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2018版第四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讲:范明水13976809030fms0914@163.com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一、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项崭新的课题。艰巨性长期性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探索的历史背景1.建国初期为什么要照搬苏联模式?公有制基础上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为什么还要探索自己的道路?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1.建国初期为什么要照搬苏联模式?美国长期敌视围堵封锁中国没有经验需要学习苏联帮助支持建设优势对峙1953-1957年,新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近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以这些项目为核心,以900余个大中型项目(限额以上项目)为重点,中国大地上史无前例地形成了独立自主工业体系的雏形。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2.为什么要探索自己的道路?第一,苏联模式暴露其缺点和存在的问题。第二,学习苏联不能代替对本国的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毛泽东说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作用有两点:一是他揭了盖子二是他捅了娄子。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的墓碑,代表赫鲁晓夫毁誉参半一生暴露了苏联模式的缺点和问题引发了反对苏联反对共产的浪潮1956年,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标语:我们要面包1956年6月28日,波兹南策盖尔斯基机车车辆厂的约16000名工人聚集起来,进行示威游行,向政府要求更好的待遇和较低的税赋,并派了一位代表去华沙向政府陈情,然而因为传言代表遭到当局的逮捕,示威演变成了暴动,政府为了阻止暴动,出动了400辆坦克和10000名士兵,当天晚上,暴动方告平息。1956年,匈牙利发生了匈牙利事件事件中布达佩斯市中心的斯大林像被推倒匈牙利人民政权建立后,照搬苏联模式,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制造个人崇拜,破坏法制,引起人民强烈不满。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近20万名大学生和群众举行示威游行,要求第一书记格罗辞职,游行者推倒了市内的斯大林铸像,同保安部队发生武装冲突。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苏联的办法是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论十大关系》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论十大关系》重要讲话(1956.4),是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论十大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基本方针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革命与反革命关系是与非的关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改革从1956年9月到1957年3月的半年时间内,全国发生数十起罢工、请愿事件。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好人不闹事,闹事无好人”,“凡是与政府闹事的就是敌我矛盾”。他们对群众的闹事,一是“怕”,二是“简单处理”,即采取压制和压服的办法,动辄批判斗争、开除,甚至动用武力。例如,兰州一所技校,外省籍学生要求发给寒假回家路费,学校不同意,300多名学生闹了起来,学校领导采取强硬办法,抓了60多人,认为他们是反革命。社会问题频现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着矛盾?又是什么性质的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力相适应相适应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力不相适应相适应不相适应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性质:非对抗性特点:相适应又相矛盾解决途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2.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决定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3.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社会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非问题)(非对抗性质)敌我矛盾(敌我问题)(对抗性质)民主方法专政方法转化(性质:对抗性与非对抗性统一)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总方针: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对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对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对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对于民族间的矛盾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原因:受苏联影响,影响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中共八大探索:走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两条腿走路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1.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1959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本身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2.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决定实现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现代化走在世界前列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论述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国家、集体与个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长远与当前的关系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为补充;计划生产为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毛泽东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陈云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民主管理——毛泽东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邓小平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二、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一)初步探索的意义同时并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和平赎买思想的实践1956年9月8日中国试制成功了第一批新型喷气式飞机当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内——改善人民生活,争取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对外——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威慑,增强民族自立自强意识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二)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1957年下半年的反右扩大化:在党内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在国内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退社情况在国际上出现波兰、匈牙利事件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1957年下半年的反右扩大化: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1957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1957年下半年的反右扩大化:客观原因: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反革命分子猖狂进攻主观原因:党的领导层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对知识分子性质归属认识上的错误估计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认识的不确定性“现在学生上街,市民跟上去”,“形势非常严重”,共产党已经“进退失措”,局势已是“一触即发”,“毛主席他们混不下去了,该下台了”;公然提出要共产党退出机关、学校,公方代表退出合营企业,要求“轮流坐庄”;“根本的办法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请共产党下台”。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1957年下半年的反右扩大化:导致轻率地改变“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严重损害了中国共产党同知识分子、民主党派的关系使中共中央关于整顿党内作风的进程遭到中断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1958年,全国刮起了共产风,产生了“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和“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盲目乐观情绪。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脱离了中国当时的实际第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初期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提出钢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翻一番,由335万吨达到1070万吨,1959年要比1958年再翻番,由1070万吨达到3000万吨。粮食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产80%,由3900亿斤达到7000亿斤左右,1959年要比1958年增产50%,由7000亿斤左右达到10500亿斤。各级领导者不根据客观规律办事,凭主观愿望出发,搞强迫命令、瞎指挥。一是高度密植种小麦。“深耕三尺,用种百斤,施肥十万,大搞小麦丰产片”的指示。二是定向密植种包谷。要早种、深耕、肥足,实行“东西开行,南北开厢,定向密植”。各地一个样,长出的禾苗,要像士兵在操场“立正”那样,一律向左看(向太阳)。出现了很多虚报工农业产量,大搞产量放卫星,对成绩疯狂浮夸。最著名的是河北徐水县,一年收获粮食12亿斤。依照这种报告制定的国家征收粮食额度,也是导致后来灾荒地主要原因。教授要按所种农作物产量评级,亩产1000斤只能当五级教授,2000斤的当四级,3000斤的当三级,4000斤的当二级,5000斤的当一级。不承认生产队之间的差别,贫富队拉平,在公社范围内实行平均分配。公社办起了公共食堂,托儿所,敬老院,缝纫组等公共事业。有些公社实行所谓生活基本需要供给制,吃,穿,用,住,看病,婚丧,教育,烤火,理发,娱乐(看电影,戏)实行绝对平均主义一一十包!将自留地,个人拥有的林木,牲畜收归公社所有,集体共了个人的产。实现“一平二调”。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资源环境制约生产发展国民经济失调生活水平下降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的通知,和8月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是“文化大革命”错误发动的重要文件。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理论原因:搞不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原因: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个人原因:个人认识上的错误,独断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第一阶段:表现为“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第二阶段:表现为粉碎林彪的反革命集团第三阶段:表现为粉碎江青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政治上,严重践踏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经济上,造成我国国民经济巨大损失文化上,严重摧残教、科、文领域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