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单刀会》与小说《三国演义》之关云长单刀赴会的对比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元杂剧《单刀会》与小说《三国演义》之关云长单刀赴会的对比研究作者:莫春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3期摘要:元杂剧《单刀会》与小说《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两者本同而末异,都属于通俗文学范畴,但不同的体裁决定了它们的差异性。因此本文简要分析两者在结构安排、描写方式两方面的异同。关键词:单刀会;三国演义;结构安排;描写方式作者简介:莫春娟(199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2016级研究生。[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01元人罗宗信《中原音韵序》说“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成哉”!大元乐府即指元代的戏曲和散曲。他的话表明元人自己既已确认元曲是足以和唐诗、宋词并列的一代文学的代表。戏曲和小说都属于通俗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两者本同而未异,存在一定的可比性。因此本文以“单刀会”这一共同事件为中心,浅谈杂剧《单刀会》小说《三国演义》在结构安排、描写方式两方面的异同。一、结构安排的差异性“结构”是一种叙事艺术,是指怎样安排,组织故事情节。元杂剧作为一种独立体裁,具有完整的结构体制,最常见的剧本结构是一本四折。四折代表四幕,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来完成剧本结构的写作。元杂剧《单刀会》是典型的一本四折,但它的剧本结构跳出了每幕代表一個阶段的固有模式。第一折以副末鲁肃开场定三条计为开端,借一、二折正末乔公、司马徽之口,勾勒关羽的英勇形象,这种结构处理方式透析了观众的心理,给人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之感,更能抓住观众。第三折关羽才真正出场,然而此时故事还处于经过阶段,矛盾冲突不激烈,并没有到达高潮,其用意在于通过前面细致的描述为后面刀会挟鲁肃作铺垫。直到第四折鲁肃索还荆州立即遭到关羽的驳斥,正面表现矛盾冲突;接着又用[雁儿落]、[得胜令]、[搅筝琵]等唱词威慑鲁肃,迎来了全剧的高潮,最后以[离亭宴带歇指煞]、[沽美酒]、[太平令]等唱词结束全剧。这样的结构安排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龙源期刊网《三国演义》叙事时间长,人物众多,事件错综复杂,采用章回体形式将整个百年的历史事件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全书既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各回又能独立成篇。第六十六回以张昭献计索荆州为故事开端,经过诸葛瑾两索荆州被拒,鲁肃定计的发展,紧接着进入故事的高潮“关云长单刀赴会”,最终以关公乘风而去作为故事的结尾。整个故事情节紧凑集中,脉络分明,有急有缓,用较多的笔墨描写关公赴会的场景,将整个故事焦点放在单刀赴会的场景上,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酣畅淋漓之感。由于受章回体的影响,小说不能像元杂剧那样将大量的笔墨集中在情节的发展阶段,而是聚焦于高潮,直接抓住读者心理,让故事来得快去得也快,让读者酣畅淋漓的感受英雄人物的豪气。这样的结构安排符合章回小说的特性。二、描写方式的差异性虽然《单刀会》和《三国演义》六十六回中涉及的人物不全然相同,但中心人物都是关羽,所以本段将从关羽形象的塑造来探究两者描写方式的差异。杂剧中关羽的主体地位不是通过出场次数的多少表现出来的,而是采用正侧结合,以侧面描写为主的方式,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的英雄形象。在前两折中,关羽并未出场,而是借乔公、司马徽之口和鲁肃的心态描写,从侧面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神勇刚烈的关羽,成功地完成了主角登场前的准备工作。戏剧情节发展至此,关羽本人的舞台形象虽还没有出现,但观众却已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仿佛一个神勇的关羽已在观众心目。第三折中的四支曲子,明看似对关兴、关平说话,实为关羽自白,其用意在于从正面刻画关羽的性格,极力描写他刚毅、豪迈的英雄气概。第四折通过关羽与鲁肃的交锋,正面表现关羽性格。而[新水令]、[驻马听]两支曲词一气呵成,使“境”与“人”浑然一体,以大自然的雄奇壮美反衬关羽的阳刚、壮烈之美。小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英雄志士的颂歌,塑造了一系列独具神采的人物形象。如毛宗岗所说的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也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惟于关羽,较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1]”。可见关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深受文人、民众喜欢。小说六十六回采用正面描写方法,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神勇睿智、骄傲自矜的关羽。如关羽和诸葛瑾对话,正面表明了关羽的赤胆忠诚。而独驾小舟,单刀赴会又将关羽的骄傲自满,刚而自矜表达得淋漓尽致,为后文败走麦城埋下了伏笔。宴席上面对鲁肃的逼索,关羽避重就轻的作答,正面表现出他的机智。随后“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两个简单的动作就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神勇睿智的关羽。综上所述,杂剧的描写方式更加多样,主要通过正侧结合,以侧面描写为主,借助旁人之口来塑造关羽形象;而小说六十六回主要以正面描写为主,通过绘声绘色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展示关羽的英勇睿智。注释:[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07.参考文献:龙源期刊网[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06-107.[2]徐沁君校.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67-99.[3]王同书.三国演义对关羽的描绘及其文化意蕴[J]明清小说研究.2002(02):83-98.[4]张生筠.中国戏曲与三国演义[J].剧作家,2011(05):83-90.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