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信息化发展浅谈1.中国电网的发展2.电网企业信息发展现状3.电网企业信息发展趋势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所樊涛中国电网的发展1882年英国人Little成立上海电气公司。1949年全国装机184.7万千瓦,年发电量43.1亿千瓦时。丰满、水丰电站及其配套的154~220kV输电线路构成当时中国最大的系统,装机64.6万千瓦。00.511.522.533.5195219571962196719721977198219871992199720022000年容量3亿千瓦1995年容量2亿千瓦1987年容量1亿千瓦1978年容量5712万千瓦1949年容量185万千瓦中国电网的发展中国电网的发展|1987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1995年3月,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1996年,发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2位。|2000年4月,全国装机突破3亿千瓦|2004年5月底,全国装机容量突破4亿千瓦,达到40060万千瓦。|2005年底我国装机总容量突破5亿千瓦。024681012141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1978-2004年发电量增长率中国电网的发展第一个330kV—刘天关输变电工程(1972年)在70年代以黄河刘家峡电厂的建设和送出为契机,在西北地区首先建设刘(家峡)天(水)关(中)交流330千伏线路,开始陕甘电网的互联,并逐步形成了以330千伏电网为主网架的西北电网。第一个500kV——平武输变电工程(1981年)80年代初,我国第一个交流500kV河南平顶山—湖北武汉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拉开了我国500千伏电网建设的序幕,也标志着省级电网互联形成大区电网的开始。目前已形成了以500千伏电网为主网架的华中、华东、华北、东北和南方电网。第一条±500kV—葛上直流输电线路(1989年)80年代末,葛洲坝至上海±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的投运,实现了华中—华东两大电网的互联,揭开了我国跨大区联网的序幕。第一个交直流输电工程天广交直流输电工程1993年,天生桥-广州交流500千伏输电工程建成投运,实现南方四省(区)电网的互联。随着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投运,广东电网与香港电网的联系得到加强。2001年天广直流双极投运形成了我国第一个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第一个跨大区交流联网工程2001年5月,华北与东北通过交流500千伏联网。2001年10月,华东电网与福建电网通过交流500千伏线路实现联网。2002年5月,川渝与华中电网通过交流500千伏线路实现了联网。第一条750kV—西北750线路(2006年)|我国一次能源分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不均衡的国情,决定了需要在全国范围内优化能源资源配置;|输煤与输电的经济性比较,决定了一次能源输送需要选择输电与输煤并举,优先发展输电的优化方式;|在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之间进行长距离、大规模、大容量的电力输送,决定了需要发展具有显著输电经济性的特高压电力输送方式。|我国土地资源紧张,人均占有量低,输电线路走廊和站址选择越来越困难。随着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土地、环保对电网发展的约束越来越明显。|以建设特高压电网为契机,从构筑国家电力市场的战略高度来谋划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电网的发展|建设百万伏级交流和±800kV直流输电工程,拥有当今世界上最高运行电压的交直流电网。|构建以特高压交直流为骨干网架的骨干电网,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远距离的输电;到2020年,最大同步电网的装机规模将超过8亿千瓦。|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电站-三峡电站(最终装机将达2240万千瓦);世界上最大的电源基地-西南水电基地(外送规模将达7000万千瓦左右);|2020年前后,中国电网将建立覆盖各大电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的特高压骨干网架,有效引导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集约化开发,充分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各电压等级电网功能定位明确、结构坚强、发展协调,电网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显著提高,具备抵御防止大停电事故的能力,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装备质量全面达到或领先于国际水平。中国电网的发展华北南方东北台湾西北陕北煤电陕北蒙西煤电II石家庄北京东华中济南豫北420280240460340100360晋东南徐州淮南煤电徐州煤电330280雅龙江梯级金沙江I期金华川西水电170无锡南阳300170260150上海西北100华东杭北芜湖290440长沙荆州恩施乐山360300川西水电蒙西煤电IV天津南昌唐山青岛120300250300450福州400南京200240300沿海核电沿海电源150蒙西煤电I宁夏煤电蒙西煤电III晋中煤电驻马店武汉沿海核电220270300300锡盟煤电I锡盟煤电II480480连云港沿海核电280160300晋中重庆300450晋东南煤电呼盟煤电沿海核电沿海核电金沙江II期沈阳三峡地下电站上海西南安西永登拉西瓦白银兰州东西宁宁东官亭蒙西锡盟图例500kV交流±800kV级直流百万伏级交流750kV交流张掖雅安西安东靖边蒙西煤电V400470400220260100晋东南煤电II300银川东哈密电厂哈密二、三厂×远东(俄)滁州泰州14045017027070270130150赣州泉州380410170雅江水电平凉乾县渭北东南郊乌鲁木齐主网×360温州280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的迅速发展给信息化带来了什么?中国电网的发展电网企业信息化发展浅谈1.中国电网的发展2.电网企业信息发展现状3.电网企业信息发展趋势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所樊涛电网企业信息化的内涵电网企业信息化包括电网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两大要素,及为两者搭建基础传输平台的通信网络。“数字化电网和信息化企业”对电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信网络调度数据网管理信息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电网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电力监控系统强隔离电网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应用•调度自动化系统•EMS系统•DTS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稳定控制系统•调度生产管理•广域监测系统WAMS•调度综合数据平台•电力市场交易系统•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雷电监测系统•备用调度中心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项目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协同办公•规划和计划管理•审计管理•法律事务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监督和环保管理•企业门户•数据中心实现生产实时信息与经营管理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共享,推进数据采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智能化和决策分析科学化;构建生产经营管理的数字化模型,建设企业级信息系统,推进电网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及企业内部人财物三大基本要素和业务处理的全过程管理;通过信息化实时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实现重要资源的在线监控与集中运作,实现对业务重要环节和目标的实时控制。数字化电网和信息化企业电网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及成就|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目前,电力系统的计算机装备水平已大大提高,中小型机、微型计算机装备级别不断更新提高,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数量增加较快。电网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及成就|电力生产、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成熟SCADA、AGC、以及EMS、DTS等系统已建成,全国省级以上电力调度机构全部建立了SCADA/EMS/DTS系统,电网调度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继电保护、WAMS、安全稳定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网仿真(PSASP)、分析软件(BPA)日益成熟电网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及成就|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2002年改革传统供电营销管理模式,实施电力营销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化改造。各省公司普遍建立了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地(市)级供电企业基本实现了业务受理的计算机化。电网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及成就|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逐渐推进管理信息系统(MIS)建设初具规模,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计划统计管理、人事劳资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监督管理、电力负荷管理、营销管理、工程管理等应用系统为主要功能的网络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部分电网企业在ERP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1、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的力度不强。信息化的开展往往是想到哪就干到哪,硬件设备更新快,应用系统成功使用的不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各区域、各单位、各层次间的信息化水平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化的集约化发展和整体应用水平的提高。2、面向部门,缺乏企业级应用应用系统建设仅面向单个业务部门,信息资源分散在各单位和各部门,没有实现充分共享和有效整合;各专业自成体系,系统缺乏有效集成,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不能实时反映企业生产运营的实际情况,难以对资金、物资等重要资源实施集中运作。3、应用系统实用化水平不高“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和维护”现象在一些单位比较突出。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短,现有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深度挖掘不够,实用化水平较低。广大员工通过计算机处理管理业务的理念还没有形成。4、标准体系建设滞后标准化工作滞后,信息化标准的种类和质量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在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安全、评价等方面均没有形成标准。缺乏统一的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技术政策不统一。电网企业信息化发展浅谈1.中国电网的发展2.电网企业信息发展现状3.电网企业信息发展趋势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所樊涛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相互带动、相互推进,围绕信息化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信息化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依然是推动现代生产力飞跃发展和加速知识传播的主要驱动力。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应用和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信息化发展的主题。信息化快速发展可能进一步扩大国家间和国家内部的数字鸿沟,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信息安全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信息化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断改善。国内信息化发展形势加快推进信息化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产业规模、网络设施等基础条件已经初步具备,信息化建设开始进入全面普及应用的时机基本成熟。信息化建设将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应用、更加强调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更加突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国内信息化发展形势2006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把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列为突出抓好的五大战略重点之一。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要求:研究提出加快中央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发挥骨干企业特别是大型中央企业的带动作用。胡锦涛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建设创新国家的伟大战略:“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2007]8号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到到20102010年年多数中央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达到或接近同行业的世界先进水平基本实现中央企业信息化向整个企业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建成集团企业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电网企业信息化应用架构示意图电网建设电网调度电网运行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安全监督经济活动分析绩效管理电网优化市场分析企业规划基建管理EMS负荷管理资金管理服务商管理生产(设备资产)管理需求侧管理综合计划采购管理电能量管理电力营销广域监测业扩报装客户关系电力市场电网规划市场计划维护策略负荷预测企业战略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资管理项目管理科技管理审计管理法律事务数字资源知识管理企业门户协同办公……充分保护已有投资,合理利用现有成果现有应用适度完善,适时新建新建应用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