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质量管理质量、价格和服务是顾客选择产品时考虑的几个基本问题。而质量更是居首位的要素,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质量低劣的产品,价格再低也无人问津。而只有真正拥有了高质量,产品才能真正满足顾客要求。才能真正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才可能有真正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因此,正确地理解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真正源泉。14.1质量管理概述14.1.1质量的概念质量是质量管理的对象,正确、全面地理解质量的概念,对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生产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质量的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根据IS09000(2000版)标准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该定义中,固有特性是指满足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要求的特性,并由其满足要求的程度加以表征。固有特征是通过产品、过程或体系设计和开发及其后的实现过程形成的属性。如物质特性(机械、电气、化学、生物特性)、感官特性(嗅觉、触觉、味觉、视觉等感觉控制的特性)、行为特性(礼貌、诚实、正直)、时间特性(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人体工效特性(语言、生理特性、人身安全特性)、功能特性(飞机的航程、手表显示时间的准确性)等。这些固有特性的要求大多是可测量的。赋予的特性(如某一产品的价格),并非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就是应满足明示的(如明确规定的)、通常隐含的(如组织的惯例、一般习惯)或必须履行的(如法律法规、行业规则)的需要和期望。只有全面满足这些要求才能评定为好的质量。顾客和其它相关方对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质量要求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是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应定期对质量进行评审,按照变化的需要和期望,相应地改进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质量,才能确保持续地满足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要求。14.1.2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产品质量是任何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提高产品质量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而重要的意义。(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实现企业兴旺发达的杠杆。一个企业有没有生命力,在经营上有没有活力,首先是看它能否生产和及时向市场提供所需要的质量优良的产品。生产质量低劣的产品,必然要被淘汰,企业也就不能兴旺发达。(2)质量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支柱。无论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中,竞争都是一条普遍的规律。市场的竞争首先是质量的竞争,质量低劣的产品是无法进入市场的。可以说,质量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企业也只能以质量开拓市场,以质量巩固市场。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战略。(3)质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大多可以在不增加消耗的条件下,向用户提供使用价值更高的产品,以优质获得优价,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如果粗制滥造,质量低劣,就必然导致产品滞销,无人购买,这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提高经济效益的条件。经验也表明,只有高的质量,才可能有高的效益。(4)产品质量保持国家竞争优势和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石。优质产品能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与安乐,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和发展,最终能使社会繁荣,国家富强;劣质则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无数的烦恼以至灾难,造成企业的亏损以至倒闭,并由此给社会带来各种不良影响,直接阻碍社会的进步,乃至造成国家的衰败。因此,优质的产品可以被看成是保持国家竞争优势和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石。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曾形象地把“质量”比拟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赖以生存的大堤,要保证质量大堤的安全,就必须对质量问题常抓不懈。14.1.3质量管理发展的历程质量管理这一概产生于20世纪初,伴随着企业管理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随着市场竞争的变化而发展。在不同时期,质量管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并且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经过的历程来看,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产品质量的检验阶段(20世纪20~30年代)20世纪初,美国企业出现了流水作业等先进生产方式,提高了对质量检验的要求,随之在企业管理队伍中出现了专职检验人员,组成了专职检验部门。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前,美国的工业企业普遍设置了集中管理的技术检验机构。质量检验对于工业生产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进步,因为它有利于提高生产率,有利于分工的发展。但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看,质量检验的效能较差,因为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按照标准规定,对成品进行检验,即从成品中挑出不合格品。这种质量管理方法的任务只是“把关”,即严禁不合格品出厂或流入下一工序,而不能预防废品产生。也就是说,质量检验可以防止废品流入下道工序,但是由废品造成的损失已经存在了,是无法消除的。1924年,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统计学家休哈特博士提出了“预防缺陷”的概念。他认为,质量管理除了检验外,还应做到预防。解决的办法就是采用他所提出的统计质量控制方法。与此同时,同属贝尔研究所的道奇(H.F.Dodge)和罗米格(H.G.Romig)又共同提出,在破坏性检验的场合采用“抽样检验表”,并提出了第一个抽样检验方案。此时,还有瓦尔德(A.Wald)的序贯抽样检验法等统计方法。但在当时,只有少数企业,如通用电器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等采用他们的方法,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大多数企业却仍然搞事后检验。这是由于30年代前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太高的情况下,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可能高。所以,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管理未被普遍接受。因此第一阶段,即质量检验阶段一直延续到40年代。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40~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是军需品的大量生产,立刻显示了质量检验工作的弱点,检验部门成了生产中最薄弱的环节。由于事先无法控制质量,以及检验工作量大,军火生产常常延误交货期,影响前线军需供应。这时,休哈特防患于未然的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及道奇、罗米格的抽样检查方法被重新重视起来。美国政府和国防部组织数理统计学家去解决实际问题,制定战时国防标准,即《质量控制指南》、《数据分析用的控制图法》、《生产中质量管理用的控制图》这三个标准是质量管理中最早的标准。在美国战时的质量管理方法的研究中,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研究组”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该组是做为政府机关的应用数学咨询机构而成立的。在其许多的研究成果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是瓦尔德提出的逐次抽检(序贯抽检)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产业界顺利地从战时生产转入到和平生产,统计方法在国民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后,在欧美各国企业相继推广开来。这一阶段的手段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预防产生废品并检验产品的质量。在方式上是由专职检验人员转过来的专业质量控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承担。这标志着将事后检验的观念转变为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并事先加以预防的概念,使质量管理工作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这个阶段曾出现了一种偏见,就是过分强调数理统计方法,忽视了组织管理工作和生产者的能动作用。使人误认为“质量管理好象就是数理统计方法”、“质量管理是少数数学家和学者的事情”,因而对统计的质量管理产生了一种高不可攀、望而生畏的感觉。这种倾向阻碍了数理统计方法的推广。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从60年代开始,进入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阶段。5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生产技术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工业产品更新换代也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出现了许多大型产品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质量要求大大提高了,特别是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时,单纯靠统计质量控制,已无法满足要求。因为整个系统工程与试验研究、产品设计、试验鉴定、生产准备、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每个环节都有着密切关系,仅仅靠控制过程是无法保证质量的。这样就要求从系统的观点,全面控制产品质量形成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其次,由于行为科学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其中主要内容就是重视人的作用,认为人受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必须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社会环境、人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对提高工效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去加强企业管理。同时,认识到不重视人的因素,质量管理是搞不好的。因而在质量管理中,也相应地出现了“依靠工人”、“自我控制”、“运动”和“QC小组活动”等。此外,由于“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迫使政府制定法律,制止企业生产和销售质量低劣、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等的劣质品,要求企业对提供产品的质量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制造者提供的产品不仅要求性能符合质量标准规定,而且在保证产品售后的正常使用过程中,使用效果良好,安全、可靠、经济。于是,在质量管理中提出了质量保证和质量责任问题,这就要求在企业建立全过程的质量保证系统,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实行全面的管理。基于上述理由,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费根堡姆(A.V.Feigenbaum)首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或称“综合质量管理”,并且在1961年出版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他指出要真正搞好质量管理除了利用统计方法控制制造过程外,还需要组织管理工作,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他还指出执行质量职能是企业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意识和承担质量的责任。费根堡姆还同朱兰等一些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建议用全面质量管理代替统计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的提出符合生产发展和质量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很快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在世界各地逐渐普及和推行。经过多年实践,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已比较完善,在实践上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14.1.4质量管理体系的涵义根据IS09000-2000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四大过程,即“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改进”。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规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所以组织应根据生产和提供产品的特点,识别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识别并及时提供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改进,确保顾客和其它相关方满意,为了评价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满意程度,质量管理体系还应确定测量和监视各个方面的满意与否的信息,采取改进措施,努力消除不满意因素,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仅要满足在经营中顾客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预防不合格发生和提供使顾客和其它相关方满意的产品,而且应该站在更高层次,追求组织优秀的业绩来保持和不断改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所以,除了组织应定期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之外,还应该按质量管理体系或者优秀的管理模式进行自我评定,以评价组织的业绩,识别需要改进的领域,努力实施持续改进,使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14.1.5质量职能1.质量形成过程产品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实现、使用和衰亡的过程。对于质量形成过程,质量专家朱兰称之为“质量螺旋”(见图14.1),意思是指产品质量从市场调查研究开始,到形成、实现后交付使用,在使用中又产生新的想法,构成动力再开始新的质量过程,产品质量水平呈螺旋式上升。图14.1朱兰质量螺旋图质量形成过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质量环”。国际标准ISO90001-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一部分指南》中就采取了这种表述。质量环包括12个环节(见图14.2)。这种质量循环不是简单的重复循环,它与质量螺旋有相同意义。图14.2质量环2.质量职能为了做到对质量形成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不仅要对产品的质量环列出它所包含的阶段,而且要落实各个阶段的质量职能。所谓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或服务具有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而需要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和。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的大部分是由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所承担的,但还有许多活动涉及到企业外部的供应商、零售商、批发商、顾客等,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保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