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详表(中图分类号查询表)中图分类号简介:《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图法》的编制始于1971年,先后出版了五版。《中图法》与国内其他分类法相比,编制产生年代较晚,但发展很快,它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分类法的编制经验,而且还吸取了国外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技术。它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分类表。目前,《中图法》已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国内主要大型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标准书号》等都著录《中图法》分类号。《中图法》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大类下细分的学科门类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A11选集、文集A119选读A12单行著作A121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1848年以前)A122革命风暴的高涨与低落时期(1848~1863年)A123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期(1864~1872年)A124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党时期(1873~1889年6月)A125第二国际时期(1889年7月~1895年)A13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14诗词A15手迹A16专题汇编A18语录A41选集、文集A419选读A42单行著作A42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1924年以前)A42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7月)A42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6月)A424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A425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9月~1949年9月)A426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年10月~1976年)A43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44诗词A45手迹A46专题汇编A48语录A49邓小平著作A491选集、文集A491.9选读A492单行著作A493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495手迹A496专题汇编A498语录A49邓小平著作A56专题汇编A58语录A71马克思A711传记A712生平事迹、回忆录A713年谱、年表A714纪念文集A715阐述、研究A716肖像、照片、画传、像章A717纪念地、故居、遗物A72恩格斯A73列宁A74斯大林A75毛泽东A76邓小平A81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A82列宁主义的学习和研究A83斯大林的思想的学习和研究A84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A85著作汇编的学习和研究B哲学、宗教B0-0马克思主义哲学B01哲学基本问题B013哲学的阶级性和实践性B014哲学的对象、目的与方法B01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016本体论B016.8宇宙论B016.9时空论B017认识论B017.8决定论与非决定论B017.9自我论B018价值论B019.1唯物主义B019.11朴素唯物主义B019.1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019.13辩证唯物主义B019.2唯心主义B02辩证唯物主义B021物质论B021.2运动论B021.3时空论B021.4物质运动的规律性B022意识论B022.2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B023认识论、反映论B023.2认识的辩证过程B023.3真理论B024唯物辩证法B024.1内因与外因B024.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B024.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B024.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024.5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B024.7质变与量变B024.8否定之否定B025唯物辩证法诸范畴B025.1现象与本质B025.2形式与内容B025.3全局与局部B025.4分析与综合B025.5原因与结果(因果论)B025.6必然性与偶然性B025.7可能性与现实性B025.9其他哲学范畴B026方法论B027辩证唯物主义的应用B028自然哲学B029自然辩证法B03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B03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032社会基本矛盾B032.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032.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B033阶级理论B034革命理论B035国家理论B03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B037人民内部矛盾B038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08哲学流派及其研究B081唯心主义B081.1形而上学B081.2唯心主义认识论、先验论B082实证论、经验批判主义(马赫主义)B083唯意志论、生命哲学B084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B085新实在论、逻辑实证论(新实证论、逻辑经验论)B086存在主义(生存主义)B087实用主义B088新托马斯主义(新经院哲学)B089其他哲学流派B089.1西方马克思主义B089.2哲学解释学B089.3哲学人类学B12古代哲学B13中世纪哲学B14近代哲学B141十七世纪哲学B142十八世纪哲学B143十九世纪哲学B15现代哲学B151二十世纪哲学B152二十一世纪哲学B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B20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B201唯物主义B202唯心主义B21古代哲学B22先秦哲学(~前220年)B221诸子前哲学B222儒家B222.1四书B222.2孔子(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B222.3孔子弟子B222.4子思(孔伋,公元前483~前402年)B222.5孟子(孟轲,公元前390~前305年)B222.6荀子(荀况,公元前313~前238年)B222.9其他B223道家B223.1老子(李耳)B223.2列子(列御寇)B223.3杨朱(公元前395~前335年)B223.4关尹子B223.5庄子(庄周,公元前369~前286年)B223.9其他B224墨家B225名家B225.1邓析(公元前?~前501年)B225.2宋尹学派(宋钘、尹文)B225.3惠施(公元前370~前310年)B225.4公孙龙(公元前320~前250年)B225.9其他B226法家B226.1管子(管仲,公元前?~前645年)B226.2商鞅(公孙鞅,公元前?~前338年)B226.3慎到(公元前395~前315年)B226.4申不害(公元前385~前337年)B226.5韩非(公元前280~前233年)B226.6李斯(公元前?~前208年)B226.9其他B227阴阳家B228纵横家B228.1苏秦B228.2张仪B229杂家B229.1尸子(尸佼,公元前390~前330年)B229.2吕不韦(公元前?~前235年)B229.3孔鲋(孔甲,公元前264~前208年)B229.9其他B232秦汉哲学(总论)(公元前221~公元220年)B233秦代哲学(公元前221~前207年)B234汉代哲学(公元前206~公元220年)B234.1陆贾B234.2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B234.4淮南子(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B234.5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B234.7桓谭(约前20~56年)B234.8王充(27~约97年)B234.93王符B234.94荀悦(148~209年)B234.99其他B235三国、晋、南北朝哲学(220~589年)B235.1何晏(190~249年)B235.2王弼(226~249年)B235.3嵇康(224~263年)B235.4杨泉B235.5裴頠(267~300年)B235.6郭象(252~312年)B235.7抱朴子(葛洪,约284~364年)B235.8范缜(约450~510年)B235.9其他B241隋、唐、五代哲学(581~960年)B241.1文中子(王通,584~617年)B241.2吕才(600~665年)B241.6李翱(772~841年)B241.7刘禹锡(772~842年)B241.8谭峭B241.9其他B244宋、元哲学(960~1368年)B244.1李觏(1009~1059年)B244.2周敦颐(濂溪,1017~1073年)B244.3邵雍(康节,1011~1077年)B244.4张载(横渠,1020~1077年)B244.5王安石(1021~1086年)B244.6程颢(明道,1032~1085年)、程颐(伊川,1033~1107年)及程朱理学B244.7朱熹(1130~1200年)及考亭学派B244.8陆九渊(象山,1139~1193年)及其学派B244.91陈亮(1143~1194年)及永康学派B244.92叶适(1150~1223年)及永嘉学派B244.93邓牧(1247~1306年)B244.99其他B248明代哲学(1368~1644年)B248.1陈献章(1428~1500年)B248.2王守仁(王阳明,1472~1528年)及陆王学派B248.3王艮(1483~1541年)及泰州学派B248.4王廷相(1474~1544年)B248.5罗钦顺(1465~1547年)B248.6黄绾(1477~1551年)B248.7何心隐(1517~1579年)B248.91李贽(1527~1602年)B248.92吕坤(1536~1618年)B248.93方以智(1611~1671年)B248.99其他B249清代哲学(1644~1840年)B249.1顾炎武(1613~1682年)B249.2王夫之(船山,1619~1692年)B249.3黄宗羲(梨州,1610~1695年)B249.4唐甄(1630~1704年)B249.5颜元(习斋,1635~1704年)、李塨(恕谷,1659~1733年)及颜李学派B249.6戴震(东原,1723~1777年)B249.7章学诚(实斋,1738~1801年)B249.8焦循(理堂,1763~1820年)B249.9其他B25近代哲学(1840~1918年)B251龚自珍(1792~1841年)B252魏源(1794~1857年)B254谭嗣同(1865~1898年)B256严复(1853~1921年)B258康有为(1858~1927年)B259.1梁启超(1873~1929年)B259.2章炳麟(1869~1936年)B259.9其他B26现代哲学(1919年~)B261二十世纪哲学B262二十一世纪哲学B27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B302古代哲学B303中世纪哲学B304近代哲学B305现代哲学B307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亚洲的传播与发展B312朝鲜哲学B313日本哲学B313.2古代哲学B313.3封建时代哲学B313.4明治时代哲学B313.5现代哲学B313.7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B333越南哲学B351印度哲学B351.2古代哲学B351.3中古时期哲学B351.4近代哲学(1757~1947年)B351.5现代哲学B351.7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印度的传播与发展B371阿拉伯哲学(总论)B373伊朗哲学(波斯哲学)B382以色列哲学B-49哲学学习与普及B41北非哲学B411埃及哲学B502古代哲学B502.1希腊奴隶制形成时期(公元前7~前6世纪)B502.11爱奥尼亚学派B502.12米利都学派B502.121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624~前547年)B502.122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os,约公元前610~前546年)B502.123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公元前588~前525年)B502.13爱非斯学派B502.14毕达哥拉斯学派B502.15埃利亚学派B502.151色诺芬尼(Xenophanes,公元前565~前473年)B502.152巴门尼德(Parmenides,公元前6世纪末)B502.153芝诺(Zenon,Eleaticus公元前490~前436年)B502.19其他B502.2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繁荣和衰落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B502.21古希腊唯物论哲学学派B502.211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公元前500~前428年)B502.212恩培多克勒(Empedo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