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内容提要】:金庸武侠小说曾经一度风靡于华人读者中,且经久不衰。总览其作品艺术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探究其文化意蕴。金庸小说用文化在雅俗间搭起桥梁,以其文化品位让“成年人的童话”打入文学殿堂的正厅。其作品既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又充满金庸个性的创新,具有浓郁的现代意识;金写武侠,可实已突破“武侠”之园囿,既有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游心自然、佛家的明世旷达,也有独立的批判精神、民族的和谐平等、个性的自由解放、辩证的亦正亦邪。文章试图以文化解码金庸武侠,探索通往艺术殿堂的雅俗共赏之路。【关键词】:金庸文化武侠、儒释道现代意识引言“男金庸、女琼瑶”。曾经有多少像笔者这样的“金粉”,在青春懵懂时期就开始痴迷其中。波澜起伏的情节、天马行空的想象、荡气回肠的情感……金庸小说倾倒无数“金迷”的原因可谓不胜枚举,可是当经过岁月的沉淀,何以仍感回味悠长,究其原因,大概是其历久弥香的文化使然吧。遥想n多年前,它摆在地摊上,处在文化的最边缘,各种盗版乱七八糟。然而到今天,各大书店上架豪华版,现代文学研究权威严家炎教授在北大开设研究课。在雅俗之争的时代,金庸小说用文化在雅俗间搭起桥梁,以其文化品位让“成年人的童话”打入文学殿堂的正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推开文化之窗,探视金庸不朽神话之一隅。一、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深度契合的文化内涵叶茂源于根深。文学艺术作品往往都承载着某种特定的民族文化,呈现出这个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历史。一般的作家只会讲故事,优2秀的文学家更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而杰出的大师级作者则在塑造形象的同时表现和探讨人性及其文化特征。金庸作品除了艺术功力和技巧外,还有着对中国历史及其文化精神的准确把握、深刻思考和精彩表现。1.悠长“武侠味”(1)武侠渊源武侠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古代一般的武侠小说,以《七侠五义》为代表,确实主要写的是打斗和侠义。到《儿女英雄传》、《好逑传》,才开始有了“情”的因素。大多数主题是忠孝节义的老生常谈,就连《儿女英雄传》中的侠女十三妹,婚后12天便想做个诰命夫人,也未能免俗。这些传统作品往往难以突破善恶对立的情节模式。《水浒传》是比较成功的武侠类经典之作,它借鉴《史记》笔法,与司马迁之观念,一脉相承,写出了逼上梁山的侠客们形成的社会原因。金庸博采众长,从大量的旧武侠小说中有选择的获得了大量营养,成功崛起于新武侠小说家的行列。他集新旧武侠之大成,形成自己博大深沉、又壮丽多姿的风格,并且风土人情、文化历史、政治风云、情感纠葛,无所不包,尤其是写人物,形成了一个整齐的人物家族序列。其实,金庸表现的是一个中国文化的完整的艺术世界,武侠精神在他的作品中已经上升到了人性普遍意义的高度。(2)侠之大者在很大程度上,侠及侠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产物,是一种无奈之下的梦想,是由于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于不平等现象的无能为力,因而寄希望于那些具有特殊人格、能力的人们。“为国为民,3侠之大者。”可谓金庸武侠精神、武侠文化的概括。其《飞狐外传》借赵半山之口这样说,“一个人学武,如不能卫国御侮、行侠仗义、济危扶困,远不如作个寻常农夫,种田过活了”。金庸作品中的侠,有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使命感,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操守。《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等等都是其中代表,他们身上的正气与勇气无不深深打动了读者。而这种正气与勇气,恰恰就是金庸小说中侠文化的体现。《射雕英雄传》是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是金庸武侠小说创作风格成熟的一个标志。它在武侠小说创作史上,第一次以人生为线索,塑造了郭靖这个人物形象。起初,他最大的责任不过是为父亲报仇,打赢杨康,为师父们赢得与丘处机的赌赛,随着情节的发展,久经江湖的郭靖已经神志人间冷暖中的正邪,民族的兴亡、民间疾苦才是他实现其武学价值的真正需要。于是,个人的恩恩怨怨和天下第一的虚名已经开始在其心底渐渐淡出,终于,在武穆遗书中,找到了真正属于他内心的理想和抱负,确立了“为国为民”为终生目标。金庸也由此,借“大侠”郭靖之口说出了他的侠义观:“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也使他具有“为国为民”精神的武侠形象,成为了中华民族理想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受到国人的崇拜和尊重。2.融汇“儒释道”(1)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进取精神《笑傲江湖》中令狐冲武功并非采花淫贼田伯光的对手,但为救仪琳,宁愿舍弃自己安危与之纠缠;《碧血剑》中袁承志力斗金龙帮,完全是为了救护焦公礼全家;《神雕侠侣》中,郭靖明知元灭宋是大势,但他依然在襄阳城坚守数年;《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更是不计个4人荣辱,尽管汉族人都仇视他的契丹出身,但他依然忍辱负重,维护丐帮团结,发誓决不伤汉人一条性命,为了拯救宋辽人民于战争的水火中,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换取辽国皇帝十年不踏入中原的承诺。凡此种种,都是儒家进取精神使然。儒家经典和精神可以说是金庸小说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拜求一灯大师,在过渔樵耕读四关时,与朱子柳的文化对决中,不仅层层展开了孔孟家门、学说的机智对答,而且通过黄蓉引用黄药师“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几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不漏痕迹地展示了金庸对儒家文化批判继承的态度。(2)道家:“超迈脱俗”“自在无为”的自由精神道,贯于天地之间;道,顺物之信,自然而然。金庸作品寻求“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心灵平衡”的统一,三者合为一体。其作品中,最成功的人物是老顽童周伯通:他心智空空如也,随心而为,不懂世俗,逍遥自在、率性而为、活得洒脱。修炼七十二空明拳,人心空明,可载道存义。另外,《笑傲江湖》中,写了五岳剑派种种剑术,然而最为上乘的当属“独孤九剑”。与其说是九剑,不如说是无剑,其剑术要旨不在招数的变化,而在于速度和变化,真到化境,无招胜有招,有招终有破,无招则无解。《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临危受命,学习太极剑法,即使他再聪明,复杂的剑法他也难以一时之间全部学会,张三丰的授课方式很特别,演练一边问张无忌记住了吗,无忌从记住到逐渐忘却,到最后全部忘记,乃成。其原因就是真正领会要旨,外在剑招是次要的。随即,张无忌运用此剑法,战胜了八臂神剑的“东方白”。以无胜有,不求形,只求神。5(3)佛家:悲天悯人的“慈悲”精神《天龙八部》名字本是佛教术语,包括八种神道怪物,这部小说里虽然没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切现世人物。金庸通过对世间众生的描写,将武侠小说的境界提高到了对整个人类命运终极关怀的高度,包含着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感。书中处处浸透着佛家的哲学与美学思想,它描绘了众生皆苦的世界,刻画了被贪、嗔、痴紧紧裹住的人性,然笼罩以“破孽化痴”的超越与慈悲。它描绘苦难但能超越苦难,是悲剧却又超越悲剧,“非人”的世界背后笼罩着的是无边超脱的佛法,世间万般苦,而佛确始终不曾放弃你。书中扫地僧身份低微、看似默默无闻,他却使萧远山和慕容博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走了一遭,一为复国,一为报仇,两人大半生奔波劳碌,害人害己,然最后终于了悟,为时未晚。鸠摩智半生都痴于功名,贪心错练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以至走火入魔,幸而被段誉以“北冥神功”吸取全部武功,性命得以保全,最终在枯井中省悟:“如来教导佛子,要去贪、去爱、去取、去缠,方有解脱之望。我却无一能去,名缰利锁,将我紧紧系住。今日武功尽失,焉知不是世尊点化,教我改邪归正,得以清净解脱?”段誉以前对王语嫣苦苦追求,到最后终于觉悟乃是“心魔”作祟,无崖子爱的并不是李秋水,段誉爱的并不是王语嫣,他们爱的都是自己脑中一个虚无缥缈幻象。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萧峰是书中最具英雄色彩的人,他的死也是全书最令人动容之处。宋与辽,忠与义,最终难以两全,他无法选择,只能一死。萧峰不是佛门弟子,却有着佛门弟子的慈悲之心。他的前半生,饱受“嗔怒”之心性的控制,不得超脱,造孽多端,还害死了最爱的阿朱。后来见到父亲出家,悟到了江湖人生的真相,他的死使他的生命升华到了大慈大悲的境界,不仅拯救了万民,也解脱了自己。63.洋溢“书卷气”金庸小说中很少发现其“掉书袋”,但却处处洋溢着书卷气,金庸作品可以说是一个文化长廊,具有民族特色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医卜星相、阴阳八卦,在小说的刀光剑影中熠熠生辉。降龙十八掌武功的名称则尽数来自《周易》中的爻卜,在《天龙八部》中则出现的是汉唐诗词的典故,最典型有代表的就是凌波微步,这出自曹植《洛神赋》:“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本来是描写作者与“仙女”惜别时仙女依依不舍的样子。可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被金庸注意到了,改成了这个著名的武功招式。《神雕侠侣》中,朱子柳与霍都的那场打斗,一阳指与书法的完美契合!朱子柳出手即是一帖《房玄龄碑》,笔势圆劲流丽,出招外柔内刚。每次看到此处都会想即使是褚遂良再世,只怕也写不出朱夫子此时的心境。遥想当年房玄龄辅佐李世民削平群雄,定社稷之功;而此日朱子柳之战,关乎国家命运,民族气节。他以此帖开笔,意仿贤相之能,既合乎其大理宰相的身份,又挥洒出一战定鼎的决心。其后笔锋更胜,草书之轻狂,篆鼓之古朴,铁钩银划,杀得霍都狼狈不堪,令人拍案叫绝!而最后以春秋古篆石鼓文收笔,于霍都扇上题下“尔乃蛮夷”四个大字,更是酣畅淋漓,让人胸怀为之一舒!二、充满创新与思考的现代精神金庸作品博大精深,它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兼容了儒、墨、释、道、法各家的精华,但又绝不盲从。他以理性的、哲学的、批判的、现代的眼光去看待、接纳和传播中国文化,作品中充满了创新与思考的现代精神。1.独立的批判精神在上文中,我们谈到,金庸武侠小说有着深厚的武侠渊源,金庸7在吸收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他的态度是审慎的,是批判的继承。作为小说家的金庸最初是从事新闻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新闻学家、政治评论家,以他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社会阅历,他对历史发展和社会事物有着自己独到的想法。对事物的批判,对历史的思考,往往就透过作品中的形象折射出来。《侠客行》可以说就是反教条主义、反烦琐哲学、充满现代批判精神的作品。小说中石壁上的文字对所有人来说就是乱码、天书,然而大字不识一个的石破天却独有灵犀,诗中蕴含的绝世武功如同天授,给人以丰富的启示。他的矛头旨在批判中国传统经学那种繁琐解读模式的错误。汉代的经学虽然不是一点贡献没有,但语言文字不厌其烦、多多益善,过于细碎繁琐、牵强附会而不得要领,往往皮厚核少,不能突重点,其迂腐固执无论如何总是不可取的。作品通过主人公参悟武功过程水到渠成的描写,以现代意识,点示了传统经学教条主义繁琐解读的根本弱点,它的意义又远远超出了批判经学本身。2.民族的平等思想我们这个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生的国家,但有史以来我们的民族观念有很多人是狭隘的,如何来对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是一个作家现代意识的体现,也是检验一部作品有无现代精神的标尺。金庸小说成功突破了儒家汉族本位的狭隘观念,肯定中华许多兄弟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赞美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平等、和睦共处、互助共荣的思想,而把各族间曾有过的征战、掠夺、蹂躏视为历史上不幸的一页。《天龙八部》中金庸通过乔峰的经历走向自杀的悲惨结局,不仅控诉了辽宋统治集团对异族百姓的残杀掠夺,而且向传统的儒家思想提出质疑,夷夏之分真正等于区分了正和邪、善和恶、敌和友么?这8种疑问的提出,充分显示出金庸突破传统武侠小说的情感制造模式,用平等开放的态度处理各民族间关系的现代精神。再如《书剑恩仇录》中以老英雄木卓伦为代表的回疆少数民族英雄集团。《碧血剑》中的汉族明朝混乱衰败,海外学子张朝贵来中国不是遇上明朝官兵抢劫,就是遇上李自成溃兵抢劫;崇祯杀了袁崇焕这位抗清名将,致明亡,李自成逼死大将李岩,致败。而与之对比的是清朝军队,广罗人才斗志昂扬。相形之下,可以看出满族当时颠覆汉政权,的确有有其独到之处。《倚天屠龙记》中,赵敏与周芷若都对张无忌有情,赵敏认识无忌最晚,又是蒙古公主,还得罪过武当派众弟子,但她敢表达、视荣华为粪土,爱情至上。但周芷若却怯于表达、不敢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