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年级11级专业应用化学设计者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日期目录第一章文献综述····························································································第一节概述··························································································一、换热器的概念二、换热器的分类三、列管式换热器的标准简介四、列管式换热器选型的工艺计算步骤五、换热器设备应满足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列管式换热器结构及基本参数·························································一、管束及壳程分程二、传热管三、管的排列及管心距四、折流板和支撑板五、旁路挡板和防冲挡板六、其他主要附件七、列管式换热器结构基本参数第三节设计计算的参数选择·····································································一、冷却剂和加热剂的选择二、冷热流体通道的选择三、流速的选择四、流向的选择第二章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第一节换热面积的估算············································································一、计算热负荷二、估算传热面积第二节换热器及主要附件的试选································································一、试选管型号二、换热器结构一些基本参数的选择第三节换热器校核··················································································一、核算总传热系数二、核算压强降第四节设计结果一览表············································································第三章设计总结、感想及有关问题分析讨论·······················································参考文献········································································································第一章文献综述第一节概述一、换热器的概念换热器(英语翻译:heat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给冷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流程规定的指标的热量交换设备,又称热交换器。二、换热器的分类根据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以下根据本次的设计要求,介绍几种常见的列管式换热器。(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如图1-1所示。固定管办事换热器的两端和壳体连为一体,管子则固定于管板上,它的结余构简单;在相同的壳体直径内,排管最多,比较紧凑;由于这种结构式壳测清洗困难,所以壳程宜用于不易结垢和清洁的流体。当管束和壳体之间的温差太大而产生不同的热膨胀时,用使用管子于管板的接口脱开,从而发生介质的泄漏(2)U型管换热器U型管换热器结构特点是只有一块管板,换热管为U型,管子的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其管程至少为两程。管束可以自由伸缩,当壳体与U型环热管由温差时,不会产生温差应力。U型管式换热器(见图1-2)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只有一块管板,密封面少,运行可靠;管束可以抽出,管间清洗方便。其缺点是管内清洗困难;哟由于管子需要一定的弯曲半径,故管板的利用率较低;管束最内程管间距大,壳程易短路;内程管子坏了不能更换,因而报废率较高。此外,其造价比管定管板式高10%左右。(3).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的结构如下图1-3所示。其结构特点是两端管板之一不与外科固定连接,可在壳体内沿轴向自由伸缩,该端称为浮头。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是党环热管与壳体间有温差存在,壳体或环热管膨胀时,互不约束,不会产生温差应力;管束可以从壳体内抽搐,便与管内管间的清洗。其缺点是结构较复杂,用材量大,造价高;浮头盖与浮动管板间若密封不严,易发生泄漏,造成两种介质的混合。(4).填料函式换热器其特点是管板只有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采用填料函密封。管束可以自由伸缩,不会产生因壳壁与管壁温差而引起的温差应力。填料函式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较浮头式换热器简单,制造方便,耗材少,造价也比浮头式的低;管束可以从壳体内抽出,管内管间均能进行清洗,维修方便。其缺点是填料函乃严不高,壳程介质可能通过填料函外楼,对于易燃、易爆、有度和贵重的介质不适用三、列管式换热器的标准简介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制管壳式(即列管式)换热器”(GB151)执行。按该标准,换热器的公称直径做如下规定:卷制圆筒,以圆筒内径作为换热器公称直径,mm;钢管制圆筒,以钢管外径作为换热器的公称直径,mm。换热器的传热面积:计算传热面积,是以传热管外径为基准,扣除伸入管板内的换热管长度后,计算所得到的管束外表面积的总和(m2)。公称传热面积,指经圆整后的计算传热面积。换热器的公称长度:以传热管长度(m)作为换热器的公称长度。传热管为直管时,取直管长度;传热管为U型管时,取U管的直管段长度。该标准还将列管式换热器的主要组合部件分为前端管箱、壳体和后端结构(包括管束)三部分,详细分类及代号见文献[3,5]。该标准将换热器分为I、Ⅱ两级,I级换热器采用较高级冷拔传热管,适用于无相变传热和易产生振动的场合。Ⅱ级换热器采用普通级冷拔传热管,适用于再沸、冷凝和无振动的一般场合。列管式换热器型号的表示方法如下:(ttssPNLNXXXDNAIIIPdN或)------------------------①②③④⑤⑥1.1〉第一个字母代表前端管箱形式2〉第二个字母代表壳体形式3〉第三个字母代表后端结构形式2.公称直径(mm)对于釜式重沸器用分数表示,分子为管箱内直径,分母为圆筒内直径3.管/壳程设计压力(Mpa)。压力相等时只写Pt4.公称换热面积(㎡)5.当采用Al,Cu,Ti换热管时,应在LN/d后面加材料琼等号,如LN/DCuLN------公称长度,md------换热管外经mm6.管/壳程数。单壳程时只写Nt7.I----I级(换热器)管束采用较高级冷拔换热管,适用于无相变传热和易产生振动场合II---II级(换热器)管束采用普通级冷拔换热管,适用于受沸、冷凝传热和无振动一般场合四、列管式换热器选型的工艺计算步骤1、计算热负荷(不考虑热损失),由热量守恒可计算柴油出口温度T22、计算逆流平均温差3.确定流体走向4.换热面积估算A估=Q/(K估×Δtm逆)取换热管的规格为Φ25×2.5mm碳素钢管(8.3kg/6m)。估算单管程的管子根数根据传热面积A估计算管子的长度L’,n'd'2估AL5、管程数Nt的确定由于L’数值太大,换热器不可使用单管程的形式,必须用多管程。我们选择管程的长度为6m,则Nt=L’/6(管程数通常选择偶数)R=(T1-T2)/(t2-t1)P=(t2-t1)/(T1-t1)根据R,P的值,查化工原理教材中图6-55(a),得温度校正系数φΔtm=φ×Δtm逆6、求实际换热面积A实际121ud43600'柴油柴油mqn换热管数为n=n’×Nt=A实际=L×(π×d0)×n’×Nt7、选择换热器壳体尺寸选择换热管为三角形排列,换热管的中心距t=32mm。nnc1.1最外层换热管中心线距壳体内壁距离:b'=(1—1.5)d0壳体内径:'2)1(bntDc圆整后,换热器壳体圆筒内径为D=550mm,壳体厚度选择8mm。长度定为5996mm。壳体的标记:筒体DN550δ=8L=5910。筒体材料选择为Q235-A,单位长度的筒体重110kg/m,壳体总重为110*(5.910-0.156)=632.94kg。(波形膨胀节的轴向长度为0.156m)8、确定折流挡板形状和尺寸9、波形膨胀节10、传热系数K的计算11、压强降的计算五:列管式换热器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合理地实现所规定的工艺条件传热量、流体的热力学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相态等)与物理化学性质(密度、粘度、腐蚀性等)是工艺过程所规定的条件。设计者应根据这些条件进行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计算,经过反复比较,使所设计的换热器具有尽可能小的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传递尽可能多的热量。其具体做法如下。①增大传热系数。在综合考虑流体阻力及不发生流体诱发振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高的流速。②提高平均温差。对于无相变的流体,尽量采用接近逆流的传热方式。因为这样不仅可提高平均温差,还有助于减少结构中的温差应力。在允许的条件时,可提高热流体的进口温度或降低冷流体的进口温度。③妥善布置传热面。例如在管壳式换热器中,采用合适的管间距或排列方式,不仅可以加大单位空间内的传热面积,还可以改善流体的流动特性。错列管束的传热方式比并列管束的好。如果换热器中的一侧有相变,另一侧流体为气相,可在气相一侧的传热面上加翅片以增大传热面积,更有利于热量的传递。(2)安全可靠换热器是压力容器,在进行强度、刚度、温差应力以及疲劳寿命计算时,应遵照我国《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与《钢制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规定》等有关规定与标准。这对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起着重要的作用。(3)有利于安装、操作与维修直立设备的安装费往往低于水平或倾斜的设备。设备与部件应便于运输与装拆,在厂房移动时不会受到楼梯、梁、柱的妨碍,根据需要可添置气、液排放口,检查孔与敷设保温层。(4)经济合理评价换热器的最终指标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通常为1年)固定费用(设备的购置费、安装费等)与操作费(动力费、清洗费、维修费等)的总和为最小。在设计或选型时,如果有几种换热器都能完成生产任务的需要,这一指标尤为重要。动力消耗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而流速的提高又有利于传热,因此存在一最适宜的流速。传热面上垢层的产生和增厚,使传热系数不断降低,传热量随之而减少,故有必要停止操作进行清洗。在清洗时不仅无法传递热量,还要支付清洗费,这部分费用必须从清洗后传热条件的改善得到补偿,因此存在一最适宜的运行周期。严格地讲,如果孤立地仅从换热器本身来进行经济核算以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与适宜的尺寸是不够全面的,应以整个系统中全部设备为对象进行经济核算或设备的优化。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难度很大,当影响换热器的各项因素改变后对整个系统的效益关系影响不大时,按照上述观点单独地对换热器进行经济核算仍然是可行的。第二节:列管式换热器结构及基本参数一:管束及壳程分程1、管束分程:为了解决管束增加引起管内流速及传热系数降低的问题即将管束分程。在换热器的一端或两端的管箱中安置一定数量的隔板,一般每程中管束大致相等。注意温差较大的流体应避免紧邻,以免引起较大的温差应力。管程分程的方案参见图1.从制造、安装、操作的角度考虑,偶数管程有更多的方便之处,因此用得最多。但程数不宜太多,否则隔板本身占去相当大的布管用的面积,且在管程中形成旁路,影响传热。2、壳程分程:壳程分程的型式见图2,E型最为普通,为单壳程。F型与G型均为双壳程,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壳侧流体进出口位置不同。G型壳体又称为分流壳体。当它用作水平的热虹吸式再沸器时,壳程中的纵向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