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李园温晓蕾李翔杨征马瑞芹2013.09.23区域经济学1.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2.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增长的概念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非区域增长理论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1.非均衡增长理论•获得非均衡增长的区域经济,前提是存在着区域贸易。因为率先投入的部门要想带动全地区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经济,而当部门规模扩大之后,必要有庞大的市场。显然,落后地区不可能满足其要求,必须向其他地区输出,这是非均衡增长的关键所在。•艾尔伯特·赫希曼(AlbertOttoHirschman)是一个德国出生的犹太思想家,早年沉迷于黑格尔和马克思等大陆哲学,辗转英美学习经济学,直到1964年进入哈佛大学工作之前。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当代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艾尔伯特赫希曼•赫希曼认为,发展的路径好比一个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造成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纲纳·缪达尔(KarlGunnarMyrdal,1898-1987),瑞典人,是瑞典学派和新制度学派以及发展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74年他和哈耶克一起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缪尔达尔“对经济的、社会的和制度现象的内在依赖性的精辟分析”,即所谓“循环积累因果原理”。冈纳缪尔达尔•循环积累因果原理是指从一个动态的社会来看,社会经济各有关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积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因素的变化,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积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所以,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趋于均衡,而是以循环的方式运动,不是简单的循环流转,而是具有累积效应的运动,是一种“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缪尔达尔——赫希曼理论动摇了新古典学派的区域均衡成长理论,并引起了一场关于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的大论战,但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基本都是一种较为不切实际的假设分析。由这种假设由诉诸事实的实证分析的转折正是由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发表著名论文《区域不平衡和国家发展过程:一个描述转型》实现的。•1965年威廉姆森提出的地区收入差别的倒U字型理论,这一理论假定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收入差距会慢慢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基本保持一个平衡阶段,然后就下降。即是在经济发展过程,收入地区差别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恶化,后改进”。•威廉姆森受伊斯特林实证思维的启发,把对区域不平衡增长问题的研究,由纯理论的假设和推演,转向实证分析。威廉姆森利用英格兰东部长达110年的经济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全世界24个国家的资料进行了“剖面和时间序列分析”,提出了“倒U理论”,即: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区域间增长差异呈“倒U”型变化。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总体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逐渐扩大,然后区域差异保持稳定,但是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区域差异将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逐渐下降。威廉姆森“倒U理论”•道格拉斯·诺斯,1920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萨州坎布里奇市。诺斯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和抗议者。由于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获得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道格拉斯·诺斯•输出基础(ExportBase)概念最先由城市规划者们所采用,他们用它来预测地方化城市经济的短期变化趋势。后来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North)用来预测区域经济的长期变化趋势,从而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输出基础理论。•它的基本思想是:区域外生产需求的扩大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区域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业的增长。因而,增加区域的输出基础即区域所有的输出产业和服务,将启动一个乘数过程,其乘数值等于区域输出产业与非输出活动的收入或就业量之比。输出基础理论的基本思路•一般来说,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投资、劳动和技术进步。•劳动力、资金和技术是区域经济增长中三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这些要素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它们往往相互拟在一起,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综合的影响。单一要素投入的增加,如果没有其它要素的相互配合,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2.区域经济增长(1)总量增长等于各区域增长之和。•Q-国民生产总值qi-表示i区域的国民生产总值Gv-总产出增长率ai-为i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份额(ai=qi/Q)Gvi-为区域的国民生产增长率实行非均衡增长的区域经济政策,应该选择两类地区进行重点扶持(1)qi值较大的区域,(2)GVI值较大的区域(2)区域经济增长是由要素投入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决定的。•Gri为i区域的产出增长率•Gki为i区域的资本增长率•Gli为i区域的劳动增长率•Gai为i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βki为i区域的资本弹性系数•βli为i区域的劳动弹性系数•βki+βli=1规模收益引起的聚集也是导致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学家理查森把规模收益引入新古典模型•当α>1时,规模收益递增•当α<1时,规模收益递减•当α=1时,规模收益不变。α——规模收益案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实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轨迹1990-2000年中国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份额的变化01020304050607019801985199019941995199619972000东部中部西部中西合计1.东中西份额变化•东部上升了6.7,中部下降4,西部下降了2.72.份额变化年份•主要表现在1985—1994年10年间3.份额变化主要原因•1991年以后东部的开发热•4.改进措施•1994年国家实行适当从紧的财政政策1、加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促使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水平显著提高2、引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地区优势得以充分发挥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投资环境,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4、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正在改善和完善之中5、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正在形成,区域贸易日趋势频繁、区际合作日益加强,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第二节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一、区域分工二、区域比较优势一、区域分工(一)概念:分工表现为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分工既包括部门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分工,也包括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即区域分工。分工深化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发展的源泉。(二)区域分工的性质:区域分工是劳动地域分工或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经济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分工是经济主体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规模形成区域专业化部门。另一方面,区域分工必须通过区际之间的贸易,从而实现其专业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和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三)区域分工的特征:1、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是区域分工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区域分工发展的原动力。2、地区间密切地联系是区域分工得以深化的前提。3、区域分工具有层次性,包括国际分工地各种形式,也包括国内分工的各个层次。4、区域分工普遍存在各种社会形态之中。(四)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与演变1、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1)主要观点——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即绝对利益原则或优势。按各处绝对优势进行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国民财富,社会分工就是这样形成的。2)评价——使资本主义下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促进了世界性经济交流;解释当时国际和区际的地域分工和生产力布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足就是不利于落后地区或国家发展国际贸易。按此理论,一个无任何绝对优势产品的地区就不能从贸易中获利,然而现实的地域分工与贸易并非如此。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成本)学说1)主要观点——将本国不同产品成本比率与国外同种产品的成本比率进行比较,即不同国家的产品成本比率或机会成本的比较。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间存在差异,各国就能生产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在国家间进行交换,通过贸易增进利益。2)评价——相对绝对成本说而言,能较好地解释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问题;但单用劳动时间来计算比较利益,如同斯密主要从地区间条件的差异来解释地域分工一样,并不全面;因理论分析与实际的差异较大,故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被称为国际贸易的纯理论。3、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1)主要观点——地区是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地域单位;考虑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个生产要素,区域之间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取决于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财产占有情况、交通运输条件、经济和社会的安定程度以及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等。每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地域分工与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要素供给不同,它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产品中较多利用低价生产要素,产品成本就会低一些。2)H-O理论的评价——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作为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放弃了古典学派以生产劳动来决定价值的观念,而代之以价格差异的分析。采用供求理论体系,研究多种生产要素的禀赋、替代、组合及价格联系较好地解释了战后一些国家经济腾飞的原因二、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1、比较优势的成因:•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具有同样消费者偏好、技术、要素禀赋结构的国家,将会有同样的均衡价格比率出现,因而就不会有国际贸易的动力。三者之中有一项不同,就会产生价格差异,使比较利益拉开差距。区位商的第一种表示形式:i地区j行业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份额全国j行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2、比较优势的衡量指标:区位商ij区位商的第二种表示形式:i地区j行业占全国同业的比重i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第一种形式的区位商表示:i地区j行业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份额与全国j行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之比。•当LQij1时,i地区j行业供大于求,可对外提供商品•当LQij1时,i地区j行业供不应求,需由外调入商品•当LQij=1时,i地区j行业供给刚好满足需求•区位商指标的优点:•第一,它解决了地区间贸易数据的问题。•第二,它体现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3、比较优势的分类从存在的方式上看有四种分类:有形优势和无形优势,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局部优势和全局优势,空间优势和时间优势。从来源上看,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类: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区域间的比较分析,认识到某个区域具有比其他区域更丰富开发条件更好的资源富藏,并可以通过对资源的开发,形成优势的资源产业。•评价公式:Pi=(mn—∑dij)/(mn—m)Pi:地区的资源综合优势度m:被统计的资源种类数n:对比的地区个数∑dij地区被统计的资源种类数占全国名次之和•产业优势:区域的某类产业与其他地区的同类产业相比,生产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较好和所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大,在这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当LQij1时,有比较优势•当LQij1时,没有比较优势•环境优势:一个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人文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来落户。3.3区域人力资本3.3.1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人力资源的概念•所谓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它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在通常情况下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