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学校和教师在家校共育中的主导作用作者:宋海燕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7年第13期教育是家庭、学校、教师、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肩负着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而教师在家校共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构建家校共育的和谐氛围,教师需要与家长进行及时、适度的沟通,以达成教育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更加清晰了,即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呢?关键在学校——通过学科教学培养核心素养,通过构建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形成教育合力。一、学校应是家校共育的主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方面,家校共育可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由于学校肩负着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所以应是家校共育的主体。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拥有熟知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规律的专业教师。由于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并不都是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家庭教育也不具有学校教育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因此,学校应该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对家庭教育起到引领作用。同时,学校要指导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使他们成为家校共育的设计者、筹划者和组织者。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坚决不能使家庭与学校成为对立面。故学校应要求教师既要教育好学生,也要善于指导家长。二、教师应在家校共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家校共育的主体是学校,而在家校共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因此,学校要善于发挥教师在家校共育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1.尊重家长教师在请家长到学校来或是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时应该以礼相待,要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一位家长。教师切不可向家长“告状”、当众责备他们的孩子;在与家长谈话时,要把握适度原则,不要咄咄逼人,不要让家长有心理负担。龙源期刊网教师要注意与家长谈话的内容。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不要总是给家长施加压力,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如果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不会有太多的问题;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引导,教师就不能一味地给家长“施压”,因为家长有可能会给孩子加倍“施压”。有些脾气不好的家长,可能还会把孩子暴打一顿,造成孩子加倍逆反,不利于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对于学生,有些教师总是恨铁不成钢,所以会不失时机地向家长“抱怨”学生的问题。有些教师甚至一厢情愿地认为只需要向家长汇报学生的“问题”就可以了,总是关注学生需要改进的问题,而忽略了学生的优点与进步。一味地抱怨,只会让家长对孩子失去教育的信心。相反,如果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适当地进行表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从爱的角度出发,适时提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家长才更容易接受,也会增强家长教育孩子的信心。这样,才是有效的沟通,更能促进家校教育合力的形成。教师要时常与家长交流学生的点滴进步,而不是一有问题就向家长“告状”。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语气,不可以用发泄的口吻“教训”家长。2.沟通共育(1)请家长到校之前要三思家长的工作很忙,压力也很大,教师的一个电话,往往会让家长感到不安。因此,作为教师,在请家长之前一定要三思。一思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否正确,即家长能否起到协助教育的作用;二思家长的威信,即孩子平时是否听从家长的教育管理;三思事情是否严重到必须要请家长到学校来才能解决的地步。如果答案均为否定,那请家长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弄不好还会让家长觉得小题大做,甚至引起家长的反感,可能形成教育的反作用力。总之,教师在请家长到学校来解决学生的教育问题之前,一定要三思。(2)确定时间如果教师经过三思之后决定请家长来学校协助解决问题,一定要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提前确定好时间。如果家长一时抽不出身,而教师却要求家长一定要来学校,就容易激化矛盾;如果家长抽出时间来访了,而教师又因为教学工作没有时间接待,让家长久等,就会让家长感到不满。如此,提前确定好时间非常有必要。(3)精心准备教师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班主任、学校德育处曾经做的教育工作等。此外,还要有一个谈话思路或者提纲,以避免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没有重点、跑题太远而达不到良好效果。精心准备后,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其感受到孩子在学校受到了重视,这样交流起来也就顺畅了。(4)氛围融洽龙源期刊网学校作为服务性机构,在接待家长时要像接待顾客一样。在必须请家长到校时,也绝不可以形成“以家长为中心,周围坐一圈教师,每位教师都发表言论”的包围式格局。尽管教师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但这阵势着实会让家长感到难受。(5)思路清晰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先表扬学生的进步,再说出学生的问题。在说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与家长沟通。对于学生的缺点,不能不说,但不要说得太多,要摆事实,不评价。说到学生的缺点时,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对孩子能够进步充满信心,从而会主动与教师交流。(6)专心倾听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要专心倾听家长的发言,这会让家长感到受到了尊重。即便是一个交流起来特别困难的家长,在一个有耐心、善倾听的教师面前,也会被“软化”,变得容易沟通起来。因此,教师要认真、耐心地倾听家长的陈述,并及时回应;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不仅容易形成融洽的沟通氛围,还可以准确了解家长的想法,使沟通更有针对性。(7)达成共识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向家长提出关于学生教育的合理化建议,以达到家校一致、互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三、结束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学会等待,不要急于求成。因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和家长都需要付出耐心,教师要把握好与家长沟通的度,促进双方达成共识,推动家校和谐共育,共同陪伴学生健康成长。(责任编辑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