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许)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家。孔子辞世后,一些封建君王给孔子屡加尊谥,如鲁哀公的“尼父”,汉元帝的“褒成宣尼公”,唐太宗的“先圣”,宋真宗的“至圣文宣王”等。但最终固定下来并被普遍接受的,是明世宗的“至圣先师”,旧时的学堂,大多悬挂孔子像,尊孔子为“万世师表”。孔子作为教育家的至尊地位,即使在其反对派那里,也无法动摇。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既来自其首创私学之功,更在于其“有教无类”(《卫灵公》)主张的提出和实践。所谓“有教无类”。这四个字也是我们这整课的纲目,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教学。翻译课文1.子曰:“有教无类。”教:教育;类:(名)类别;【翻译】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一、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二、不管品行、习性,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无类”包含哪几层意思?分析评价我们怎么去理解这四个字呢?按照书上的解读就是“只有教育的普遍推行,没有类别的区分”,换句话说什么样的学生孔子都教。细细体会,这句话还有更多的言下之意。所谓“有教则无类”,就是说,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这可以算另一层意思,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通过教育来消除差别,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构想。即对人无贫富贵贱愚智等差别一律给予教育,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弥合这些差别。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平等思想。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诸侯国,如曾子是鲁人,子张是陈人,子长是齐人,子游是吴人。颜路与颜回,曾点与曾参,父子都同时是孔子的学生。孔门弟子各有性格上的毛病,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孔子的学生来自各个阶层。有贵族,如鲁国大夫孟懿子和南宫适都是孔子的学生,但更多的还是平民。孔子的学生有不同的职业。孔子的弟子子贡是卫国的商人,颜回当过强盗,子张是做马匹交易的经纪人。资料补充孔子学生来源《荀子·法行》记载,南郭惠子曾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以“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yǐnkuò,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回答,可从中看出孔子“有教无类”的实践。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资料补充“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产生的根源?赏析评价一、来自于孔子对人性和教育作用的认识。“性相近,习相远也”“雍也可面南”二、来自于孔子的仁爱思想。“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务教育。“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施意义何在?赏析评价翻译课文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人: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语:(yǜ)告诉。上:高深的学问和道理。翻译:孔子说:“资质处于中等水平的普通人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资质处于中等水平的普通人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这则选文反映了孔子什么教育观念?本则中孔子强调教育要结合受教育者的智力高下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即“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赏析评价因材施教【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意思】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出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资料补充翻译课文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斯:则,就。诸:之乎。如之何:怎么。其:表反问。翻译:子路问道:“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亲兄长活着,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做!”惑:迷惑,糊涂。敢:谦辞,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进:(动作使动)使……前进。兼:胜过,超过退:(动作使动)使……后退。翻译课文3.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翻译: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做吗’,您说:‘有父亲兄长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做吗’,您说:‘听到了就去做’。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这样回答他,推进他一把,以便他做事能放下包袱;子路敢作敢为,有时不够慎重,所以我这样回答他,以使他遇事能够退一步想想。”本则通过孔子和三个弟子的对话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同时,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这则选文中表现了孔子采用什么方法教育学生?赏析评价颜渊问怎样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回复和符合于‘礼’,就是仁。有一天做到了克制自己,符合于礼,天下就都赞许你是个仁人了。实行仁,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纲领条目。”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说的话去做吧。”仲弓问怎样是仁。孔子说:“出门工作、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用差遣人民如同去承当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给别人。为国家办事没有怨恨,处理家事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的话去做吧。”司马牛问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慎重。”司马牛说:“说话慎重,就称作仁吗?”孔子说:“凡事做起来都是困难的,说话能不慎重吗?”因材施教小故事资料补充三个学生请教的是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虽是慎重之意一以贯之,但侧重点大相径庭。为什么呢?颜渊是孔子最为器重的学生,道德素养很受孔子的推崇,因而孔子对他提出了克己复礼的儒家最高道德要求,遇到事情应该怎样应付就完全放心颜渊自己把握了。对其他两位则是提出具体的建议,特别是司马牛饶舌话多,个性急躁,所以孔子针对他的缺点给与告诫。资料补充上述故事中的启示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较古代西方教育理论家昆体良早五百年,他对因材施教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做法:1、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2、孔子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3、孔子主张把统一要求和培养特长结合起来。因材施教总结:赏析评价已:使……停止,即罢免。之:指代子文。愠色:生气、怨恨的脸色。焉:哪里,怎么。翻译课文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令尹:楚国国君之下地位最高的官。三:虚数,多次。仕:做官。喜色:高兴的脸色。翻译: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做官当令尹(为楚国国君之下地位最高的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没有生气的脸色。自己做令尹时候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诉继任的令尹。这人怎么样呢?”孔子说:“算得上忠了。”子张说:“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翻译课文4.“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弑:古代指子杀父,臣杀君。违:离开。翻译:子张又问:“齐国大夫崔杼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这四十匹马离开了齐国。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杼一样啊。’于是离开了这个国家。又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杼一样啊。’于是又离开了这个国家。这个人怎么样啊?”翻译课文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翻译:孔子说:“算得上清了。”子张说:“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本则中孔子结合具体的事例分析了忠、清与仁之间的区别。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问孔子答,这是论语中表现出的孔子主要的教学方式,但是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回答是很谨慎的,“未知,焉得仁?”一方面,说明“仁”的标准是很高的,第二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在弟子的面前是不妄言的。赏析评价这则选文中表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态度?问孔子的人,有学生,也有别人。问的问题,也主要是做官和做人。易中天教授统计了一下:孔子回答得最多的问题,是政治(包括做官、事君、为政),19次。其次是问对某个人的评价,12次。再次是问仁,9次。又再次是问礼,5次;问孝,3次;问君子,3次;问士,2次。其余,如问友、问知、问明、问达、问行、问好恶、问做人也都可以归入问仁问孝一类。有人问过军事,孔子的回答是他不懂,没学过,也有人问过鬼神,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两个答案,都等于拒绝回答。资料补充《论语》中,柳下惠被认为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论语》记载中孔子说:“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为柳下惠没有得到任用鸣不平。后来柳下惠做了“士师”(掌管监狱的官),但是三次上台三次遭到罢免,人们劝他离开,他却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他认为如果用正直的方法对待人,到哪里都会被排挤,但是如果要用歪门邪道的方法去对待人,在哪里都可以实行,也没有必要离开自己的祖国。柳下惠选择坚持“直道而事人”,最后只能去官隐遁,成为“逸民”。《论语》记载孔子对柳下惠的评价是:“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意思是,相比伯夷、叔齐的宁肯饿死也不食周粟,柳下惠肯降低自己的理想,虽然屈辱了身份,但是能做到言行举止合乎道德和理智。资料补充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称。柳下惠还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柳下惠达到圣人的境界表现在于他思想和谐上。资料补充翻译课文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郁结,指有疑难问题想弄明白。启:开导,启发。悱:想说而说不出来,不知如何表达。隅:墙角,指一个方面。不复:不再次去教他。【翻译】孔子说:“不是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不是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是说不能由一件事情类推而弄明白其他许多事情),就不再次去教他。”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本则表现了孔子的什么样教育理念?赏析评价这句话让我从中看到了一个深谙教育心理学的孔子,这个老师有点坏,“愤”“悱”两个字,仿佛让我看到她对着学生一脸悠然自得说:“很难吧……不知道了吧……不知道就在想一想啊……想不出来了吧……好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一副欠扁的样子,但你又确实想知道,能奈他何。也就是说,一定是学生很想知道了,他才说,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教学效果最好。不像我们,大家不一定想知道,我在这里说的满头大汗,所以大家回去记不住

1 / 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