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优化方案一轮复习课件:第六单元第17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鲁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2高考导航考纲下载1.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2.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4.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第六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1.结合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分析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考查城市化进程及特点,城市环境保护和城市的合理规划。2.以城市区域图为切入点,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3.结合长三角、珠三角、沪宁杭和环渤海地区的发展,考查城市体系及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及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4.关注城市的发展,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5.结合城市功能区,综合考查城市功能区交通分布。热点预测第17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高频考点突破考题优化演练第17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必备知识梳理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城市的起源(1)基本前提:农业生产的发展,________农产品的出现。(2)促进因素:社会分工,特别是______同农业的分工以及_______的出现。必备知识梳理剩余手工业商业方法规律图解城市的起源城市起源的根本原因和基本前提不同,城市起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基本前提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阶段划分特点产业革命前数量____,规模小,功能较单一产业革命后数量增加,规模______,功能扩展“二战”后城市发展迅速,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出现,形成了“科学城”、“大学城”和旅游城市等专业化城市2.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少扩大3.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1)分布:尼罗河谷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美洲。(2)形成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二、城市化及其特点1.城市化的概况(1)概念:______人口转化为_________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________活动转化为_____________的过程。农业非农业农业非农业活动(2)表现:_______人口增加、_______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推动力:___________的发展。2.当代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大城市数量____________,大城市带出现。城市城市社会经济迅速增加世界六大城市群(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_______①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人口向城市移动。②发达国家:出现了____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加大乡村郊区方法规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由于所处阶段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结合图示具体对比如下表。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阶段成熟阶段(c阶段)加速阶段(b阶段)起步时间早(18世纪中叶)晚(“二战”以后)目前速度慢快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低(40%左右)(内部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不相适应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是实现______用地、_______用地及保护耕地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2.不利影响(1)对乡村:耕地面积减少。(2)对城市①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______;②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③大城市迅速膨胀导致________、_________、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合理节约下沉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高频考点突破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考点精讲1.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与联系名称区别联系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更不是城市化的倒退,而是城市化推进的一个新阶段,表明城市化的“质”在提高郊区城市化20世纪50年代初,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区衰落的现象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整个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2.常见的城市化问题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的不合理发展往往引发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影响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具体分析如下表:(1)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成因危害整治措施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化石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合理布局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扩大绿化面积,建立绿化隔离带主要表现成因危害整治措施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和建设,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及时清理,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损害身体健康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2)社会问题主要表现成因危害整治措施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造成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导致住房紧张,影响居住质量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优先发展公交就业困难,失业队伍增加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乡村人口无序迁入造成贫困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典例剖析(2010年高考广东文综卷)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1)~(2)题。例(1)可知该市()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市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城市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2)可推测该市()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级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人口迁移情况,A项的“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叙述错误;B项“城市边缘区和远郊区”应为人口净迁出区;C项“城市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远没有中心区多;D项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正确。第(2)题城市化初级阶段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中心区;城市“空心化”现象是逆城市化的表现,人口由城市迁向农村或其他城市,材料仅反映城市内各圈层的人口迁移,不能判断为逆城市化。也无法判断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故可判断为郊区城市化。【答案】(1)D(2)B【思维点击】郊区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区衰落的现象,而逆城市化是指市中心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现象。针对训练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________%和________%。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________。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________,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________。(3)从图3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图中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两图不难分析第三产业在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进程中应是重点关注的,进而分析第三产业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作用。答案:(1)6129经济城市化水平(2)经济城市化水平英国中国(3)图中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比较两图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4)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考题优化演练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