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地主阶级的救国思想(1)抵抗派的思想:①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作用: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2)洋务派的思想:①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②作用:为西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维新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①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②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谈不上付诸行动。(2)维新变法思想:①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思想不断传入;民族危机的加深。②主张:提出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③作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形成一次思想解放潮流。3.新文化运动(1)内容: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影响:①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④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4.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传播方式:①发表文章,翻译著作,如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②与反马克思主义阵营论战,如问题与主义之争。③创建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2)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二、近代重大理论成果1.三民主义(1)提出:1905年,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并将其阐发而成。(2)内容:民族、民权、民生。(3)实践:①旧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及民国初年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②新三民主义指导了国民大革命。(4)评价:①旧三民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新三民主义基本推翻了旧军阀统治。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旧三民主义内容新三民主义内容新发展关系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不反帝→反帝(联俄)。反满→民族平等民族主义是革命的前提(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是革命的核心(政治革命);民生主义是革命的补充(社会革命)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由资产阶级掌握的民权到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关注工农生活,扶助农工【点拨思考】新旧三民主义关系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1.农民阶级(1)实践:先后掀起两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2)主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扶清灭洋”。(3)特点: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同时也具有落后性的一面,那就是其阶级属性决定了革命斗争只能是“血溅轩辕”。2.地主阶级(1)实践: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掀起洋务运动。(2)主张: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3)特点:“中体西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3.资产阶级(1)实践:维新变法、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等。(2)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利用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3)特点:具有先进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但同时又具有妥协性、软弱性的一面,决定了其改革或革命只能是“屡战屡败”。4.无产阶级(1)实践: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3)特点:①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②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③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④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⑤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历程。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同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运动作用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局限性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异目的实行君主立宪制实行民主共和制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批判封建文化斗争对象封建顽固势力保皇派、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斗争方式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资产阶级革命道路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主要内容维新思想:变法图存;反对封建专制统治,通过改良建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思想: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与科学思想具体作用思想启蒙作用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近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比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三大派别在反封建和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各自的侧重点、实践方式及结果1.侧重点(1)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学习西方,兴民权、设议院,走君主立宪道路。(2)革命派: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实行西方民主共和方案。(3)激进派:矛头指向封建正统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2.革命派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方案也未能真正得到实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3.激进派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革命,掀起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并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刘锡鸿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刘光禄遗稿》郭嵩焘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伦敦与巴黎日记》考向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2013年广东文综)(节选)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材料代表性:(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2)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判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对此加以分析。答案:(1)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2)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制度。考向二维新思想2.(2014届广东珠海高三摸底)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解析:B材料强调西洋立国,本末相辅以强,洋务运动只是学习了其“末”,而没有学习其“本”(政治制度和法律),所以无法达到强国的目标,郭嵩焘主张本末皆学,所以是对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突破。材料反对中体西用,故排除A项。顽固派不主张维持原有的格局不变,不符合郭嵩焘的思想观点,C项错误。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是康有为奠定的,排除D项。3.(2013年广东揭阳二模)19世纪末,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这时各种西方社会学说涌入中国,最能刺激中国人神经的是()A.自由主义学说B.社会进化论C.卢梭的人民主权说D.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解析:B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进化论强调优胜劣汰,这起到警醒国人的作用,故选B项,其余三项在中国成为主流思想的时间不符。考向三新文化运动4.(2012年广东文综)(节选)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答案: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考向四孙中山三民主义5.(2013年广州海珠高三综合测试)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A.驱除鞑虏C.平均地权B.创立民国D.扶助农工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对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致国家富强……登斯民于极乐之乡”的提示,说明孙中山关于解决民生方面的办法是平均地权。故选C项。考向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6.(2013年广东广州二模)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是否经过奴隶制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及特征等问题进行。这一论战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B.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C.“双百”方针得到贯彻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解析:B根据时间信息“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国共对峙,阶级矛盾突出,而论战焦点(中国社会阶段)是阶级斗争是否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故B项符合题意,其余三项明显不属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