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管理与方法•第一章概论•第一节质量管理的发展•第二节质量检验与相关知识(检验职能、检验步骤等)•第三节质量检验的分类•第二章质量检验管理•第一节质量检验计划的概念及编制原则•第二节质量检验计划的内容•(流程图、检验站设置、检验手册和指导书的编制等)•第三节质量特性分析和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第四节不合格品的处理•第五节检验的可靠性•(测量设备的选用、检验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如何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第六节实验室认可的相关知识•第一章概论•第一节质量管理的发展•(一)质量检验阶段•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数量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结合•(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让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第二节品质管理的演进到目前为止质量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传统质量管理阶段;•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一、传统质量检验阶段•传统质量检验阶段是单纯靠检验或检查保证产品或工作质量的,产品生产后经过检验,区分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合格产品投放市场交付客户使用,不合格产品需通过返工、返修、降等级使用或报废等方式进行处理。•缺点:•1、传统的质量检验阶段是事后的质量保证;•2、缺乏“预防”的功能,只起到鉴别和把关的作用;•3、全数检验;•4、检验成本高。••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在1920年前后诸多质量管理专家致力研究如何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192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罗半格、道吉以及休哈特等,针对传统质量检验缺乏预防性的问题,运用数理统计学原理,先后提出了在生产过程中抽样检验方案设计的“统计抽样”理论和控制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的“质量控制图”。与质量管理的结合。特点:1、数理统计方法和质量管理的结合;•2、出现了“统计抽样”理论和“质量控制图”,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进入检验加预防阶段的标志。•缺点:•1、忽略了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中个环节的作用,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是统计专家的事情;•2、在计算机和数理统计应用不广泛的情况下,使很多人感到高不可攀,难度大。•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让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目前举世瞩目的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美国波多里奇奖、欧洲质量奖、日本戴明奖等各种质量奖及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等,都是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三全”管理:•1、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要求:•①全员的培训教育;•②明确的职责、权限和接口;•③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④奖罚分明。•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对产品质量的生产(产品的设计阶段)、形成(产品的生产制造阶段)和实现(产品的使用和售后服务阶段)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要求:•①质量策划;•②程序文件的编制和实施;•③过程网络的管理。•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要求:•①建立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②确立管理职责、权限和接口;•③配备必要的技术、物质资源;•④管理(领导)层的高度重视。•质量检验在不同的质量管理阶段所起的作用•1、传统的质量检验阶段:主导作用;•2、统计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基础,提供数据;•四、产品质量观念的发展的三个历程:•1、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观念:•质量是检验出来的;2、上世纪70年代左右的观念:•质量是制造出来的;3、上世纪90年代左右的观念:•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第二节质量检验与相关知识•(一).质量检验的定义•1.什么是质量检验•(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2质量检验的目的和意义(1)目的:判断产质量量是否合格;确定产质量量等级或缺陷的严重性程度;检查工艺纪律,监督工序质量;收集统计、分析质量数据,为质量改进和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依据;实行仲裁检验,以判定质量责任(2)意义:获得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及外协件,保证企业产质量量,还可为企业的索赔提供依据;使工艺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可以确保生产出合格的零部件;向用户提供合格的产品,扩大市场份额;降低质量成本(二)检验员职责(1)【IQC检验员职责】•依据进料检验规范、图纸、鉴样对公司外购物料、外加工物料、顾客提供物料、机加制造部及相关部门加工的零部件进行检验、记录和状态标识,检验结果记录于ERP系统。具体流程参见《进料检验控制规程》。•依据负责人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意见改换状态标识,并对资材部选分或加工后物料重新检验、记录、更换状态标识。处理过程不得超过半个工作日。(续)【IQC检验员职责】•根据当月进料检验报告进行初步汇总,并归档、保管进料检验报告。•对各制造部的退料、废品、资材部的报废物料进行确认。•对资材部超期物料进行复核、状态标识、记录并保管超期物料复检申请单。•按《物料验证控制规程》对物料进行验证并保管“供方物料验证记录”。•按《进料检验控制规程》填写、保管“不良品追踪通知单”并监督落实情况。(2)【QC检验员职责】•负责对生产过程的巡检。监督检查操作工人按作业指导书操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负责依照检验规范要求对成品、半成品进行检验或抽验。•负责如实填写“检验记录”,严格区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并做好“标识”。•负责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使用和维护测量仪器、测量工具。(续)【QC检验员职责】•对巡检、检验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或潜在的重大问题)及时填写“质量问题追踪单”向工艺员反映。•负责检验记录的汇总、上报、保存、归档,以便随时查阅。•负责及时、准确完成检验工作,全力配合班组及时完成生产任务。(3)【QA检验员职责】•依据检验规范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记录和标识,检验结果记录于ERP系统。具体参见《最终检验控制规程》。•对过程检验予以指导、监督。•对出厂(入库)检验报告进行初步统计。•对市场部的超期产品进行复检,并记录在《产品复检单》中。(三)检验的质量职能•鉴别职能•把关职能•预防职能•报告职能•监督职能⑴鉴别职能企业的质量检验机构根据技术标准、合同、法规等依据,对产品质量形成的各阶段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与标准比较,做出符合或不符合标准的判断,或对产品质量水平进行评价。正确地鉴别产品质量是检验活动的基础职能,是检验质量职能种种表现的前提。主要由专职检验人员完成。⑵把关职能也称保证职能通过严格的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做到“三不准”。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准转序(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准出厂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⑶预防职能通过抽样检验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和运用控制图判断过程状态从而预防不合格品的出现检验工作发展的主要特征:由单纯把关检验转向积极预防检验此外,检验人员通过进货检验、首件检验、巡回检验等,及早发现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品进入工序加工和大批量的产品不合格,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质量控制预防质量检验把关⑷报告职能报告的职能就是信息反馈的职能,是全面质量管理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在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及时进行信息反馈,采取纠正措施是报告职能的基本要求。但是,检验报告职能的更主要表现在:在检验过程中,系统地收集、积累、整理及分析研究各种质量信息,根据需要编制成各种报告或报表,并按规定向企业有关部门和领导报告企业产品质量状况和质量管理水平,为企业质量改进决策提供及时、可靠和充分的依据。范例: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验收的质量情况和合格率;②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和等级率,以及相应的废品损失金额;③按产品组成部分(如零、部件)或作业单位划分统计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及相应废品损失金额;④产品报废原因的分析;⑤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意见;⑥提高产品质量的建议。⑸监督职能•1)产品质量的监督.•2)专职或兼职质量检验人员的工作质量的监督.•3)工艺技术执行情况的技术监督.(四)质量检验的步骤检验的准备检测、测量或试验记录比较和判定确认和处置1.检验的准备首先要熟悉检验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的质量特性和具体内容,确定测量的项目和量值。要确定检验方法,选择精密度、准确度适合检验要求的计量器具和测试、试验及理化分析用的仪器设备。确定测量、试验的条件,确定检验实物的数量,对批量产品还需确定批的抽样方案。将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用技术文件形式做出书面规定,制定规范化的检验规程(细则)、检验指导书,或绘成图表形式的检验流程卡、工序检验卡等。检验的准备可通过编制检验计划的形式来实现。2.检测、测量或试验按已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对产品的一项或多项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观察、测量、试验(检测),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果。测量首先应保证所用的测量装置或理化分析仪器处于受控状态。3.记录把所测量的有关数据,按记录和格式和要求认真做好记录。质量记录按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要求控制。质量检验记录是证实产品质量的证据,因此数据要客观、真实,字迹要清晰、整齐,不能随意涂改,需要更改的要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办理。不仅要记录检验数据,还要记录检验日期、班次,由检验人员签名,便于质量追溯,明确质量责任。料号送样时间样品名称编号批量负责范围项目分析结果判定结果分析人员分析时间年月日主管人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化验报告单注:1)以上检验结果对原样品负技术责任2)如对报告有疑义时可于日内提出复检4.比较和判定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单个产品批产品合格品不合格品合格批不合格批5.确认和处置单个产品批产品合格品转入下道工序或入库不合格品做适用性判断或经返工、返修、降等级、报废等处理合格批接收不合格批拒收、复检、筛选等(五)质量检验的几种形式1.查验原始质量凭证在供方质量稳定、有充分信誉的条件下质量检验往往采取查验原始质量凭证如质量证明书、合格证、检验或试验报告等以认定其质量状况•2.实物检验•由本单位专职检验人员或委托外部检验单位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检验。•3.派员进厂(驻厂)验收•采购方派员到供货方对其产品、产品的形成过程和质量控制进行现场查验•认定供货方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受控,产品合格,给予认可接受。•(六)产品验证基本知识•(一)产品验证概念•1.验证是指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2.产品验证是对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它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后所提供的客观证据,证实规定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的认定.•(二)产品验证的主要内容•1.查验提供的质量凭证•2.确认检验依据的技术文件的正确性,有效性.•3.查验检验凭证的有效性.•4.需要进行产品复核检验的,送有关检验部门并出检验报告.•第三节质量检验的分类•(一)按检验阶段分类•1.进货检验•2.过程检验•3.最终检验•⑴进货检验•也称进厂检验、原料检验•指企业对所采购的原材料及半成品等在入库之前所进行的接收检验。•(食品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料、配料、包装材料等多由其他企业生产)•目的:•防止不合格品进入仓库,防止由于使用不合格品而影响产品质量,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应由企业专职检验员,严格按照技术文件认真检验。•某单位的进货检验规定•第一条目的•确保进料质量合乎标准,确使不合格品无法纳入。•第二条范围•原料、外协加工品的检验。•第三条进料检验流程•第四条实施单位•质量管理部进料科、加工品科、及其他有关单位。•第五条实施要点•㈠检验员收到验收单后,依据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并将进料厂商、品名、规格、数量、验收单号码等,填入检验记录表内。•㈡判定合格,即将进料加以标示“合格”,填妥检验记录表,及验收单内检验情况,并通知仓储人员办理入仓手续。•㈢判定不合格,即将进料加以标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