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A企业库存管理模式11.1概念所谓仓储管理,是指服务于一切库存物资的经济技术方法与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质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经营决策、商务管理、作业管理、仓储保管、安全管理、人事劳动管理、经济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仓储管理在物流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如果借用运筹学的观点来描述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可以说就是在运输条件为约束力的情况下,寻求最优库存(包括布局)方案作为控制手段,实现总成本最低的目标。在我国,作为供应链的核心环节的仓储管理中存在着数据获取不及时,库存位置不能准确管理,操作流程的随意性较大,报表不完整及时,人力物力资源安排不合理,影响效率、物流配送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建立一个快响应速度、降低库存成本的物流仓储系统。因此,在目前条件下,过多的库存或无库存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不现实的,而保持合理有效的库存才是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库存是指仓库中处于暂时停滞状态的物资,主要包括原材料、备品备件及产成品等。这里需要明确两点,其一,物资所停滞的位置,不是在生产线上、车间里,也不是在非仓库中的任何位置,如汽车站等类型的流通结点上,而是在仓库中。其二,物资的停滞状态可能由任何原因引起,而不一定是某种特殊的停滞。这些原因大体有:(1)能动的各种形态的储备(2)被动的各种形态的储备(3)完全的积压。传统观念认为,企业要保持生产经营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库存愈多愈好,而且大量的库存是必须的,甚至多多益善。但现代管理专家们认为,“库存是万恶之首”。库存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影响着企业的资金运转效率,掩盖了企业的隐患。一旦库存水平下降,掩盖的问题开始显露,企业将陷入困境。1.2问题的提出制造业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用户需求不确定性和个性化增加,产品寿命周期缩短和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提高市场资源的可控程度。目前,库存问题已成为很多制造企业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制造企业的库存采取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由于各自的库存控制策略不同,引发出各种库存管理问题。由于缺乏科学的库存管理方法等,导致部分制造企业库存管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结合自身企业的现状和实际情况,主要有如下问题:论A企业库存管理模式21.2.1库存物资积压严重一方面,如此庞大的库存,给企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阻碍了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的提高,降低了货物的周转率及资金的使用率。另一方面,虽然制造企业库存数额巨大,物资积压问题严重,但库存物资结构合理率却很低,使得某些物资的供应水平得不到保证。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总成本。1.2.2库存结构不合理合理的库存结构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库存管理中应保持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的适当比例;二是在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库存中应使各种物料或产品保持一定比例。当供应商的供货存在不确定性,无法及时供应本企业生产计划进度所需时,原材料库存可以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而产成品库存则可以在生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保证顾客的需求得到满足,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为了发挥库存的作用,又使库存的弊端降到最小,要把各类库存控制在合理的数量上。由于绝大部分制造过程具有不可逆性,一般来说,合理的库存结构是: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制造过程并非单一物料或者不同物料以随意比例的投入,而是不同物料以严格比例的输入,缺少任何一种必要的物料或者其比例未达到要求,就不能顺利完成生产过程。1.2.3部分制造企业物资管理混乱.产品规格种类多、物资管理混乱、编码不统一,造成货位摆放混乱,影响仓储效率。1.3研究的内容针对制造型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具体客观的分析其形成的原因。通过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2仓储管理的地位和作用论A企业库存管理模式32.1仓储管理的地位2.1.1宏观方面良好的仓储管理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它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保存物资原有使用价值的必要环节,而且还表现在它是促进资源合理利用配置的重要手段。不论一个国家的资源多么富有,包括未加工的初级产品和经过加工的制成品,相对于需求的无限欲望而言,总是有限的,因而合理配置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总是一个国家谋求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当物资离开生产过程进入消费过程的准备阶段,即处于库存阶段时,对于实际的再生产过程是必需的,但是物资处于闲置状态,不产生利润(对在库物资进行整理、加工、分装除外)。所以,当部分企业储备物资超过了保证再生产所必须的界限时,从整个国家来看,就是资源的一种浪费。这除了产品结构方面的原因外,物资流通体制不合理和库存管理水平落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从技术上讲,现有的仓储理论能够解决库存的合理数量问题,这就为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了可能。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有限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对我国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2.1.2微观方面良好的仓储管理不仅保证企业生产过程获得及时、准确、质量完好的物资供应,而且有利于企业通过占有较少的流动资金,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库存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获得稳定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但这不是仓库管理的唯一职能。在企业产成品的成本构成中,物料成本占有很大比重,对这部分成本进行控制与管理,正是仓储管理的职能之一。物料成本主要包括购入成本、订购成本和储存成本三项。①购入成本是指物料的单位购入价格,通过对购入成本很高的物资进行重点控制,可使企业占用较少的流动资金。②订购成本是指企业从发出采购定单,到物资验收入库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订购成本与订购数有密切关系,而这正是仓库管理要加工控制和管理的。③储存成本是指物资在储存过程(或阶段)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由于占用资金所损失的利息和其他赢利、仓库以及设备的折旧费和维修费用、保险费、损耗费、人力费等。此项成本与储存数量有密切关系。仓储管理可以通过对物资订购次数的计量和储存数量的控制,降低物料成本,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2.2仓储管理的作用仓储管理的基本作用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科学合理地做好物品的入库、保管保养和出库等工作,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利润。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论A企业库存管理模式4获得、营运决策、商务管理、作业管理、仓储保管、安全管理、人事劳动管理、经济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获得最大的仓储资源的配置。市场经济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关系调节经济资源的配置。市场配置资源是以实现资源最大效益为原则,这也是企业经营的目的。配置仓储资源也应依据所配置的资源能获得最大效益为原则。仓储管理就需要营造仓储机构的局部效益空间,吸引资源的进入。具体任务包括: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仓储的建设,依据竞争优势选择仓储地址,以生产差别产品决定仓储专业化分工和确定仓储功能,以所确定的功能决定仓储布局,根据设备利用率决定设备配置等。以高效率为原则组织管理机构。管理机构是开展有效仓储管理的基本条件,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依托。生产要素,特别是人的要素只有在良好组织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作用,实现整体的力量。仓储组织机构的确定须围绕仓储经营的目标,以实现仓储经营的最终目标为原则,依据管理幅度和因事设岗、责权对等的原则,建立结构简单、分工明确、互相合作和促进的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以高效率、低成本为原则组织仓储。生产仓储生产包括货物入仓、堆存、出仓的作业,仓储物验收、理货交接以及在仓储期间的保管照料、质量维护、安全防护等。仓储生产的组织遵循高效、低耗的原则,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先进的保管技术、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仓储快进、快出,提高仓储利用率,降低成本,保持连续、稳定的生产。生产管理的核心在于充分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手段,建立科学的生产作业制度和操作规程,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采取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化、科学化的先进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任何企业的管理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发展,仓储管理也要根据仓储企业的经营目的、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改变。管理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开始就设计出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实施于企业,肯定不可行。仓储管理也要从简单管理到复杂管理、从直观管理到系统管理,在管理实践中不断补充、修正、完善,不断提高,实行动态的仓储管理。3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和目的性论A企业库存管理模式53.1库存管理重要性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除了需要配置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长期资产外,也需要配置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存货。所谓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要消耗的材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存货作为企业的一类资产,它具有资产所共有的特征。除此之外.相对于资产的共同特征.还具有其本身的特征。首先,它作为一定的物质实体存在,是一项有形的资产。其次,它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是流动资产的一类。另外,企业储存的目的还在于准备按正常营业方式予以出售。存货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存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持续,必须有计划地购入和销售存货。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存在势必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一般情况下,存货占工业制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商业流通企业的则更高,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因此,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来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2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和实现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曾经提出,“管理就是决策“存货管理中晨重要的一环正是存货决策。但任何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都是以信息为基础的。信息与决策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信息的完备程度同决策的正确与否息息相关。因此,存货管理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最后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提高经济效益。(1)存货信息管理企业的存货信息包罗万象,信息量大且种类繁杂包括存货本身信息,如存货的种类、名称、数量、质量等。还有与存货有关的业务信息,如存货的收发、盘点、运输等信息。有效的存货信息管理是企业进行存货决策的前提。(2)存货决策存货决策决定了与存货有关的业务如何进行。这包括进货的购进和发出的时问、地点、进货的种类、数量、质量等。(3)存货控制存货的控制,应是与存货占用的“资金金额”相关的问题。4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现状和特点论A企业库存管理模式64.1制造企业库存的现状目前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增长来源,工业制成品占出口贸易产品结构80%以上的比例,制造业中一些行业已经拥有了与世界同行竞争的实力。加入WTO后,中国制造业至少在30年内仍然需要大力发展,仍然是中国具有现实竞争力的产业。全球化、信息化、过剩的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竞争环境必将发生根本的变化,管理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上赢得竞争,能否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企业建立高效的库存管理水平,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利器和手段。生产制造业将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通过制造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制造、包装等),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或利用的工业品或生活消费品,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生产制造业的物资从供应商采购到企业,经企业加工,最后销售到消费者的流动过程中,每向前流过一个环节,其价值就增加一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是实现物资的增值过程。保障企业物资流通渠道的畅通,选择优化的物质流通渠道和流通方式,将大大提高物质的增值速度,同时也会降低物质在流动过程中的消耗,从而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成为一个制造大国,制造业处于飞速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