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江侗族传统文化资源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实施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教育部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深化和成果推广研究”子课题:《三江侗族传统文化资源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总面积为2454平方公里,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全县36万人,侗族人口21.6万人,侗族人口占60%,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县,侗族以外,有汉、苗、瑶、壮等民族。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县,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人文景观独具一格,侗族不仅民风淳朴,而且也极富创造性,有民谚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风雨桥)。民居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等文明于世。侗族大歌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之一,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些人文景观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历史积沉,是悠久的物质文化好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特征的一个构成基本要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现在的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要继续开创和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子孙必须脚下立定民族的“根”、心中留住民族的“魂”。这“根”和“魂”就是中华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传统美德,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及各种复杂环境而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侗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部分,其中所体现的侗人文化三样宝、与人为善、明辨是非、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内容,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好释。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学校,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民族学校有义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使用的是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少数民族学生很少学习本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知识,以至逐步产生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陌生感,而对非本民族文化的崇拜和狂热的追求;同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与价值多元,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放弃或冷淡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选择新颖时髦的快餐文化,追求所谓文化与观念上的“现代化”。我们知道:丧失现代化将意味着民族的贫困,丧失传统文化则意味着民族的消亡;一个民族如果2没有了自己文化的特性,也就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民族。面对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衰落、消散的现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传播主要场所的民族学校,应积极思考如何解决此种问题的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前进,三江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城乡差别的缩小和各族人民的不断汉化,三江的侗族的很多传统文化以成为历史的陈迹,此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广泛运用,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在各种腐朽没落文化和有害信息的影响下,“我国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因此,研究挖掘三江侗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传统美德,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势在必行。而《三江侗族传统文化资源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是“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深化和成果推广研究”实验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能填补我区中小学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空白,更好地挖掘三江侗族传统文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我们以科学研究探索创新的精神、积极慎重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在我县中小学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二、有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依据:(一)对“侗族传统文化”的界定侗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其鲜明的侗族特色、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当然,侗族传统文化并不等于优秀文化。本文所指的侗族传统文化是指在侗族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文化中优秀的成分,它既体现着侗族特性,又属于侗族文化的精粹。这种文化有三个方面的特性:一是自我认同性。它能够强化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的人们在文化与心理素质上的稳定共同体。二是精粹性。它能够存在于整个侗族文化的发展中,并作为侗族核心要素与民族共同体相始终。三是适应性。它能够和现代文化相适应与融合,形成既具特色又不落俗的先进文化。(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以《新编传统美德教育概论》、总课题组栾传大教授主编的高中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廖君湘著的《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和《侗族传统社会过程3与社会生活》为基本教材,紧紧围绕十八个德目,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确立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帮助学生明确是否美丑的标准,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在学业方面的提高。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决定着认识的产生、发展,是认识的检验标准和最终目的。同时,认识又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表现为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3.系统论和协同论。课题研究中引入现代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系统论和协同论,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系统与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产生合作、协调、同步的互补协同效应,取得最佳教育效果4.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好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校真正拥有对课程的选择余地,可以使学校能够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5.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更好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其他学校校本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校以侗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为主的校本德育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方案。(三)课题研究的意义1有利于系统综合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一般而言,都是由当地的专家学者和者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本民族、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发编写的校本课程。其内容比较完整,重点比较突出,讲解比较详细,有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改变过去由上辈口传身授带来的缺点与不足。2有利于大面积传授民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学习的对象主要是当地的学生,其学习者是一群学生,而不是单一的某个人或某些人,改变了过去民族传统文化单一传授模式和小规模传授的模式。这样就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当地人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掌握和认识,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3有利于学生学有特色,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乡土是学生的教科书”民族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学习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联,让他们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一方面有利于改变传统课程内容,使学生学有特色,满足与调动他们学习4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他们对本民族的认识与了解。三、指导思想:本课题研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气息、浓郁的民俗风情、典型的经济、文化发展轨迹作为学生的鲜活材料,挖掘出相关的侗族文化知识,历史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从这校本教材的内容中透射出三江人民所表现了勤劳勇敢的斗争精神;与人为善、明辨是非、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精神;追求真理、为革命事业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通过这些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同时也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方法和良好的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四、课题实施原则(一)与时俱进原则中国传统美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中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立足传承民族传统美德,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科学地编制德目体系,精选传统道德中合理成分和积极因素进行重释,赋予新时期的要求,体现时代性。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健康的精神底色。(二)整体优化原则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源流、根基和灵魂,是学校德育的基础,但不是学校德育的全部;与其他的德育内容有一定包容关系但不能完全代替。因此,在传统文化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中,总体规划、时间安排、教学组织上,应通盘考虑,有机整合,统筹运作。既要体现学校德育内容上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科学性,又要体现班级、学校和家庭教育上协调一致,和谐有序,注重整体效果。(三)主体互动原则德育是参与主体对道德规范、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主动建构过程。校本课程的德育教学和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更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认知、自我教育、主动发展。道德表现在人们交往互动之中,师与生、生与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是学校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多种互动的速度、深度、广度和高度,是提高整个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水平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加强主体间的互动,在互动中深化美德认知,增强美德感受,落实美德行为,养成美德习惯。5(四)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中传统美德教育要针对学生现实的品德状况,体现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因时施教。提前预测提示,随时观察点拨,事后评价引导。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同时,把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加强行风建设、师德建设的重要措施,与教育行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五)知行统一原则知行统一是德育的根本原则,首先要解决“认知”的问题,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然后是“践行”,按着美德要求去做,在道德实践中体验,增强实践和判断能力,最后养成行为习惯。传统美德教育工作安排、内容选择、教材编制、活动设计等,一切要从实效性出发。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教师与家长密切合作;注重生活实践,组织多种贴近生活、回归生活的互动。细节之中见品德。制定行为规范,采用多种方法强化训练,“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切实在行为习惯上发生变化,见实效。五、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一)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实验运用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为观察法、系统研究法等多种科研方法。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并特别强调行为实践,适合运用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要求边研究边行动,边行动边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注重研究结果,更强调研究过程。就本课题来讲,校领导和教师首先要针对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制定实验行动方案,然后按方案预设实实在在地付诸实验行动,实验到了一定阶段进行总结反思,修改方案,再深入实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教师、家长和课题指导者共同受到侗族传统美德的陶冶,同时探索构建侗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2.实验研究法。本课题是已有研究成果的实践验证,符合实验研究法。需要经历:提出理论假说、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实验变量、评价实验效度、形成实验报告等过程。理论假设即前面提出的课题实施“指导思想、原则和实现目标”;自变量设定即“课题实施要点”,在常态教育环境中进行实验无需实验变量控制,凭参与主体道德意识的提升和行为的改善程度评价实验效度;实验后将展示效果,写出实验报告。63.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是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