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10年7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当网地址:=20880963&ref=search-0-A=20880963&ref=search-0-A老板学财务,聪耳又明目;老板懂财务,谁也挡不住!内容提要这是一本专门给管理者看的入门级的财务书。创业中的英老板,认识到会计的重要性后,开始学习财务知识。他从书上学习财务管理,老婆小栗跟着王会计学习账务处理,两人互补,把学到的知识跟企业的实际联系起来,逐步提升英老板的管理能力。这本书把专业知识通俗化、实践化,全方位地满足老板的需求。从制度的建立,到会计知识的普及;从账簿的查看,到会计报表的分析;从税收的了解,到财务工作的管理。在书的最后一章,还针对经常出现的共性问题做了详细解答。目录第一章认识自己第一节老板简介第二节自我检验第二章制度先行第一节会计法规第二节内部控制第三节财务制度第三章关于财务第一节会计工作第二节会计标准第三节代理记账第四节两套账簿第五节老板须知第四章税务常识第一节常用税种第二节学所得税第三节发票管理第四节税务筹划第五节税收检查第五章会计知识第一节会计要目第二节会计工具第三节账务处理第四节学会看账第五节审查账簿第六节年末事项第七节内行语言第八节管理会计第九节资金流程第六章财务报表第一节资产负债第二节收支费用第三节现金流量第四节财务分析第七章财务管理第一节分辨学科第二节筹资渠道第三节加速周转第四节增收节支第五节对外投资第六节企业上市第八章有问必答第一节开业之初第二节如何纳税第三节代理公司第四节账务事项第五节其他话题第一章认识自己老板都不懂财务吗?老板不想学财务吗?——先让你认识一个人。第一节老板简介英老板是一家小企业经理,今年33岁,10前中文系毕业后给别人打工,现在有了自己的制造公司。他的太太小栗是他的大学同学,在报社工作,经常在双休日转移到自己家的公司打理一些琐事。在学校谈恋爱的时候,有同学开玩笑说,将来你俩做买卖,一定盈利!这话还真说着了,他们结婚后不久,随着女儿的降生,英老板觉得钱不够花了。他给别人打工时就发现做企业不是难事,凭他的聪明才智应该有所作为。于是,他处处留心企业的方方面面,为自己日后创业积累经验。一年后他主动辞职,从老父亲那借来十万块钱,又东拼西凑开了家小工厂,当起了小老板。由于他苦心经营,买卖越做越大,不到三年的时间就由原来的小规模纳税人变成了一般纳税人,连本带利还了外债,还犒劳自己一辆小汽车。冬天来了,英老板的心也有点凉,因为他越来越感到财务知识的缺乏开始让他的经商水准降低。昨天晚上,跟商界的朋友在一起吃饭。一位大哥说,这个月的会计报表太难看了!他第一次听说报表有好看、难看之说,他根本就没见过报表,更不知道它们的长相。今天一大早,他让王会计给他报了一份会计报表。王会计还真麻利,中午就交差了。他捧着这份报表,认识汉字,也认识数字,就是不知其意。“存货”是什么?存货?存货,嗨,再念叨一会儿我都成蠢货了。下午上班的时候,他硬着头皮把王会计叫了进来。他指着报表上的“存货”,问这是什么?王会计说,这里包括库存商品、原材料、低值易耗品什么的。英老板一听,这些不都是厂子里存的货物吗?他又指着“未分配利润”问,利润不都是我的吗,为什么要分配?分给谁?王会计解释,这是企业的利润,投资者就你一个人,当然就是你的。到年底你想把利润拿走,就分给你呗。英老板不解:“这企业不都是我的吗?”王会计让他问蒙了,她说:“如果投资人多,就要按比例分配了。”英老板碍于面子,就装作听懂了吧,其他的再没问。其实,英老板对于财务知识的缺失早有知觉。厂子刚建立的时候,全靠他自己忙活,半个月后才聘来一名小会计。没过几天税务局的人来查账,以账务混乱为名对税金实行核定征收,气得他干脆把那个会计辞了,找个兼职会计。自从转为一般纳税人才请来现在的专职会计,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因此他对会计不是很了解,对财务知识也不掌握。但他明白,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必须懂财务!记得有一次,也是刚转为一般纳税人不久,他搞不清什么进项税、销项税的。有一次他出去联系货物,竟然从小规模纳税人那拿回来一张增值税普通发票。回来后,王会计告诉他,这样会多交税的。他恍然大悟,老板不光要懂财务,还要懂税务。英老板越发觉得学习财务知识的紧迫性,不能再等了。晚上回到家里,他跟老婆商量:“孩子也大了,你找个会计班学学吧。”小栗不愿意:“我哪有时间,你自己去学呗。”“我更没时间!”“那你跟王会计学,近水楼台。”第二天,他把自己的意思跟王会计说了,谁知道王会计一脸的为难,说自己只能操作,不会讲解。英老板也知道好会计不一定是好老师。算了,不难为她了,自己到网上找找相关内容,看能不能吸取点营养。他打开常去的财经社区,发现头条——小企业老板应该懂的财务知识。他点进去,帖子的名称是《老板学财务》,翻到里边,发现他需要的知识这里都有,而且还出书了。那还犹豫什么,买本书拿回家看。他在网上书店订了一本,几天后书就到了。他翻开书的第一页,开篇就有一道测验题,他饶有兴趣地做了起来:第二节自我检验下面是选题,根据你掌握的情况和了解的程度回答,肯定的成分越多,分数越高,回答“是”,得10分,回答“差不多”,得5分,回答“否”,得0分。1.你知道会计的工作范围吗?2.随便找个人当会计是对企业不负责任吗?3.你会看会计的账本吗?4.你能看懂会计报表吗?5.你知道财务怎么管理吗?6.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越少越好吗?7.负债率50%合适吗?8.借款买的设备算自己的资产吗?9.“现金为王”这话对吗?10.利润率越高越好吗?分数出来了吧?如果你打60分以上,恭喜一下,说明你对财务知识还是有所了解的;打60分以下,别灰心,看完这本书,保证你打90分,打100分也说不定哦。如果还不及格,那你就把这本书撕了!如果你真撕了,说明你的脾气太爆了!小心身体呦。这本书有点意思,开篇就把英老板的胃口吊了起来。他统计了一下分数,只有55分,还差5分才及格,直接哭好了,同时他也庆幸自己醒悟得太及时了。一、要知己知彼刚才你已经“知己”了,那是狭义上的“知道你自己”,再来一个广义上的“知道你的企业”。不管你的企业年龄多大,都会有历史,哪怕是几个月,前后也有对比,这是竖着看;不管你是属于什么行业,都会有众多的同行在身边,就会有参照物,这是横着看。竖着看“知己”,横着看“知彼”。(一)竖着看——跟自己做比较你真了解自己的企业吗?你可能不服气,我的企业是我从小带大的,怎么会不了解?那你现在就试着回答一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合理吗?各个部门都协调吗?财务管理规范吗?员工满意吗?会计合格吗?这时你可能在拍大腿——我没想过!等看完这一段你赶紧想。当老板的都希望企业像孩子一样越长越高、越长越壮,当你发现它生病的的时候,一定心急火燎——怎么了?哪儿出问题了?是内因还是外因?这时你再回头看看企业走过的路,哪步是对的,哪步是错的,错在哪里,怎么改的,效果如何。把这些都做个总结,像放电影一样回顾一下。当然,只想不行,还要分析,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内部问题搞明白,再把眼光投向外部。(二)横着看——跟外界比较企业就像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顺眼。可是你要想知道他哪里出色,就要跟别的孩子比比看。看什么呢?远看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近看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产品在消费者心里的位置,这些你都要心里有数。做企业不能像老黄牛一样,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车”怎么会有市场。比如我们决定生产一种“车”,首先要研究者“车”的市场有多大?跟人家的“车”比我们有什么优势?有哪些缺陷?差异在哪里?当今市场,只有在差异中找突破口,才能开拓出自己的新天地。另外还要从财务上分析“车”的成本,你要知道成本高了,利润就低了,费用多了,利润可能就没了,生产多少都是白忙活。跟外界比较,可以开阔眼界、扩展思维,对企业的发展大有好处。横着竖着都比完了,坐标也画出来了,相当于给企业做了全面检查,是否健康呢?第一节会计工作作为老板,你知道会计每天都在干什么吗?一、会计是干什么的说起会计,都知道是记账的,如果我问你什么叫会计?你可能就说不清了。专业点说,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管理工作。会计的职能是反映和监督。反映就是核算,就是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提供会计信息。监督就是控制,是指在核算的同时,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在实际工作中,只看见会计在“反映”,而“监督”的职能被弱化了,因为老板没有赋予会计那么大的权利。希望你看了这本书,能把会计的审查功能调动起来,这样企业就多了一名经济警察。二、财务岗位的设置就像前面说的,在内部控制里,规定了“企业应当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一般在大中型企业应当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是国企的称呼,据说是从前苏联传过来的。改革开放后,从欧洲又传过来一个新名称“财务总监”。二者都是副职,对总经理负责。会计的部门称呼也不统一,有的叫财务室,有的叫会计室,还有的统称财会室。从含义上看:财务是理财的,侧重于管理;会计是记账的,侧重于核算。有的大公司分别设置会计部和财务部,但更多的小企业把它们放在一个部门,统称财务部,或者叫财会部,很少有叫会计部的,因为企业更重视财务,在上市公司有财务总监,没有会计总监。在企业里,财务岗位通常设三层:财务总监——高层领导,如果企业想上市,这个职位必不可少。财务经理——中层干部,主管财务部门的工作。会计和出纳——基层员工,是具体的工作者。岗位的设置要看企业的规模,有的小企业只有会计和出纳,大一些的企业有两个以上的会计。在手工记账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设置总账会计、明细账会计和出纳;在电算化的情况下,要设置一名主管会计,进行审核和记账,设置一名操作人员,录入记账凭证,还要有出纳,有条件的可以配备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三、设置岗位要注意的问题在岗位设置上要注意“职务分离”,就是对不相容职务实施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不相容的原则是:管账的不能管钱,管钱的不能管物。也就是说账、款、物要分人管理,划分责任,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我们都知道会计和出纳不能是一个人,因为有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和债务账的登记工作。记费用账的会计不能管现金、管材料。有的企业跟谨慎:如果出纳是女的,会计是男的,他们谈恋爱都不行,有串通的嫌疑。所以有人建议出纳和会计最好是同性,这未免小题大做了。不相容的职务包括:1.授权批准的职务和该业务的执行者。比如财务经理批准会计开支票,他自己不能亲自开。2.执行该业务的经办者和审查该项目的。比如采购员买回材料,要经过保管员来验收并办理入库。3.经办者和记录该项业务的。比如业务员买回来的材料,要由会计根据货单记账。4.保管财产的和记录财产的。比如保管员是管材料的,会计是记材料账的。5.保管财产的和清查审核的。比如出纳负责现金的保管,库管员负责材料的保管,管理者或者会计这些负责查账的就不能干这些。6.记总账的和记明细账、日记账的。严格讲,企业应该有个总账会计,但是现在很多都是一个人做了。一、好会计的标准我知道,有些老板把好会计的标准定位在“会做假账”上。的确,好会计的假账比孬会计的假账更有水平,可是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会计,到底什么样算是好会计呢?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曾提出高层会计人员应具备五个方面的基本素质。第一,应具备会计政策的职业判断能力。第二,应具备在本单位组织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能力。第三,应具备财务管理的能力。第四,应根据财务部门掌握的财务会计信息,综合分析研究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供管理层参考。第五,应具备一定的政策水平。司长站得太高了,眼光自然也高,我们下几个台阶,看看小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会