向曲线内侧单向倾斜的线型,这种倾斜称作超高。•设置超高后,由于平衡了一部分离心力的作用,在一定的设计速度条件下,圆曲线半径的限制值可适当降低。行车视距•行车视距:驾驶员在行车中,从发现前方障碍物后而进行制动或绕避时,车辆所行驶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是保证汽车运行安全必须考虑的因素。•行车视距主要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停车视距•指汽车在单车道或明显分车道上行驶时,驾驶员遇到障碍物但不能绕行、只能刹车停住所需要的最短距离。•停车视距应包括驾驶员心理反应时间内车辆所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和必要的安全距离(一般取5-10米)。行车视距•会车视距:指单车道上或路面不宽的双车道上,对向行驶的车辆未能及时或无法错车,只能相对停住避免碰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会车视距规定为停车视距的2倍。•超车视距:在双车道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可见逆行车道来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如下图。第四篇铁路运输•1、铁路线路有哪些?•2、轴重的概念。•3、从作业性质上区分中间站、区段站和编组站的区别?•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正线是指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