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衔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必然涉及的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内容的衔接与处理夏红丽前提:对信息技术教育上位目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认同,对本学科课程目标的认同与理解。目标预期:1、能够通过了解课程内容设计阶段的衔接处理的前提条件和处理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体现的层次和特点,增进对标准内容的整体理解。(如与原大纲的区别)2、能够关注在实施中如何处理好内容衔接的问题,并进行有实效的探索。提要:一、内容衔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必然涉及的问题二、内容衔接处理的指导思想三、内容衔接的层面与特点四、如何处理衔接——实施中内容衔接举例分析五、探讨——让学生有效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策略与方法一、内容衔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必然涉及的问题1.课程设计的基础背景(1)无经验借鉴(2)小、初、高课程任务划分一、内容衔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必然涉及的问题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两个基点(前期研究)(1)非零起点(2)关注差异,在确保全体学生全面信息素养提升的同时,提供对个性发展的支持。课程体系结构:一个必修模块+五个选修模块。课程前的经验水平差异,课程中的发展水平差异,课程后的个性发展意向差异一、内容衔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必然涉及的问题3.大众化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是贯穿各学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内容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技术”是生成课程内容的载体,是构建学生信息素养的平台,无论在哪个学段,在课程的哪个学习模块,大众化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都要进入其中。一、内容衔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必然涉及的问题4.必然涉及的衔接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课程整体内容上的衔接、必修模块与初中课程在内容上的衔接、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之间内容的衔接。内容衔接成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与实施中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一、内容衔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必然涉及的问题必修模块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基础,同时是学习后继选修模块的前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信息素养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成为基础模块内容构建的基点。五个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相衔接,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同时是支持学生个性发展的支架与平台。学生对基础模块的学习经验水平和个体技术素养提升需求成为选修模块内容构建的基点。二、内容衔接处理的指导思想1.总的指导思想不是连接,而是总结、提升、拓展、深入,总体内容上的衔接在于超越——章显技术性、知识性、文化性的统一,理解、实践与“创造”(以批判反思为基础的)的统一。(课程目标中清晰地体现了总结、提升与超越的思想)总结,针对技能知识、方法知识;提升:理念目标等;超越;整个课程价值二、内容衔接处理的指导思想2.必修模块衔接的基本思想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为主线,强调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构建与社会发展形势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提升、拓展)二、内容衔接处理的指导思想3.选修模块衔接基本思想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既注重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适度反映技术的前沿进展,又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知识层面突出拓展、深入,总体上超越单向度的技术教育,强调技术素养教育和文化素养教育的紧密结合)三、内容衔接的层面与特点按照总结提升、拓展深入、超越的指导思想,内容衔接主要可以划分成三个层次:1.基于“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进行总结、提升。例如,对技术工具类的内容:注重工具共同属性的提炼与实际应用功能的综合与归纳,突破单纯的技术工具操作技能的训练,突出运用技术工具的思想方法;三、内容衔接的层面与特点2.从技术原理、概念和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本质规律、过程、方法方面进行拓展、深入与超越。例如,对作品创作类内容:作品创作的出发点是利用技术有效解决表达与交流的实际问题,作品完成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过作品产生创作过程和驱动过程的演进,使学生经历工具操作与技术方法应用的过程,产生对技术方法及思想的体验和了解,经历对信息的筛选、甄别、他人技术作品的评价与鉴赏,从而体会信息与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经济、政治乃至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三、内容衔接的层面与特点3.从技术思想、文化,技术与人、社会的关系的理性认识方面形成对技术教育的超越。例如,《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鲜明的强调,让学生使用多媒体技术表达思想、实现交流与完成创作,认识多媒体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让学生体验和认识多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所携带、支持和传达的具有更加广泛意义技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包括正价值与负价值,例如“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中的活动建议(2))。四、如何处理衔接——实施中内容衔接分析举例1.必修模块就必修模块来说,对初中内容的衔接主要在于总结与提升,具体体现是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作为构建《基础》模块体系的主要线索,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加工与表达——发布与交流——存储与管理”的逻辑路线来选择和组织内容,在强调技术本体内容严谨完整的同时,突出了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规律与方法和对技能经验理性认识的提升。四、如何处理衔接——实施中内容衔接分析举例信息获取:(1)根据内容标准形成学习目标,分析目标理解衔接1)要使学生能对信息获取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宏观把握(要防止仅限于数字化信息获取的误区),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划分信息获取的基本阶段,尝试客观地分析信息的需求,宽视野地筛选信息源,有效地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总结与提升)四、如何处理衔接——实施中内容衔接分析举例2)要使学生在小学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万维网中通过使用搜索引擎来高效地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搜索技巧和搜索能力。(深入与提升)四、如何处理衔接——实施中内容衔接分析举例3)要使学生在以前自觉的零散文件下载的基础上,对网络文件的下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同时积极尝试多途径、高效率地查找和下载文件信息。(总结)4)要使学生对丰富多样的网络数据库中资源的检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体验信息获取手段的多样性和信息管理在信息获取中的重要性。(拓展)四、如何处理衔接——实施中内容衔接分析举例(2)根据学习目标形成具体内容,分析内容理解衔接四、如何处理衔接——实施中内容衔接分析举例2.选修模块就选修模块的总体内容来说,“衔接”更在于超越,《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尤为鲜明,具体表现为内容标准突出了技术素养教育与文化素养教育的紧密结合,强调学生经历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表达、交流等实际问题的特殊性、有效性,掌握信息问题解决过程中有关规划、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进而体会到人、机之间的互动作用和人、技术、社会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这超越了技术训练,甚至超越了技术教育。四、如何处理衔接——实施中内容衔接分析举例教学活动设计案例1:针对标准“(二)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的(3)设计利用图像表达思想观点,强调利用多媒体解决表达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案例1四、如何处理衔接——实施中内容衔接分析举例教学活动设计案例2针对标准“(三)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流”中的(3)、(4)而设计(1)利用多媒体报告方式进行交流,强调运用多媒体实现有效交流的方法。案例2四、如何处理衔接——实施中内容衔接分析举例(2)在作品层面的提升与超越:一个让学生有效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案例设计针对标准(三)中的(2)和(3)的设计五、探讨——让学生有效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策略与方法学生经历信息技术过程存在一个有效性问题,有效的经历信息技术过程,学生必须保持在一种积极能动的状态之中。如何调动和引导学生,以保证和提高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有效性。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创作主题五、探讨——让学生有效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策略与方法2.设计生动、具体的创作内容3.详细、明确的描述信息情境4.围绕“四个为什么”启动规划工作5.渗透软件工程的设计方法6.把工作结果表格化7.使交流的方式新颖五、探讨——让学生有效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策略与方法8.重视创意鼓励独特9.强调分工与合作10.提供支持创作的资源基于信息素养这个上位目标进行各学段课程任务的轮廓性分野。小学——初步接触信息技术,形成感性经验;初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开始学习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高中——在持续经历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发展,追求自由于信息文化的能力。回到首页例如,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中,都包含了对文本信息、表格信息的加工,以及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因特网上信息传递与发布等信息工具部分的内容。再如,从小学、到初中都涉及了多媒体工具软件的操作使用和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而在高中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中,也从信息获取、加工与信息发布的线索,再度涉及多媒体技术的内容。•与其他课程标准不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没有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而且,义务教育阶段也没有成型的标准可供依托。•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在教育部2000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导下实施的,指导纲要同样不能作为本次研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参照。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