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6年修改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法规[2006]1号文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实施目录总则9责任……………………………………………………………………………………第1篇检验与发证……………………………………………………………………第1章通则………………………………………………………………………………1一般规定………………………………………………………………………………4法定证书第2章检验2检验范围4证书第3章签发货船适航证书的检验1一般规定2初次检验3年度检验第8章签发客船适航证书的检验1一般规定第12章签发船员舱室设备符合证明的检验1一般规定2初次检验3换证检验附录送审图纸目录2签发货船适航证书的送审图纸目录3签发船舶载重线证书的送审图纸目录第2篇吨位丈量第1章通则1适用范围第2章吨位计算3其他第3篇载重线第1章通则4甲板线与载重线标志第2章核定干舷的条件2开口关闭设备与密性3排水设备与船员保护设施4核定A型船舶干舷的特殊条件5遮蔽航区船舶的特殊规定6核定顶推船-驳船组合体干舷的特殊条件第3章干舷计算1基本干舷2干舷修正第5章半潜船的特殊要求1定义2半潜作业状态下的储备浮力3半潜作业状态下的密性4最大沉深水线标志第4篇船舶安全第1章通则1适用范围2定义3客船等级第2-1章构造—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1分舱与稳性2机械设备3电气装置第2-2章构造-防火、探火与灭火1一般规定2客船的消防安全措施3货船的消防安全措施5特种用途船的消防安全措施620m及以上有人非机动船的消防安全措施7其他船舶的消防安全措施第3章救生设备1一般规定2配备要求3救生设备的存放、登乘、降落、回收与检修4应变部署与救生演习5救生设备要求6船长决策支持系统第4章无线电通信设备1一般规定2配备要求附录1甚高频无线电装置附录2经修改的关于接收船舶航海、气象报警和紧急信息(NAVTEX)窄带直接印字电报设备性能标准的建议案附录6中频无线电装置附录7中、高频无线电装置附录9救生艇筏手提双向甚高频无线电话附录11便携式现场(航空)双向VHF无线电话装置性能标准的建议案附录12固定式现场(航空)双向VHF无线电话装置性能标准的建议案第5章航行设备1一般规定附录3雷达设备性能标准的建议案附录5回声测深设备性能标准建议案附录8船用发送航向装置(THD)性能标准建议案第6章货物装运3谷物装运第7章完整稳性2稳性基本要求3稳性特殊要求第8章信号设备1一般规定第5篇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结构与设备第1章通则1一般规定第2章防止油类污染规定1一般规定2油船货油区域防油污结构与设备的要求3油船与非油船机器处所防油污设备和措施要求第3章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定1一般规定5将意外污染减小至最低限度的要求6类油物质的运输与排放7船上有毒液体物质海洋污染应急计划第4章防止海运包装的有害物质污染规定1一般规定第5章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则1一般规定第6章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定1一般规定2告示、垃圾管理计划和垃圾记录簿第7章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定1一般规定2船舶排放控制要求附录Ⅰ试验循环和加权因数附录Ⅱ船上焚烧炉的型式认可和操作限制附录Ⅲ加油记录单包括的资料第6篇高速船第1章通则1一般规定2适用范围4定义第2章浮力、稳性与分舱2完整浮力与设计水线3排水状态下的完整稳性4非排水状态下的完整稳性5过渡状态下的完整稳性6破舱稳性7结构密性第3章舱室布置与脱险措施3舱室的布置5出口与脱险设施7船员与乘客保护第5章消防1一般规定6固定灭火系统的设置7水灭火系统第6章救生设备与装置3救生筏与救生浮具的配备第7篇船员舱室设备第1章通则1适用范围3图纸资料第2章船员舱室设备与其他1卧室2餐厅4卫生设备8舱室、通道和出入口的布置和结构第8篇乘客定额及舱室设备第1章通则4客船分类第4章乘客定额标准3通道与出入口第6章卫生处所与医务处所2厕所第9篇客滚船附加安全要求第1章通则1一般规定2定义3车、客处所布置原则4装载车辆的处所型式5防倾和减摇措施6装载旅客列车的客滚船的月台及梯道布置7船舶安全操作和报警装置第2章检验1一般规定2初次检验3年度检验及换证检验第3章吨位丈量1一般规定第4章载重线1一般规定2核定干舷的补充规定第5章船舶安全1一般规定2构造—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3构造—防火、探火与灭火4救生设备5完整稳性6无线电通信设备和航行设备第6章车辆装载与系固1一般规定2系固布置3车辆系固计算4系固设备的检验附录车辆系固装置有效性评估方法第7章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结构与设备1一般规定第8章乘客定额及舱室设备1一般规定第9章营运要求1一般规定2船舶安全和防污染操作程序手册总则9责任新增9.3-9.5如下:“9.3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在船舶营运期间内,应确保船舶处于适航状态;9.4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船长应遵守海事部门关于船舶开航的规定;9.5船长应按批准的装载手册/稳性计算书装载乘客、货物,按核定的系固手册进行货物系固。”第1篇检验与发证第1章通则1一般规定1.1.2由下列文字替代:“1.1.2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与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应符合本局《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1篇第11章和第12章、第4篇附则5和附则6的规定。签发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和签发防止空气污染证书的检验应符合本局《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1篇第10章和第18章及本法规第5篇第3章和第7章的规定进行。但对航区有关部分,可按本法规相应规定执行。”新增1.1.6如下:“1.1.6敞口集装箱船应符合本局《敞口集装箱船检验暂行规则》的规定。”原1.1.6改为1.1.74法定证书原4.1.1(5)改为:“(5)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如申请);”新增4.1.1(15)和(16)如下:“(15)防止空气污染证书(如申请);(16)船员舱室设备符合证明(如申请)。第2章检验2检验范围2.6句末后新增下列文字:“对船龄15年及以上的散货船和液货船,其船底外部检查应在船底出水的状态下进行。”4证书4.2(7)改为:“(7)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防止空气污染证书、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和船员舱室设备符合证明的有效期限不超过5年;”第3章签发货船适航证书的检验1一般规定1.5由以下文字替代:“1.5本章也适用于工程船、起重船、拖船、驳船和顶推船-驳船组合体的检验。”2初次检验2.1(2)⑬改为:“⑬确认航行灯、号型和声响信号的配备及功能。检查遇险信号和抛绳设备的配备、规格和存放。”新增2.1(2)○22如下:“○22对顶推船—驳船组合体的附加要求是确认顶推船和驳船的联结装置。”2.2句末增加如下内容:“对铰接式顶推船—驳船组合体,应分别对顶推船和驳船签发货船适航证书,但对证书中船舶类型栏作交叉标注:对顶推船标注:顶推船-驳船组合体——顶推船对驳船标注:顶推船-驳船组合体——驳船对固定式顶推船—驳船组合体,应签发货船适航证书,但对证书中船舶类型栏作标注:固定式顶推船—驳船组合体。”3年度检验新增3.1(33)如下:“(33)顶推船-驳船组合体还应包括本章2.1(2)○22规定的项目;”原3.1(33)改为3.1(34)。第8章签发客船适航证书的检验1一般规定新增1.5如下:“1.5客船经初次检验或换证检验合格后,在客船适航证书中注明客船等级:Ⅰ级/Ⅱ级/Ⅲ级。”新增第12章如下:“第12章签发船员舱室设备符合证明的检验1一般规定1.1如申请签发船员舱室设备符合证明,则应进行下列检验:(1)初次检验;(2)换证检验。1.2检验要求按本章2和3及第2章的有关规定。2初次检验2.1初次检验应包括:(1)图纸资料的审查;(2)在建造期间和安装之后的检验应包括下列项目,并应符合审查批准的图纸资料的要求:○1确认船员舱室的布置;○2确认船员舱室设备的配备。2.2初次检验合格后,应签发船员舱室设备符合证明。3换证检验3.1换证检验的要求与本章2.1(2)要求相同。3.2换证检验合格后,应签发船员舱室设备符合证明。”附录送审图纸目录2签发货船适航证书的送审图纸目录新增2.1(22)和(23)如下:“(22)顶推船-驳船组合体联结装置布置及操作手册。(23)半潜船的半潜作业操作手册。”3签发船舶载重线证书的送审图纸目录3.17括号内增加“、半潜船”。新增3.26和3.27如下:“3.26半潜船作业载重线说明书(备查)。3.27最大沉深水线标志图(半潜船)”第2篇吨位丈量第1章通则1适用范围删除1.1(3)条文字。第2章吨位计算新增3如下:“3其他3.1客滚船的吨位计算3.1.1计算总吨位时,具有顶盖的滚装处所也应计入。3.1.2计算净吨位时,系数K2按0.54计取。”第3篇载重线第1章通则4甲板线与载重线标志新增4.5如下:“4.5如船舶所核定的干舷比最小干舷为大,因而其载重线是勘划在相当或低于根据本篇所核定的最小干舷相应的夏季载重线位置时,可仅勘划淡水载重线。”原条文“4.5至4.8”依次改为“4.6至4.9”。第2章核定干舷的条件2开口关闭设备与密性新增2.6.2如下:“2.6.2按低于本篇附录2中B型船舶K值表核定干舷的船舶,如机舱棚没有其它建筑物保护,则在干舷甲板上的机舱棚的出入口应设有两道钢质或其它相当材料的风雨密门,其中外门的门槛高度应高出甲板至少600mm,内门的门槛高度应高出甲板至少230mm。”原2.6.2改为2.6.3。3排水设备与船员保护设施新增3.2.6如下:“3.2.6对顶推船-驳船组合体,应在顶推船和驳船之间设有确保任何营运状态下船员能安全通行的通道。”4核定A型船舶干舷的特殊条件在4.1.1的句末增加如下的文字:“外门的门槛高度应高出甲板至少600mm,内门的门槛高度应高出甲板至少230mm。”新增“5遮蔽航区的特殊规定”如下:“5遮蔽航区船舶的特殊规定5.1航行于遮蔽航区或相当遮蔽航区营运限制的船舶,其开口关闭设备超过甲板的高度可按表5.1决定。5.2仅在港内航行与作业的工程船舶,如不损害其安全作业,经批准,其开口关闭设备超过甲板的高度可以适当降低,但至少应为表5.1中位置2规定的要求。”新增“6核定顶推船-驳船组合体干舷的特殊条件”如下:“6核定顶推船-驳船组合体干舷的特殊条件6.1组合体长度Lc组合体长度Lc应以处于推航模式联结的顶推船和驳船度量。组合长度Lc应取为如下距离(m):在驳船最小型深的85%水线d1处(如顶推船干舷甲板最低点位于或高于该水线d1),或在组合体设计水线d处(如顶推船干舷甲板最低点低于该水线d),从驳船的首柱前缘量至顶推船的舵柱或尾柱的后缘,如无舵柱或尾柱,Lc应量至顶推船舵杆的中心线。Lc应取不小于驳船最小型深的85%水线处组合体水线总长度的96%,但也不必大于97%。6.2组合体的顶推船视为单独船,干舷和船首高度应不小于本篇的规定。6.3驳船的干舷和船首高度应不小于以下计算值中之大者:驳船视为单独船,干舷和船首高度不小于本篇的规定;将组合体视为一个单独船,按本法规本篇对驳船的规定核定干舷和船首高度,此时,长度取Lc,船宽、型深取驳船数值,排水量随Lc取组合体的数值。6.4如驳船为敞口集装箱驳船,则还应按本局《敞口集装箱船检验暂行规则》进行组合体模型试验,验证:①驳船的敞口货舱上浪量不超过规定的上限;②顶推船首部无上浪(飞溅水除外);③联结装置的设计载荷不小于测量值。第3章干舷计算1基本干舷1.5.7由下列文字替代:“1.5.7假定破损发生在船长的任一位置上,但不包括满足1.5.6间距要求的主横舱壁,机器处所也除外。”2干舷修正2.5.3条文中末尾“分别减少10%与25%。”改为“分别减少20%与35%。”。新增第5章如下:“第5章半潜船的特殊要求1定义1.1半潜船:系指有较大开敞露天载货甲板,艏部或艉部有较高上层建筑或甲板室或浮箱,在装卸货物作业过程中呈半潜状态的船舶。1.2半潜状态:系指举升甲板被水淹没,仅依赖上层建筑或甲板室或浮箱提供储备浮力的状态。1.3举升甲板:系指承载货物并在装卸货物作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