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第六章文学作品一、基本概念文学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与加工,是文学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一种具有表现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具有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和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两个特征。文学形象:是由文学语言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的具体生活画面,包括人物景色等具体形象极其构成的整体形象,可分为一般文学形象和理想艺术形象两个层面。具有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四个方面的特征。单个形象:指文学的艺术世界中相对独立的文学形象。比如林黛玉。整体形象:指文学作品中由若干单个形象共同组成的文学形象整体。如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虚象:通过实象联想出来的形象。实象:文学作品里具体可感的形象。情境:一般指叙事作品或戏剧中的事件、场景、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极其总和。氛围:一般指由情境形成的特殊气氛和情调。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有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四个特征。寓言式象征:指通过一则故事象征或暗示出某种哲理和观念。符号式象征: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形象或单个形象。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和其发生的审美想象空间。具有情境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的特征。典型:是文学形象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指叙事作品中塑造的显出性格特征的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意蕴:指文学语言和文学形象所传达的意义,属于文学作品结构的最深层次。文学作品意蕴可分为:审美情韵层、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诗歌:是一种以富有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来表情达意的文学体裁。具有强烈的情感、跳跃性的言语结构、富有音乐美的凝练的语言三个特征。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以审美的方式自由地抒发人生感受的文学体裁。具有感受真挚新颖、题材广泛结构灵活、语言自然优美三个特征。小说:一种散文形式写成叙事性虚构作品,具有叙事性、故事性、虚构中的现实文体杂糅等四个特征。剧本:一种通过人物台词和舞台提示营造戏剧情境、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具有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高度集中的戏剧结构、以对话为主的戏剧语言三个特征。二、思考题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有什么不同?日常语言是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未经加工的语言,是人类语言的朴素形态;文学语言则是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表达目的的不同;服从的真实标准不同;语言意义生成的方式不同。2、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特征:一、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把春的质感、神韵和魅力都表现出来,使人顿觉满眼生气,春意葱茏。3、试述文学形象的特征文学形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文学形象是作家依靠一定的现实根据精心塑造和想象的产物,寄托着作家的主观情思,所以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二、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假定和虚拟是文学形象生成的主要途径,文学形象的假定性要合情合理,因此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文学形象是用语言塑造的,不是直观的而是想象的,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因此文学形象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相统一的特征。四、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作为艺术概括的文学形象,始终离不开个别,而且要强化突出个别性,从而更显著充分地表达出“一般”。4、试述文学象征的特征,举例说明你对象征的理解特征: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基本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比如戴望舒的《雨巷》,勾画了一个在悠长的雨巷徘徊的寻觅者的形象,暗示对某种人生理想的苦苦求索。又如精卫填海,其形象是象征,却蕴含着奋斗不息的哲理。再如锦瑟的多重理解又如各种荒诞形象都是象征的体现。象征还分为寓言式象征、符号式象征两类。5、意境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意境结构的虚实相生特征:情境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诗中具体描写的园外之景,是实境。诗人由一支红杏引发的满园春色、百花盛放的推测和联想,是实境引发的第一层审美空间。由出墙红杏、禁闭园门,领悟到美好的东西是封锁不住的道理,这是第二层审美空间,这两层审美想象空间就是虚境。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意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这就是意境虚实相生的原理。6、请联系具体文学作品说明意境与象征的区别(答案不完全)文学象征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文学意境则是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境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区别:a.意境通常是由意象组成,往往是具体的,而象征通常是是抽象的。b.特征不同:意境的艺术特征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而象征的艺术特征是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c.作用不同,意境的表达效果,能够给人一种诗画般的感觉,让人身临其境,画面感强,同样会有时有通感的效果,能够通过意境突出主题。而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够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够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情感。7、何谓典型?试述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典型是指叙事作品中塑造的显出性格特征的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一、文学典型具有显出特征的性格。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主要特征,且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主要特征。二、文学典型具有显示生命斑斓色彩的性格。如林黛玉有三个层面的丰富性格特征。三、文学典型具有显示灵魂深度的性格。比如林黛玉在爱情追求中,包含深刻的反叛性内容。四、文学典型具有蕴含深刻历史真实的性格。如阿Q的悲剧命运,既是对当时现实关系的逼真写照,也深刻反映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真实。8、举例说明文学作品意蕴的系统性与丰富性。文学作品意蕴是由表及里的有机系统,如李商隐的《乐游原》,直接呈现晚霞美景与对其转瞬即逝的惋惜,构成审美情韵层;进而今昔对比,让人联想江河日下的大唐帝国,这是历史内容层,再由晚霞转瞬即逝引发哲思,从而显现哲理意味层。意蕴的每个层次又可以作多个层次分析。如《西游记》首先是对社会现实的影射和批判,其次,小说是对生活真相的揭示和上层社会逻辑的颠倒,由此可见其历史意蕴层的丰富性。9、试述诗歌的艺术特征,一、强烈的情感。抒情性是诗歌最根本的特征,也是诗歌的内在要,情感在诗歌中居于核心地位。二、跳跃性的言语结构。言语结构形态多样,或是时间上的“观古今于须臾”,或是空间上“挫万物于笔端”。三、富有音乐美的凝练的语言。诗乐同源,诗歌也要求具有类似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同时诗歌是一种语言高度概括、凝练的文体。10、比较小说和剧本的叙事差异(答案不完全)1、小说是一种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叙事性虚构作品,且文体杂糅。而戏剧的叙事语言以对话为主。2、小说叙事比较细腻,人物、情节、环境可以徐徐展开。戏剧因为受演出影响,冲突必须尖锐激烈,节奏快。3、戏剧由于舞台演出原因,叙事高度集中,包括场景人物。小说叙事多变,人物复杂场景多样。第七章文学接受一、基本概念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读者对作品阅读、理解、欣赏的活动,是文学活动的最后一环。文学接受的主体是读者,文学接受过程有阅读前的素养储备、审美感受、审美评价。读者:文学接受的主体。具有在文学接受中尽力理解和还原作家赋予作品意义、对作品意义有新的体会和发现的作用。作品空白点:指作品中等待读者去解释的具有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处的地方。素养储备:文学接受的过程之一,是文学接受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接受动机:指推动读者阅读并接受文学作品的心理需求,可以分为审美动机、娱乐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借鉴动机和批评动机。审美感受:拥有一定文学接受能力的读者,在接受动机驱使下开始文学阅读过程,并在其间抚卷流连,体味人生悲欢、领悟生命真谛的过程。审美评价:在阅读文学作品、重构文学形象并进行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读者进一步思考其思想艺术意义,追问作品艺术和审美特征,并对其审美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二度创造:指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在心理层面展开的再创造活动。文学经典:指文学史上具有独创性,蕴含社会历史意义,凝聚很高的审美价值,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典范作品。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构成读者和作品是构成文学接受的两大要素。首先读者具有在文学接受中尽力理解和还原作家赋予作品意义、对作品意义有新的体会和发现的作用。读者的阅读、理解和鉴赏活动,促使潜在作品向现实作品转化。2、谈谈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价有一定文学接受能力的读者,在接受动机驱使下开始文学阅读过程,并在其间抚卷流连,体味人生悲欢、领悟生命真谛的过程,是审美感受,审美感受具有独创性。在阅读文学作品、重构文学形象并进行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读者进一步思考其思想艺术意义,追问作品艺术和审美特征,并对其审美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叫做审美评价,审美评价以理性因素居多,且分为一般读者评价和批评家评价。审美感受和审美评价相互交织,但有所不同。审美感受是文学接受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读者以感性层面对文学作品进行感知领悟和体验。审美评价则是高级阶段,是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凭借一定标准,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审美价值等作出比较理性的判断和评价,但往往不脱离具体的审美感受。3、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活动过程中的“二度创造”二度创造是指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在心理层面展开的再创造活动。主要有文学形象重构和文学审美意蕴再创造两方面内容。4、谈谈文学接受的差异性和共通性由于读者在文学接受活动过程中存在着二度创造,所以在不同的读者那里对同一作品的接受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当然由于面对的是同一作品,接受时也必定存在一定的相同、相通之处。这就构成了文学接受的差异性和共通性。差异性:文学接受活动中不同读者或同一读者在不同时间和心境下对同一作品的阅读都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甚至差异明显。共通性: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又往往存在稳定的,超越时代、地域和民族差异的一致性,表现在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意蕴诠释和价值评价的共通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5、试述文学经典的特征和意义。特征:在文学史上具有独创性,蕴含社会历史意义,凝练很高的审美价值、具有长久生命力。意义:在文学史上具有独创性甚至里程碑的意义,并且对文学接受产生重大影响。第八章文学批评一、基本概念文学批评:也称文学评论,是指会具体文学现象的分析、阐释和评价,是在具体文学文本鉴赏基础上产生的带有评论性质的活动。批评标准:指人们据以评价文学现象的具体尺度,主要有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思想标准:指批评家据以评价文学现象的思想或情感内涵的价值尺度,具体体现为对于文学作品思想情感的真实性、倾向性等作出评判。艺术标准:指批评家据以衡量文学作品的艺术性的价值尺度。艺术性体现为语言形式的创造性、艺术形象的概括性和阅读馀味的醇厚性。鉴赏型批评:一种侧重于鉴定和欣赏文学作品的人文思想、审美情趣和语言韵味的批评类型。认知型批评:一种侧重于从学理角度评析文学现象、体现认知活动的批评类型。功能型批评:侧重于从社会效果来评论文学现象、适应社会大众的主流价值需求。新闻逸事型批评:侧重于报导或分析文学的相关新闻逸事,迎合读者的消遣和休闲需要文学批评方法:批评家在从事实际的文学批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选取特定的分析角度去观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定思路而展开阐释,以及按照特定的价值标准作出评价。主要有传记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感兴批评、语言批评、心理分析批评、读者反应批评、意识形态批评、文化批评等方法。文学批评主体:指文学活动中的批评者或批评家角色,需要具有审美感受力、理性分析能力、文学史眼光、社会关怀意识批评文体类型:指文学批评著述的具体体裁样式,常见的有以诗论诗式、评点式、评传式、序跋式、随笔式、论文式。二、思考题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关系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是互动关系,表现为文学理论对文学批评的指导作用和文学批评对文学理论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文学理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