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公司破产案例分析会计三班第一小组安然事件•安然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2000年总收入高达1000亿美元,净利润上升到9亿多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中的第七。•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该年度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6.18亿美元,引起投资者、媒体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从此,拉开了安然事件的序幕。•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所列资产高达498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安然公司破产的原因一、控制环境——管理者的素质和诚信的缺失•巨大的财务黑箱•安然公司利用“特别目的实体”高估利润、低估负债,掩盖损失;•空挂应收票据,高估资产和股东权益;•管理当局为了自身的利益和荣耀创造了的公司神话和报表业绩,欺骗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安然大厦的坍塌,带给广大投资者是惨痛损失,并引发了整个会计师行业的信任危机,动摇了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石。•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管理者的素质缺陷直接决定了安然公司的内部控制失败,影响了秩序和结构。二、过分强调管理创新,风险评估不当•1、分散投资、分散经营的风险•安然在经营范围、投资领域、战略发展上定位于“分散化”,注重利用了多元化的优势,却忽视了多元化分散经营的劣势,进行的不相关多元化不仅没有成为风险的防护伞,反而带来管理成本提高、资金分散、经营风险的增大,削弱了企业核心竞争力。•2、分权管理的风险•安然内部管理过度下放决策权导致诸侯现象产生,在分权的同时并没有注重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结果导致管理控制失灵。•3、金融创新、债务融资带来的财务风险•安然公司从事的能源期货和期权经营风险很大,而其债务比例又很高,使公司总风险膨胀失控。三、信息不真实•安然公司利用美国财务会计法规的漏洞编制优于实绩的报表业绩,虚报盈利,让人瞠目结舌。•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未能控制内幕交易行为这种明显的钻空子的行为。四、内部监管问题导致控制活动失效•安然事件中,审计委员会大多由退休人员担任,这些人与公司高层建立有良好的关系,独立性较差。•内部监事会也未能做好事前防范和预警,特别是对公司业务中的金融期货等高风险项目,未采取措施予以规范引导以避免最后的巨大损失。•整个事件:内部监管始终未能发挥作用,内部风险控制是彻底失败的。五、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独立董事不独立•安然公司董事会共有17位董事,除了董事会主席肯尼斯·莱和首席执行官杰佛里·斯基林外,其余15位均为独立董事。•安然的独立董事英国能源部长兼任16个董事职务。•独立董事不切实际地过多任职,造成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甚至有部分独立董事通过所在企业、非盈利组织机构与安然公司间的各种频繁交易,如捐款、购销、咨询服务等活动,并从中谋取私利。•所以事实上,安然的董事会没有能发挥应有的监督职能,受控和听命于管理当局。安然事件的启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既可防范公司舞弊行为,也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美国式的内部控制历来倍受推崇,也是我国重点的借鉴对象。然而,安然事件却证明,美国的内部控制也同样存在缺陷。•通过安然事件,我们认识到,既不能否定内部控制的正面作用,但也不能对它们的作用过分依赖和夸大,而需要将各种制度安排协同起来。如何加强内部控制,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都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