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冲刺背诵笔记第一篇:《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第二章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的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任何教育,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社会。只有首先明确了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才能进一步讨论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职能等问题。从实践上看,如果不坚持把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学校生活的中心,就不可能搞好教育和办好学校,从而也就不能有效的履行教育的社会职能。3、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者、教育中介系统。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以称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承认学生。教育中介系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教育的这几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学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4、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学校教育逐渐普及,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制度逐步完善。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5、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人的发展:生理发展,即人的体制机制生理功能的发展;心理发展,即认知的发展,意向的形成,个性的完善;社会发展,即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整体性、互补性。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必须循序渐进的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能揠苗助长,否则欲速则不达。差异性: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了解学生的发展背景和水平,兴趣爱好特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不平衡性:掌握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整体性: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互补性: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发挥优势,长善救失。6、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正反之分。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是人的发展有效发挥的条件。学校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学校有专门的教师。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人的发展,人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第四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7、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制约着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沿革。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的性质、部分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水平、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教育的传统与变革。8、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推动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的经济功能: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率、使科学知识再生产、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教育的政治功能: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功能:传递保存文化、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选择提升文化、创造更新文化。教育的生态功能: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9、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之间转换,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横向流动功能:社会成员通过受教育和训练,可以结合个人意愿与可能条件更换工作地点,改变环境不提升社会阶层。纵向流动功能: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与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中做纵向的提升(晋升),改变其社会阶层地位。1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他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他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即: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和连续性。11、分析论述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教育优先发展,是指教育发展先于其他行业或经济发展的现有状态而超前提前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基础性: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导作用。全局性: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第五章教育目的12、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广义: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13、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所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观点有: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都受到社会的制约;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教育的结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积极方面:将对教育的考察角度从宗教神学转移到国家和社会事业上,有助于近代教育与社会的分离,有助于当代动员国家和社会资源发展教育事业。不足之处:忽视了个体价值,否认个人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违背了教育的人道主义原则。14.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等自然主义的教育学家。主张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根据个人需要。主要观点有: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和需要;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人的本性在于自然性,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积极方面:有助于新兴资产阶级伸张自己在教育和社会政治层面上的权利,倡导人的自由与个性,提升人的价值与地位,是对人性的一种解放。不足之处: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上,毁坏了教育的社会基础。15.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含义:指人的劳动能力、个人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自由的发展。意义: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为我国教育目的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1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人们不论分担什么角色,都要为社会劳动。只有诚实创造性的劳动,个人才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坚持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可以从分类和分层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分类的角度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从分层的角度来看,根据人的现实生活所要处理的关系,主要包括发展人处理与自然关系的能力、与社会关系的能力、与自我关系的能力这三个层面能力的发展,如果人的发展在这三个方面都形成了健全的能力,那么这个人的发展就是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独立个性: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17.我国的教育目的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8.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的确立不仅是一个国家人才利益的意志体验,更为重要的是他可以规范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使教育活动更加合乎教育的规律性和社会的需要。因而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有许多功能。规范功能:人类教育活动因学生个性差异的不同丰富多彩,但又是在一定的规律下进行。规范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教育方向,规范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学校管理。选择功能:集中体现在教育活动和内容的选择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校和教师都会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决定哪些研究成果和社会文化可以进入教育内容,哪些则应该受到批判和抵制。激励功能:教育活动因为有着可以达成的目标,这个目标就可以反过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人类的教育活动,目标越是具体明确,达成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能调动更多的人的积极性。评价功能:集中体现在现代教育评估过教育督导行为中。具体而言:评价学校的总体办学方向思想路线是否正确清晰,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需要;评价教育质量是否达到了教育目的的要求;评价学校管理的管理是否科学。第六章教育制度19.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包括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20.教育制度的特点客观性:人们不可能随心所欲的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制定或废止有他的客观规律性。规范性:表现在受教育权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历史性:随着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创新。强制性:先于个体而存在,独立于个体之外,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2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是现代教育的核心部分。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2.学制的类型首先解释学制含义(如21)。双轨学制: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的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而来的带有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一轨是自上而下,结构是大学、中学。另一轨自下而上,结构为小学、职业学校。两轨不相通不相接,剥夺了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单轨学制:最先产生于美国,结构为:小学、中学、大学。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分支型学制:苏联。不同于欧洲的双轨制,它一开始并不分轨而且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有权进入对口的高等院校。进入中学开始分支,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畅通。23.1922年新学制的标准和意义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1922年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方案》,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7项标准:适应社会进化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实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余地。学制体系: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小学六年,初中高中各三年,大学4~6年,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与中学平行的还有职业学校和师范学校。特点:根据学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初等教育阶段4-2分段,更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中等教育是改革的核心,修业年限增加,提高中学的程度、初高中3-3段,增加教育的灵活性、在中学实行选科制,高中实行分科制、增加职业教育,兼顾升学和就业;取消大学预科。意义:是近代学制改革效法美国的开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虽照抄了美国的学制,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集中了教育界的智慧和经验;考虑到了民族资本主义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