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2014年03月06日工程名称二十埠河东支段综合治理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项工程名称道路结构形式长江东路以南至新安江路段两侧沿河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新安江路以南至施工终点两侧沿河道路采用泥结碎石结构。1、二十埠河综合治理工程路面结构拟定:结构设计一(7米与9米红线道路结构):范围:东西岸长江东路以南至新安江路4cm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6cm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30cm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6cm石灰土底基层结构设计三(泥结碎石结构):范围:东西岸新安江路至二十埠河1cm石屑磨耗层8cm泥结碎石面层30cm道渣石基层2)、人行道路面结构:人行道路面结构为:6cm厚纽西兰地砖2cm厚水泥砂浆(1:4)18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收人技术交底记录2014年03月05日工程名称二十埠河东支段综合治理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项工程名称路基填筑交底内容:工艺流程:测量放线→路基处理及填前碾压→路基分层填筑→分层压实。1、测量放线首先对业主单位所交控制桩及资料进行复测校核,确认无误后根据施工需要加密控制桩及水准点。然后测设现状横断面图,一般平坦地段50m测一断面,起伏较大地段进行加密断面,经实测与设计提供值不符时及时交监理确认。路基正式填筑前,每20m测设一中线桩并测一组边线桩,为确保路基碾压质量,在路堤土两侧各加宽30~50cm,当路堤碾压成活后再进行刷坡达到设计宽度及坡度要求。2、地表清除处理过的路基清除表层淤泥,然后进行填夯,每层填筑厚度不超过30CM,不能直接用膨胀土回填,应进行掺灰搅拌处理后再填筑。3、路基处理及填前碾压一般地基的处理根据道路沿线路基条件分以下几种状况分别进行处理:第一类:清表后土基顶面距离路床高差大于等于40cm的,在清表后处理完毕的土基顶面直接铺筑40cm的6%掺灰改良土,之上铺筑路基填料。第二类:清表后土基顶面距离路床面高差小于40cm的,从路床面高度起向下超挖达到路床下40cm深度,在这40cm范围内铺筑40cm的6%掺灰改良土。第三类:清表后土基顶面在路床面以下的,将路床下40cm范围内换填成6%掺灰改良土。如局部含水量过大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经过试验确定具体掺灰比例。膨胀土地基处理膨胀土路基采用掺石灰处理,掺灰量根据膨胀率具体确定。若采用弱膨胀土作为路床填料,应经改性处理后方可填筑,可掺入6%的石灰进行改良处理,改性后的涨缩总率不得超过0.7%。软土及沟塘的处理道路经遇软土和沟塘处要对路基进行处理,清淤必须彻底,以清至硬质原状土为标准,基底填筑40cm的6%掺灰改良土后,按正常路段以路基回填材料填筑至路床顶面。施工中对淤泥应予以推土机或人工清除,包括对原农田、菜地的植被,清除后方可进行堆填碾压,满足路床土压实要求,对高填方段的压实填土应进行跟踪监测。4、路基填筑道路红线外绿化带范围内沟滨和沟塘的回填材料为素土,分层回填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为20cm-30cm。路基填方要求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特征的土。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使用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若采用中等膨胀土作为路堤填料时应经改性处理后方可填筑。弱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时,若膨胀率不超过0.7%,可直接填筑,并采取防水、保温、封闭、坡面防护等措施。路堤的施工方法:根据地形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水平填筑法或纵向分层填筑法两种形式。水平分层填筑法,按设计断面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每填一层,需经压实符合规定后,再填筑上一层。纵向分层填筑法,当原地纵坡大于12%的路段,应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采用机械碾压时,分层最大松浦厚度不应超过30cm。挖方路垫的施工当挖方路基开挖到设计标高时,对路基顶部表层的土,应做土工试验。当路垫路床的表层下30-80cm内为有机土、难以翻拌晾晒干的过湿土、暴露后易风化的软岩,其CBR值应大于规范规定要求,如不符合规定,应清除进行换填。当路垫路基顶部以下位于含水量较多的土层时,应换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换填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整平凹槽,设置盲沟,将地下水引出路外,在分层回填压实。填挖结合段的施工在路线纵向和横向填挖交界段,地面自然横坡度陡于1:5的斜坡上,路基基底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1m,台阶应有2%-4%向倾斜的坡度,挖台阶前应清除草皮及树根。对土质路基填挖衔接处应采取超挖回填措施并进行压实。桥涵、挡墙等结构物处的填筑(1)填料:按设计要求选用符合规范的材料。(2)填筑:应适时分层回填压实,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20cm。当采用小型夯具时,松铺厚度不宜大于15cm,并应充分压实到规定要求。结构物回填处顺路线方向长度应按设计规定,并挖成台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分层回填。回填处如有泄水孔或其他构筑物时,按设计或规范要求碎石、粗砂或砂砾层。回填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时,必须注意两边对称同时进行,直至管顶。回填时特别要注意管道两侧腋下的回填压实。桥台、涵身背台和涵洞顶部的填土压实度标准,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5%。5、填筑过程中质量控制:(1)土方填筑过程中,要以试验段施工的结论指导全面施工。(2)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后方可填筑下一层。(3)每层填方设专人严格掌握卸土地点、分层厚度、土壤性质,并应在整个路基填筑宽度内使运土车辆均匀分布行驶。(4)试验人员应跟班作业,严格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并测定压实度,确保每层压实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收人技术交底记录2014年03月06日工程名称二十埠河东支段综合治理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项工程名称石灰土(长江东路-新安江路段)交底内容:1准备工作①在石灰土基层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部颁《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深刻领会石灰土施工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②制定操作程序,建立健全工地试验、质量检查等项制度,建立质保体系。③通过石灰土的2组标准击实平行试验确定其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按试验值制备的试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符合设计要求。④按施工方案,配足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要求设备配套,性能良好。⑤按路面高程进行放样测量。2石灰土指标规范石灰土底基层应用18-20t三轮压路机碾压或振动压路机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小于15cm,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石灰土宜采用稳定拌合机拌合,可采用路拌或场拌,采用路拌时必须随时检查拌和深度,防止拌合深度不够,形成素土夹层,石灰土指标应符合规范规定,具体如下:1)土的有机物含量小于8%,硫酸盐含量小于0.8%,土中不得含有树根杂草等物。2)一般采用塑性指数12-18的粘性土为好。易于粉碎及拌合,并便于碾压。3)石灰应符合GB1594规定的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技术标准CaO+MgO的含量≥65%。4)灰土底基层宜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施工,施工期的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5)石灰土做底基层时,七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0.6Mpa。6)石灰土做底基层时,压实度不小于95%。7)灰土尽量采用集中厂拌施工,若采用人工拌和法施工,土须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15mm,消石灰过筛的颗粒不得大于5mm。将过筛的土和石灰干拌1-2遍,然后加水拌和,应不少于3遍,直至均匀为止,将拌和好的石灰土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石灰土底基层不能在低温季节施工,并不能在水文不良地段采用。3石灰土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放样——摊铺土——运输摊铺石灰——拌和——整平——碾压——养生。石灰土底基层施工工序具体如下:①施工测量:施工前对下承层路基顶面在验收合格之后每20M设一桩,并在路面边缘外0.3-0.5M处设一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底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②备料:石灰必须达到Ⅲ级以上的技术指标,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石灰在野外堆放时间较长时,应妥善覆盖保管,不应遭日晒雨淋,充分消解后放置一星期后方可使用,要根据配合比计算每车料的摊铺面积及堆放距离。③摊铺、拌和、过筛、放灰土、整平。将配备好的石灰按照要求均匀摊铺在已备好的土上,用拌和机将土和石灰旋碎、旋匀,同时不得破坏下承层,过筛后保证灰土颗粒不大于1.5CM,将原有未旋的素土夹层及其它杂物全部清出,过筛结束后,测定石灰含量不小于设计值,同时检查含水量不小于设计值。按照指示桩上的松铺厚度均匀摊铺,含水量略小时,适当洒些水,确保其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接近,用拌和机旋匀后,整平,用8-10T光轮压路机稳压2遍后,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碾压过程中,其表面应始终保质湿润,碾压严格按照“路基工程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碾压时,如发现“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合或用其它方法处理,严禁“薄层补贴”。石灰土混合料从拌和、摊铺到碾压成型全过程不应超过3天,最好在24h内完成。4保湿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保持表面湿润,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5雨季施工措施:如遇雨季,为了工程施工的连续性,各施工点相应地配备适量的防雨布,以便在灰土施工期间的遮盖,对于已备好的未掺石灰的土,在雨前用压路机碾压1-2遍,同时注意排水,以防雨季将土浸透,待天晴时很快便可晒干、风干,投入施工。6夜间施工保证措施1、在有保证道路安全畅通,施工作业面内机械、人员安全的措施下,整个施工现场有充足的亮度。2、夜间施工的工人挑选年轻力壮,白天得到充足休息的人员。3、对夜间作业的项目,有专业技术人员跟踪作业,严把质量关。4、对工人进行夜间操作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排安全员跟班作业。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收人技术交底记录2014年03月06日工程名称二十埠河东支段综合治理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项工程名称泥结碎石(新安江路-二十埠河段)交底内容:泥结碎石是以粗碎石做主骨料形成嵌锁作用以粘土作填缝结合料,从而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常用灌浆法,其一般工序为:①准备工作;②摊铺碎石;⑧预碾碎石;④灌浆;⑤带浆碾压;⑧最终碾压。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下承层及排水设施、施工放样、布置料堆、拌制泥浆。泥浆一般按水与土为0.8∶1~1∶1的体积比配制。过稠、过稀或不均匀,均将影响施工质量。2.碎石摊铺和初碾压,使碎石初步嵌挤稳定为止。过多碾压将堵塞碎石缝隙,妨碍泥浆灌入。摊铺碎石时采用松铺系数1.20~1.30(碎石最大粒径与厚之比为0.5左右时用1.3,比值较大时,系数接近1.2)。摊铺力求表面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初压,用8吨双轮压路机碾压3~4遍,使粗碎石稳定就位。在直线路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线碾压;在超高路段,由内侧向外侧,逐渐错轮进行碾压。每次重叠1/3轮宽。碾压弯第一遍就应再次找平。初压终了时,表面应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和纵坡。3.灌浆及带浆碾压。若碎石过干,可先洒水润湿,以利泥浆一次灌透。泥浆浇灌到相当面积后,即可撒5~15mm嵌缝料(约1~1.5立方米/100平方米)。用中型压路机进行带浆碾压,使泥浆能充分灌满碎石缝隙。次日即进行必要的填补和修整工作。4.最终碾压,待表面已干内部泥浆尚属半湿状态时,可进行最终碾压,一般碾压1~2遍后撒铺一薄层3~5毫米石屑并扫匀,然后进行碾压,使碎石缝隙内泥浆能翻到表面上与所撒石屑粘结成整体。接缝处及路段衔接处,均应妥善处理,保证平整密合。⑴、施工准备材料:采用质地坚韧、耐磨、轧碎花岗岩或石灰石,碎石应呈多棱角块体;泥浆按水土0.8:1~1:1(体积比)进行拌制。机具:翻斗车、汽车或其他运输车辆按计划直接卸入路床,推土机或人工摊铺,洒水车,压路机,其他夯实机具。作业条件:路床已全部完成并经验收合格,保持现场运输、机械调转作业方便,各种测桩齐备、牢固、不影响各工序施工。⑵、测量放线:测量控制桩间距控制在10m一个,控制桩测设完成后,在施工段的一端打入φ25钢筋桩,把拉力器一端固定在钢筋桩上,另一端固定好钢丝绳,然后牵拉钢丝绳,使拉力器拉力达到10N以上,钢丝绳长度以每施工段100~130m为宜,一个施工段不得过长。钢丝绳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