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窟寺的类型和形制特征博物馆学专业大型石窟群,多由几种不同使用功能的洞窟组成,构成完整的石窟寺院。石窟群中各类形制不同的石窟,皆是古代僧人根据宗教活动与生活需要而凿建的。本章简录一、佛教石窟的类型二、礼拜窟的形制特征三、礼拜窟的形制与造像配置四、洞窟的附属设施石窟石窟寺寺院洞窟形制:石窟的建筑空间形态。不同类型的洞窟,有其不同的建筑空间式样和特点。一、佛教石窟的类型僧房窟禅窟影窟瘗窟仓储库礼拜窟佛教石窟的类型之僧房窟僧房窟:供僧尼生活起居之用的洞窟,性质同于寺院中的僧房,僧房梵文音译为毗可罗,因此僧房窟也称毗可罗窟。禅窟:供僧尼禅修的洞窟,性质与寺院中的禅房相同。佛教石窟的类型之禅窟莫高窟第285窟窟室内景(局部)西魏影窟:用于纪念僧尼和世俗信徒的洞窟,此类洞窟的性质与寺院中的影堂相似。类似于现在的纪念堂。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洪(巩言)法师的影窟佛教石窟的类型之影窟莫高窟藏经洞第17窟瘗窟:用来埋葬僧尼和世俗信徒骨灰及尸骨的洞窟。麦积山第43窟西魏皇后乙弗氏佛教石窟的类型之瘗yi窟麦积山第43窟仓储窟:专门用于僧尼存储粮食、生活用品和用水等物。佛教石窟的类型之仓储窟在中国各地区的佛教石窟中,礼拜窟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佛教石窟的类型之礼拜窟重点二、礼拜窟的形制特征礼拜窟的空间形式亦具有多种不同的式样。中心塔柱式窟(塔庙窟、塔柱窟)佛殿窟(方形窟)佛坛窟大像窟涅槃窟中心塔柱窟其祖型应是印度的支提窟。印度的支提窟,窟中凿建一座佛塔是其主要特征。这种支提窟传到中国各地之后,其形制在不同地域产生了不同的特点,随之中心柱窟的形制也出现了许多地域特色佛教石窟的类型之礼拜窟云冈石窟第一窟莫高窟第154窟云冈石窟第2窟佛殿窟此类洞窟,平面多作方形,故研究者将其称为方形窟。因其使用功能与寺院佛殿相似,也被称为佛殿窟。这是中国石窟中最具典型性的窟型,遍布各地石窟,其流行使用的时间也最长。佛教石窟的类型之礼拜窟佛坛窟佛坛窟是佛殿窟的变异形式。在窟中安置方形或长方形佛坛,造像集中布置在佛坛上。佛教石窟的类型之礼拜窟大像窟大像窟是指窟内雕凿或塑造高大佛像的佛殿窟。乐山大佛云冈石窟:昙曜五窟(第16至20窟)佛教石窟的类型之礼拜窟涅槃窟专为安置涅槃像而开凿的洞窟,是佛殿窟的变异形式。佛教石窟的类型之礼拜窟莫高窟第158窟麦积山石窟第1窟三、礼拜窟的造像配置礼拜窟中佛教造像的配置,受到洞窟形制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类型、不同形制的礼拜窟,其造像的布局情况亦不相同。中心柱窟的造像,主要造像安置在中心柱四壁的龛中。此外在侧壁也开龛安置佛像。方形佛殿窟的造像,置放在正壁或侧壁龛中。正壁一龛窟,是最为流行的模式。在北朝和隋代,三壁三龛窟的布局,亦较为流行。在佛坛窟中,造像集中置放在佛坛上。四壁一般不再开龛造像。在大像窟和涅槃窟中,大像或涅槃像形象巨大,占据洞窟中最显著的位置。洞窟中的造像,是佛教信徒礼拜的主要对象。从造像题材和组合来看,不同时期也有所不同。最早的洞窟主像为单身像,尚未出现胁侍像。从单身像开始,造像组合内涵逐渐扩大,造像数量渐增。其发展的轨迹为:单体造像→一佛、二菩萨→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出现七身一铺或九身一铺的造像之后,石窟的造像,即形成较为完整的组合。云冈石窟第20窟释迦牟尼佛坐像释迦三尊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西方三圣东方三圣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三世佛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四、洞窟的附属设施保存至今的石窟遗迹,由于人为和自然原因的毁损,许多洞窟已经失去原有的面貌,或部分改变。因此不能简单认为洞窟原来就是现有这个样子。事实上许多洞窟的现存遗迹,仅仅是原有洞窟的一部分。要恢复洞窟的原有面貌,必须从现存遗迹中尽可能地寻找更多的线索和迹象。以便能够对洞窟的历史面貌及变迁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洞窟的附属设施洞窟的附属设施,是洞窟的原有结构组成部分之一,大多安排在洞窟之外的崖壁上或地面上。故而易于因自然的风沙、火灾、水灾、地震等外力的破坏而毁损,有的已荡然无存;有的则尚有遗迹可寻。石窟附属设施的遗迹,在文物保护中最容易被忽略,极容易被人为地破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根据考古发掘和调查的相关资料,目前所知的石窟的附属设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窟前建筑(殿堂建筑和窟檐)2、排水设施3、栈道洞窟的附属设施麦积山石窟栈道全景上七佛阁第4窟散花楼中七佛阁第43窟第133窟第5窟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