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课件(新课标中国地图版)第7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考纲要求第三单元│考纲要求本单元考试内容主要包括:1.大气受热过程。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4.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5.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地壳物质循环。7.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热点展望第三单元│热点展望1.以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为切入点考查大气的热力状况(如大气保温效应)等知识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2.以发生的气象灾害如台风(飓风)、龙卷风、沙尘暴、旱涝等为切入点,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3.以“十一五”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为背景,结合气候资料、工业布局考查城市的规划(如城市光照、通风及大气污染与风向的关系)、热岛效应等。4.以“十一五”计划中对农村、农业的战略地位的确定为背景,结合气候资料,考查不同地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条件。第三单元│热点展望5.以热点事件为背景,考查不同地域气候的成因、特点等。6.利用局部气压分布状况图等考查对等值线问题的理解和应用。7.运用各种图像和文字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分析其成因、特点和分布规律,综合考查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8.以重大工程建设(找水、找矿、交通、水利建设)、重大地质事件(如地震、火山活动等)或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为载体,考查有关板块构造理论、地质构造方面的知识。9.以一些景观图为载体,聚焦世界和我国的一些热点地区,考查内、外力作用的特点。第三单元│热点展望10.结合河流的水文特征,考查水循环、河流水的补给等方面的内容。11.针对全球水资源的现状、我国“十一五”的水资源规划,考查各种水体的相互联系和循环运动。12.利用海洋科考、海上航运、海洋污染等热点问题,考查洋流分布的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复习策略本单元内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点,其涉及的问题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很容易与人们关心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分析高考命题趋势,从考核内容上,将侧重考查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变化的关系、大气环流及其影响、天气系统、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关系等;从考核能力上,更强调对读图、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从考核形式上,以发展过程图、区域图或数据材料作为背景。本单元理论性强,复习时首先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规律,把握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递进关系;加强读图析图训练,如运用各类图解图示来掌握有关知识点;注意与实际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第三单元│复习策略第7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第7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考点整合第7讲│考点整合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大气逆辐射第7讲│考点整合大气的运动太阳辐射风第7讲│考点整合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气压差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平行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斜交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大气的热力作用第7讲│要点探究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温室效应,它们是一个连贯的能量转换过程,因此要运用图表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抓住主干,化繁为简。第7讲│要点探究作用形式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波长范围作用的特征实例大气吸收水汽、二氧化碳、臭氧红外线、紫外线选择性大城市上空或出现沙暴天气时,它们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才比较明显大气反射尘埃、水滴、云层各种波长无选择性夏天多云的白天气温不高大气散射质点是空气分子蓝紫光为主有选择性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地面吸收太阳高度越大地区,穿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就越少,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就越多第7讲│要点探究第7讲│要点探究例1[2010·江苏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双选)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A.①B.②C.③D.④第7讲│要点探究[解析]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图中①表示大气吸收,②表示地面辐射,③表示大气辐射(大部分为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太阳辐射,其中①③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答案]AC►探究点二热力环流的形成第7讲│要点探究注意①高低压的理解:所谓高低气压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由于大气密度降低,气压逐渐降低。②等压面的凸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第7讲│要点探究例2下图中图(a)示意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b)示意图(a)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题。下列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气压高于①地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第7讲│要点探究[解析]根据图(b)可以看出,甲地近地面为高压,乙地近地面为低压。结合图(a)分析,①地气压高于②地,故A错误;③地气压高于④地,故B正确;在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高于②地,故C错误;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低于③地,故D错误。[答案]B►探究点三常见的热力环流第7讲│要点探究要学会解释生活中相关的问题、现象,并能绘制相关的热力环流图。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和特点,并能根据热力环流的成因(受热不均)绘制热力环流图。1.山谷风: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称为“谷风”;到夜晚,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底,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山风和谷风合称为山谷风。第7讲│要点探究2.海陆风: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第7讲│要点探究3.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市区中心空气受热不断上升,四周郊区相对较冷的空气向城区辐合补充,而在城市热岛中心上升的空气又在一定高度向四周郊区辐散下沉以补偿郊区低空的空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局地环流,称为城市热岛环流,又叫城市风。城市中心气流上升,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所以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第7讲│要点探究例3[2010·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山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下题。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A.干冷北风B.干热南风C.上升气流D.下沉气流第7讲│要点探究[解析]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降水少,晴天多,因此盛行下沉气流,故D项正确。若为上升气流,则降水丰富,分布的应为阔叶林。我国的南风为暖湿气流,能带来丰沛的降水。[答案]D第7讲│要点探究右图为“海陆风形成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的时间应该是()A.白天B.夜晚C.冬季D.全天(2)比较A、B、C、D四点的气压高低顺序应该是()A.A>B>C>DB.A<B<C<DC.D>C>A>BD.C<D<B<A(3)比较A、B、C、D四点的气温高低顺序应该是()A.B>A>C>DB.B<A<D<CC.B>A>D>CD.B<A<C<D第7讲│要点探究[解析]本题考查了海陆风的形成原理和热力环流中气温高低与气压大小的关系,基础而典型。(1)根据陆地是上升气流,说明陆地气温高,因此应该是在白天。(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压分布的判断、分析能力。我们知道,气压是由地面向高空递减的,因此判断A、B大于C、D。另外根据大气流动的方向可以判定A大于B,而D大于C。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3)根据上面分析可以知道近地面B地气温高于A地,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递减,所以D处气温高于C处。[答案](1)A(2)D(3)C第7讲│要点探究►探究点四等压面与等压线的空间关系关于等高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图与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分布图的分析:1.等高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图指某一海拔高度相等的等高面与空中若干个不同等压面相切割,在等高面上形成许多的交线。在该图上气压的判断:等压面上凸区对应等压线的高值区,即为高气压,反之则为低气压,符合“高高低低”原则。第7讲│要点探究2.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分布图指某一等压面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曲线,用来表示空间等压面的形势,亦称为气压形势图或等压面图(气象台分析高空天气形势的主要方法)。在等压面上分析等高线分布特点亦符合“高高低低”原则,即等压面高度较高(或较低)的地方,其气压值也比相同高度的其他区域气压偏高(或偏低)。3.等压面凸起的地方对应高压区,天气晴朗;等压面下凹的地方对应低压区,往往是阴雨天气。第7讲│要点探究例4[2010·冀州模拟]图7-11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据此回答(1)~(2)题。(1)沿图中X→Y方向所作的900hPa等压面剖面图,与下面的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的是()(2)下列关于图中A、D两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A.A吹偏北风,D吹偏南风B.A吹偏南风,D吹偏北风C.A、D均吹偏北风D.A、D均吹偏南风第7讲│要点探究[解析]该题关键是理解等压面与等高线的关系,图中1060米、1040米、1020米、1000米是900hPa等压面上的等高线,亦即900hPa等压面所穿过的等高线;根据等压面上等高线与等高面上的等压线之间的一致性,可知C为高压区、B为低压区,故沿图中X→Y方向所作的900hPa等压面剖面图,与第(1)题图中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的是图A;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可以判断,A吹偏南风,D吹偏北风。[答案](1)A(2)B第7讲│要点探究►探究点五大气的水平运动用图表综合法学习。风的性质多从风向和风力两个方面进行描述,近地面的风又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学习中要在它们之间建立联系,并层层递进地认识三个力对风向的影响。第7讲│要点探究[注意]在阅读风压图时要注意观察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等压线和风向的关系。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的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与风向垂直的是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与风向相反的是摩擦力。第7讲│要点探究例5[2010·绍兴模拟]图7-14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2)题。(1)若此图为北半球,P1>P2,则O点的风向为()A.④或⑤B.③或④C.⑥或⑦D.⑤或⑥(2)若此图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的风向为()A.③或⑦B.①或⑧C.⑦或⑧D.②或③第7讲│要点探究[解析](1)P1、P2在同一高度上,O点北侧气压低,南侧气压高,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若O点位于近地面,风向符合④;若O位于高空,风向符合③。(2)若图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南侧气压低,北侧气压高,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与①吻合。该地位于北半球时,O点风向符合⑦;该地位于南半球时,O点风向符合③。[答案](1)B(2)A第7讲│要点探究►探究点六常见大气现象1.旭日、夕阳、朝霞呈橘红色,原因是日出日落前后,太阳高度小,太阳光线经过的大气路径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强,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都被散射了,只有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透射下来。2.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是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造成的。3.夏季多云的夜晚特别闷热是大气逆辐射强造成的。4.日出前、日落后、房屋内、树阴下没有受太阳直接照射的地方仍是明亮的,原因是大气的散射作用。5.交通警示信号多选用波长较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