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中心一、信息技术教育——时代的呼唤。(一)国外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信息技术教育也愈加重视,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这场变革席卷了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教育领域,也对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美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在哈雷普星1985年飞临我们这个星球的时候,历来重视教育的美国开始了一项改革教育的国家计划,这就是举世注目的《2061计划》。美国在《2061计划》中将中小学阶段应获得的基本科学知识浓缩为12大类,其中“技术的本质”“技术世界”都涉及了信息教育的内容。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7年2月8日发表国情咨文演说时提出了美国教育行动纲领:让每一个青少年儿童八岁能阅读、十二岁能上网、十八岁能上大学;让每一个成年美国人都能进行终身学习。美国教育部据此于1997年2月13日发表了与克林顿教育行动纲领相对应的说明:(1)使美国每一所学校和每一间教室都与信息高速公路连接;(2)使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能掌握现代化计算机;(3)开发有效的教育软件和联机学习资源作为学校课程的完整组成部分;(4)为教师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使用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在此基础上,全美上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信息技术教育运动。纵观美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其存在如下特点:(1)培养学生信息的检索和创造能力;(2)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信息设备的操作训练;(3)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工具,包括计算机、教育信息网络等。美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孤立地教授信息技能,诸如信息获取、信息检索、信息表达、信息交流等,而是将这些信息技能用于解决信息问题和进行创新性思维,并高度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2.英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将信息技术教育正式列入国家课程,主要目的有:(1)通过IT教育,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共同协作的精神,使学生摆脱传统的学习模式,在一个全新的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学习;(2)帮助学生在使用IT时获得信心和能力,并逐步熟悉计算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运用;(3)培养学生对瞬息万变的科技信息时代的适应性和灵活性;(4)利用IT帮助需要特殊教育或残疾的学生获得学习上的相对独立;(5)帮助兴趣极强的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并鼓励他们设计IT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综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概况,他们发展的共同点有以下几方面:(1)投入大量资金,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常常投入重金,为各中小学配置完备的硬件教学设施。如美国1998年为学校添置尖端的电脑设备经费超过50亿美元;英国1997年拨款100万英镑为中小学教师配备计算机及相应网络软件等。(2)加快与先进的基础设施配套的教育资源的建设。各发达国家在加紧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十分重视与之配套的优秀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如美国大量出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几乎囊括了基础教育的所有内容;日本建立全国性的教育信息中心;新加坡最大范围开发教育资源,包括教师自己开发、与出版商联合开发、与企业合作、独立开发等,并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的教学资源;韩国在软件资源建设方面更是独树一帜,截至2000年,总共开发了4500多种教学软件及教学数据库,此后每年都有大量新开发的教育软件,预计到2005年,将开发出73000多种多媒体教育软件资源,这些资源将涵盖中小学的所有课程。(3)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在硬件建设、软件开发的同时,世界各国都深刻意识到,学校和教育的改革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只有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了,才会最终将他们的意志传递给学生。教师若不能胜任信息技术教育的新要求,就会成为制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严重阻力。因此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比如日本各都道府县要有计划地培训出相应水平的计算机指导人员,然后通过他们培训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骨干教师,再通过这些骨干教师指导所有教师学会使用信息技术;韩国教师培训采取“分层次、分类别”模式,对不同层次教育系统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标准,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照顾培训对象的年龄差异等,对学生家长也开展相应培训。各国在教师培训数量上不仅相当庞大,而且在培训内容上也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除了培训教师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外,许多国家还进行了教学论、教学设计以及学科整合等多方面深层次的培训,培训内容由浅人深,很值得借鉴。(4)各国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有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并有相应的目标与教学内容,信息学科在各国课程中的地位已经确立。英国、法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已将信息技术定为必修课程,教学的最低时数也有所规定。(二)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体经历过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这个时期信息技术教育还被称为计算机教育,总体上处于实验探索阶段。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之后,我国政府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始重视。具体表现在硬件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上,5个部委联合开发了中华学习机,当时中小学的教学模式尤其是中学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学校设置选修课,学习计算机的初步知识和BASIC程序设计语言,把计算机学习的重点放在了程序设计和语言的学习上。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是受到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伊尔肖夫的一个主题发言“计算机语言是人类的第二文化”这一学术流派的影响,认为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成为人类的第二文化,不懂得计算机语言,不会程序设计是当代的文盲。所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把计算机程序语言作为知识和课程来学习。第二次浪潮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时期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在中小学探索实验,而是在积极地发展,全面地推进。1991年教育部在济南召开第九次教育工作会议,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几点意见和有关的文件、政策。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要逐步把计算机作为中小学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同时提出将计算机教育的内容扩展为不仅仅是计算机学科的学习,还应该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辅助管理教学(CMI)。当时,把信息技术不单单看成是一种学习的对象,更是一种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工具,这是一个观念上的大转变。20世纪90年代中期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这种观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育达到了高峰,这时候不仅仅是在中学开设选修课,在许多小学也有这个课程的开设,同时也更加注重计算机教学软件的开发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第三次浪潮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次浪潮以网络化为主要特征,计算机实现网络化并由此进一步推动了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1999年末,教育部宣布我国中小学从2001年9月份开始逐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并公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为了加快在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教育部决定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新世纪之初,我国正在开展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贯穿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顺应时代的需要,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彻底转到普及教育上来。同时新课程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造就高素质的新一代社会公民。这些工程的开展离不开教育现代化,也离不开教育的信息化。(三)辽宁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情况我省是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省份之一,“七五到“九五”期间,我省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有了较大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省里有专门的教研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全省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各市、县都配有专、兼职计算机教研员,初步形成了网络。省教育厅两次召开了辽宁省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并成立了辽宁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各市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加强了组织领导,理顺了工作关系,保证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发展的现状全省学校数:小学10281所、初中1853所、高中460所合计12594所教师数:小学191011、初中114086、高中25411合计330508学生数:小学2794330、初中1675350、高中685199合计5154879截止2005年3月底统计,全省现在有各类微机232119台,拥有校园网的学校1248所,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6791所,有专职教师9620人;高中生机比为12:1;初中生机比为20:1;小学生机比为26:1;全省生机比为22:1。比较好的高中生机比达到5:1(11中),初中达到3:1(铁路4中),小学达到6:1(东关模范学校)。教研员总数223人,全省培养和锻炼了一支有一定的政治、业务水平、热心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与教研员队伍。同时我省制订和执行了《辽宁省七五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规划》、《辽宁省1992--1995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规划》、《辽宁省中小学计算机教育2000年前发展规划》、《辽宁省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计算机培训计划》、《中小学计算机教师继续教育实施计划》、《辽宁省教育信息化实施意见》;加强了教材建设,省教育厅组织编写并出版了辽宁省小学、初中、高中计算机教材和有关教师培训书籍;共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培训班40多期,培训计算机教师四千多人;为加强教育和教学研究,自1986年成立辽宁省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以来,举办了数次学术讨论会和学术年会。我省从1986年起每年组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近几年获五块金牌、一块铜牌。在抓创新教育上,我省注重抓了全国比较有影响的活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活动,2002年我省有1名同学获得了全国小学组电子报刊类一等奖第一名。2003年我省实验高中学生获全国电脑制作网页组一等奖第1名。2001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后,辽宁省教育厅先后制定和下发了【2001】35号文件《辽宁省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意见》【2001】47号文件《关于全省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有关问题的通知》、【2001】51号文件《关于做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课培训工作的通知》、【2001】94号文件《辽宁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二级培训考核纲要》等文件。2.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1)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情况省教育厅决定:2001年,全省县城以上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2年,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3年,全省所有初中和县城以上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4年,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5年,全省所有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实现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现在全省普通高中460所,基本都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县城以下初中没开课学校55所,开课率为90%。现在全省小学县城以上没开课的学校为142所,开课率为92%。按照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全省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高中一年级70课时(必修),高中二年级70课时(选修);2001年秋季县城以上初中已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初一、初二开必修课,每周一节,70课时。现在开课的学校几乎都是在初一开课,每周一节或二节,根据我省信息技术教育实际,应在初中一年级开设必修课,每周二课时,在初二开设选修课,每周一课时。(2)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建设现状2001年我省在引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同时,也建设了结合我们省实际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新教材的建设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首位,更突出了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新建设和选用的教材为高一年级70

1 / 9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