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心理学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海南大学《环境行为心理学》结课论文学号:姓名:班级:2011级时间:二○一二年六月环境行为心理学——个人空间摘要:日常生活中,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希望又独立的空间。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彼此间的距离、言语、表情、身姿等各种线索对个人的空间行为起着微妙的调节作用关键词:个人空间个人距离空间行为人际交往一、个人空间的概念个人空间,可定义为一个围绕在人们周围的可移动的无形的区域,其他人不可以进入这个领域。它界定了人们彼此之间以多近的距离交往,它随着人们的移动而移动,随着人们所处情境的改变而扩大或缩小。个人空间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人类对空间的利用是一种与别人沟通的方式,也是反映对他人的感受的重要因素。二、人际距离的大小和分类人类学家霍尔研究了情景条件和人体差异变量对空间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就情景条件而言人们在相互交往中采用四种不同的空间区,具体采用哪种空间区,取决于相互关系以及所从事的活动等情境条件。这四种个人空间区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众距离。霍尔的个人空间区:人际关系类型、所从事的活动.:距离大小适合的关系和活动亲密距离(0~1.5英尺)亲密接触(比如,做爱、抚慰),体育运动(如,摔跤)个人距离(1.5~4英尺)好友之间的接触,熟人之间的日常交往社交距离(4~12英尺)非个人的和公开性的接触公众距离(12英尺以上)个体和公众之间的正式接触距离是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的,几乎所有的接触中都会有意识地利用距离因素。随着距离由远及近,信息的强度和数量也会大大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种距离都是估计值,这种人际距离模式存在着文化背景的差异。三、个人空间的功能0.45~1.2m,与个人空间基本一致,是得以最好地欣赏对方面部细节与细微表情的距离。眼睛很容易调整焦距,观察细部质感不会有明显的视觉失真,但即使在远距离也不可能一眼就看清对方的整个脸部,必须把中央凹视觉集中在对方脸部的某些特征,如眼睛上;超过这一距离的上限,就很难用手触及对方,因此可用“一臂长”来形容这一距离。处于该距离范内,能提供详细的信息反馈,谈话声音适中,言语交往多于触觉,使用于亲属、师生、密友握手言欢,促膝谈心,或日常熟人之间的交谈。从个人空间的定义中不难发现,个人空间可作为一种缓冲地带或缓冲物,是人们能摆脱他人的过分亲密的行为和过多的刺激,从而保护自己,维持“独处”,同时,个人空间有助于人们之间的有效沟通。个人空间起着非常自我保护作用,是一个针对来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潜在危险的缓冲圈,以避免过多的刺激,私密性不足,或身体受到他人攻击。任何个体只要侵入他人的个人空间,便会引起对方的强烈反应,这是由个人空间的重要功能所决定的。一个人在侵犯他人个人空间的同时,他自己的个人空间也同时被他人侵犯。常常在行为上作出一些复杂的反应,如改变脸部的朝向或调解椅子的角度。有些还会作出防御姿态,如收缩手臂肘,手托下巴,还有人用书或其他物品将自己与来犯者隔开。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人们也忌讳穿越正在交谈的两人空间,尤其是男女交谈的两人空间。穿越他人空间的人在行为上常常表现出不安,他们低着头,目不斜视,并低声道歉。如果仅有两个人站在那里,对别人影响不大,当交谈的两人相距1.2m以上时,穿越的人就会增加。人们在拥挤电梯中站得比较靠近,有时还会有所接触。但他们尽量避免眼神接触,尽可能避免触碰,并试图把注意力放在别的物体身上,以此来缓解心中的不安。四、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1)年龄因素个人空间实是会随着年龄而改变的。一般认为小孩的个人空间较小,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增长,到了老年,人际距离有显示缩小的倾向。(2)性别因素性别是决定大多数情境中空间行为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女性相对男性互动距离较短,而男性对过短距离的忍耐性较低。妇女的个人空间比男性的略小一些,妇女间交往中的个人距离比男子见的间的交往中要小一些。男性更注意与同性别的人保持非亲密状态。(3)个性因素人格中的自尊性格是否外向会对个人空间行为产生影响。研究认为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占有的个人空间大,自尊心强的人所需要的个人空间比自尊心弱的人要小,合群的人比不合群的人与人保持更近的距离。暴力倾向的囚犯的个人空间差不多是正常人的三倍。(4)情绪因素个人情绪影响个人空间,且随个人情绪变化而变化。研究显示,焦虑时所需要的个人空间比情绪好时大。(5)亲近性因素人们之间的亲属关系影响人际距离。亲近这与陌生者之间的距离是迥然不同的。双方的神态影响人际距离。友好或人际吸引的程度会使人们的人际距离更小。尤其注意的是,人们所感觉到的彼此间的会促使他们的身体相互靠近。即那些人格相似的个人之见比人格不同的个人之间更加靠近。也就是说,相似性增加了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所缩小了人际关系。感到别人与自己相似之处越多,对别人就越容易产生好感,这实际上反映了“人以群分”的行为倾向。(6)文化因素霍尔指出,行为方式直接与文化相联系,空间行为也能在文化的联系中才能反映出来,不存在脱离文化的个人空间行为。(7)社会地位因素研究表明,在交往中地位比较高的人总是比对方拥有、控制和利用更大的空间。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人物在一些场合出现时,往往会扩大其前部空间,且习惯坐在正中最重要的坐席中。这说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对空间距离的要求是不同的。(8)环境因素物理空间环境也会对个人空间环境产生影响。费希尔等人发现,人们对空间的利用反映了他们的安全需要。因此,人们坐着比站着需要更大的空间,在室内比在户外需要更大的空间,在角落里比在房间中央需要更大的空间,所有这些个人空间的大小,均是出于安全的考虑。鲍姆等人的研究表明,隔断的使用减轻了空间侵入的感受,而且扩大了办公室和其他拥挤的中令人舒适的空间。这同样是满足安全的需要,前者可能属于生理上的安全感,而后者则可能更多地属于心理上的安全感。个人空间随空间尺寸的减小而增大,随房间增大而减小;当人多时,在房间设置隔板可减少空间侵犯感;在边界开放的环境中个人空间相对较小。五、接触中的空间定位关系人们在进行交往的接触中,其空间定位关系往往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一点在作为的选择中表现的很明显。学者萨默1969年对此做过研究:一张长方桌,周围有六张椅子,他找了许多学生问,如果他与他伙伴在一起从事某些活动,他们将是怎样的做法,然后解释原因。学生选择的做法百分比见图:根据观察发现:(1)进行交谈:此时选择90度把角与面对面的做法比较多。解释中说这样既有接近也便于眼光接触,而目光的自由度很大,谈话过程中很少有连续的目光接触。而选择面对面的坐法略多于把角的坐法。(2)合作做一件事:相当一部分选择肩并肩的坐法。认为这样便于阅读共同的材料,或核对数据、使用工具。(3)在一起各干各的事:这时往往选择距离最远的座位,可保持秘密,减少目光接触。(4)竞赛:此时双方都需要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然而目光接触以刺激竞赛意识。多选择面对面坐,这样各自工作有一定的私密性而又了解对方是怎么干的。萨默经大量研究表明,一般朋友交谈选择角对角就坐;一对竞争者常选择面对面就坐;合作者更多选择肩并肩就坐。六、总结个人空间是一个移动的、不可见得边界,它规范着人们以什么距离和他人进行交往。个人空间有什么功能,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说法,这些观点结合起来显示个人空间主要有两个功能:保护和交流。个人空间的大小跟情境条件和个体差异有关。同与自己不相似的人相比,人们离和自己相似的人更近;与令人不快的交往相比,令人愉快的交往会拉近交往着之间的距离。个体差异影响个人空间的大小,这些差异包括性别、文化和亚文化差异、年龄和人格因素(如,内控性—外控性、焦虑、内向—外向),物理因素也影响个人空间的大小。有些影响个人空间大小的因素也影响人际定位,如性别和人际吸引。另外,间距的合适性会影响目标实现。不合适的间距也导致消极影响和补偿反应。类似的,个人空间遭侵犯后会引起消极情感、唤醒、消极推理和补偿反应。消极反应的强度随情境条件和个体差异而变化,最后,侵犯别人的个人空间是令人厌恶的,人们会尽可能的避免这一行为。参考文献:[1]李志民.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107-117[2]贝尔(美)等.环境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36-267[3]网络文献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